8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33张+生字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33张+生字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13:44:2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三年级上册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 三年级上册
视频欣赏:
新课导入
视频链接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文学家,世界童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学习,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他学习刻苦,最终成了一名大作家。
主要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课文朗读
旧围裙 又冷又饿 打成卷 挣钱 几乎 点燃 火焰 蜡烛 富商
明晃晃 划出 喷香 强烈 捡起
字词学习
jiù
è
juǎn
zhènɡ

rán
yàn
là zhú

huǎnɡ
huá
pèn
qiáng liè
jiǎn

zhèng
zhēng
挣钱
挣扎
挣脱
用力取得或摆脱
尽力支撑或坚持
字词学习



几乎
几个
几近
将近;差一点
询问数量多少
字词学习
几人

huǎng
huàng
明晃晃
摇头晃脑
晃眼
(光芒)闪耀
摇动;摆动
字词学习
晃动

pèn
pēn
喷香
喷火
香气扑鼻
(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
字词学习
喷洒
字词学习
板富颗
柴旧裙怜饿
奶蜡烛伸忽
易错笔画
结构分类
字词学习
奇异:
奇特。
可怜:
值得同情、怜悯。
精致:
精巧细致。
曾经: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字词学习
摇摇摆摆:
形容行走蹒跚、不稳的样子。
闪烁: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AABB式:星星点点、慌慌张张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文中的小女孩总共擦燃了几次火柴。
整体感知
5次
在这个漂亮的小女孩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读一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每年的大年夜,我们都会在家里和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而文中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大街上干什么?天气是怎样的?从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解读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穷苦的小女孩,没戴帽子,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环境
又冷又黑
小女孩
赤脚在街上走
可怜,让人心疼
课文解读
朗读第2~4自然段,在这三个自然段中,有个关键词——可怜,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女孩可怜?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 )描写
外貌
课文解读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 )描写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 )描写
动作
写出了小女孩饥寒交迫的处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动作
课文解读
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这样的景象?
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因为她太冷了,太渴望温暖了。
课文解读
第5自然段一共有几个感叹句?感叹句的运用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5个。
写出了小女孩对温暖的渴望,表达的感情很强烈。
课文解读
自由朗读第6~9自然段,说一说:小女孩又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象?
课文解读
看到的幻象 原因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鹅
太饿了
圣诞树
渴望家的温暖
奶奶
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
擦燃一大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
课文解读
奶奶抱起小女孩是什么意思?哪里是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
奶奶抱起小女孩,预示着小女孩已经冻死了。死亡对于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来说就是一种解脱,她再也不会感到寒冷和饥饿。
课文解读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生活的世界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揭示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在今天的社会中,再也没有这样悲惨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课文解读
读第10、11自然段,小组讨论:小女孩为什么死后带着微笑?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
课文解读
小女孩带着微笑死去了,因为她在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幻象。小女孩死前是在美丽的幻境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面的“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之后,就没有了寒冷、饥饿、痛苦,彻底“幸福”了。
课文解读
课文学完了,这个故事很感人,更让人伤感,回家后,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吧。
课文解读
课堂小结
现实
大年夜 饥饿寒冷
幻象
现实
第一根 大火炉 渴望温暖
第二根 烤鹅 渴望食物
第三根 圣诞树 渴望快乐
第四根 奶奶 渴望疼爱
一大把 飞走了 渴望幸福
悲惨死去 无人关怀
卖火柴的小女孩
残酷现实
美好幻象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在大年夜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__________。
课堂小结
卖火柴
的小女孩
冻死在街头
深切同情
拓展延伸
思考: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呢?你觉得这个结局怎么样?如果让你改写结尾,你会怎样写?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透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这些幻觉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构成强烈的比较,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以小提纲的形式: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长篇童话这种形式的文章是一个创新。老师的引导到位,学生的思路清晰,一下就把握了课文的整体。 在处理卖火柴的部分时,提出中心问题: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的部分给你留下了怎样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联系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由。焦老师引领学生从字词句入手,在紧抓文本的同时,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感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并透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了小女孩的可怜,为以后故事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感情基础。
在处理擦火柴的部分时,重点讲解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境,抓住了小女孩看到火柴燃起时惊喜的心理,及火柴熄灭时巨大的失落,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小女孩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深切的痛苦。然后让学生以自读自悟的形式仿照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老师的学习方式自己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锻炼了学生自学的潜力,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讲到课文的高潮部分,擦然火柴看到奶奶的场景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了彷佛奶奶就在眼前的意境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在孩子们深情的呼唤中,课堂的气氛到达了高潮。
在处理冻死街头的部分时,课堂里面久久回荡着哀婉的音乐,用音乐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以轻声朗读的方式处理的这段,和小女孩同悲同泣。小女孩走了,但是谁也不明白她以前多么幸福,她跟着奶奶一齐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在那里紧抓住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帮学生体会到了安徒生老爷爷在写下这两个幸福时那种对小女孩的祝福、同情,对现实的抨击,对当时社会的愤怒,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学生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使学生及在场的老师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师又机智的引导学生和当今社会的比较,激发了孩子内在的真善美,唤醒他们对别人的爱,对弱小的爱,对社会的职责 在作业设计中,利用学生学习这则童话的激情,趁此推荐了许多安徒生的童话,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三年级上册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 三年级上册
C
上下
①那些 ②紫色
火柴 砍柴
chái

10
J
左右
①回归 ②元旦
新旧 破旧
jiù

5
Q
左右
①君王 ②群众
围裙 衣裙
qún

12
L
左右
①寒冷 ②门铃
可怜 怜爱
lián

8
E
左右
①俄罗斯 ②飞蛾
饥饿 挨饿
è

10
Y
左右
①陷阱 ②馅饼
火焰 烈焰
yàn

12
L
左右
①错误 ②腊月
蜡烛 味同嚼蜡


14
Z
左右
①浑浊 ②单独
烛光 烛火
zhú

10
S
左右
①神奇 ②绅士
伸手 伸直
shēn

7
H
上下
着急
忽然 忽明忽暗


8
B
左右
①米饭 ②出版
地板 黑板
bǎn

8
F
上下
①寓言 ②名副其实
富商 富有


12
K
左右
①上课 ②一棵
几颗 颗粒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