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二年级上册
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课时
第2课时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知识链接
听朗读,然后自己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古诗,遇到不熟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初读古诗
识记生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y~
j#n
y&
qi5ng
c9ng
hu1ng
我会读
尽
依
黄
层
笔顺讲解
结构分类
半包围
我会写
品读诗歌
朗读诗歌,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傍晚的太阳
完。诗中指太阳西沉,最后消失了
靠着
尽
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要
指看到很远的地方
尽
诗意: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古诗大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登楼所想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壮阔雄浑
积极
进取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白日依山(实景)
黄河入海(想象)
结构图示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后两句写所想。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课堂小结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上节课,我们随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眺望黄河美景,这节课,诗人李白会带我们欣赏哪里的景色呢?
庐山瀑布
新知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誉为“诗仙”。唐代著名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理解诗题
望庐山瀑布
看
在江西九江的南边,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听朗读,然后自己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古诗,遇到不熟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初读古诗
识记生字
我会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p&
b&
l%
y`n
y1o
chu`n
照
烟
炉
挂
川
笔顺讲解
结构分类
独体
我会写
品读诗歌
朗读诗歌,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照耀
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香炉峰,在庐山北部
远远地望去
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带子从悬崖直挂到山前。
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烟”一般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说香炉峰上升起了“紫烟”?
白色或灰色。香炉峰上有瀑布,水汽蒸发到空中,经过阳光的照射,呈现出紫红色,从远处望去,就好像这些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峰上冒出来的。所以说“生紫烟”。
如何理解句中的加点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从“生”字我们能感受到云雾仿佛从山中不停地弥漫出来,就像香炉里升起的烟。一个“生”字把水汽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很高很高
直泻而下
由恒星构成的带状星群,看起来像银白色的河。
极高的天空
瀑布
银河
比喻
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得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哪个词语既写出了岩壁陡峭,又写出了水流的湍急?
飞流直下
庐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
没有,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
假如你就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你最想说什么呢?
结构图示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
三千尺
落九天
远看
联想
雄伟壮丽
《望庐山瀑布》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而下的壮丽景象。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观察下面四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峦叠翠
山川
名山大川
烟云
烟消云散
以上四组词语体现了不同的构词方式。二字词语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如“穷”与“尽”相近,“烟”与“云”相对。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三字相对,第二、四字相近或相对,而且每组词语中后一个词比前一个词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下课啦
语文二年级上册(共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二年级上册
8
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
笔画
十三画
部首
灬
笔顺
组词
照片;照顾
造句
这张照片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书写提示:“昭”窄、大,“灬”宽、扁﹔“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
“灬”上合下开。
zh3o
照相
笔画
八画
部首
火
笔顺
组词
炉子;火炉
造句
煤在炉子里被烧成灰烬。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末笔捺改点;“户”第三笔横起笔在横中线,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向“火”最后一点的下方。
l%
炉子
笔画
十画
部首
火
笔顺
组词
烟火;烟花
造句
外面的烟花真好看。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
y`n
烟花
笔画
九画
部首
扌
笔顺
组词
衣挂;牵挂
造句
妈妈十分牵挂在国外留学的哥哥。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gu3
笔画
三画
部首
丿
笔顺
组词
山川;川地
造句
我爱祖国的山川美景。
书写提示: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在竖中线。
chu`n
山川《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帘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教学效果
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我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诗意。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诵读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整堂课下来,效果极佳!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从课上我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这次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成功之处
在学习这两首诗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着“读”来做文章。而且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诗意,环环相扣,浑然天成。而且读的形式多样化,避免了重复无趣的低效诵读,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范读等方式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瀑布图片,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呆了,自然而然地对这首诗有了想要了解、渴望接触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1.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学习能力,对问题的处理,一味地牵引,反倒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
2.没有加强对诗中具体词语的理解,如“尽”是“消失”的意思,“欲”是“想要”的意思。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佳话,没有让学生结合以后的学习、工作进行了解,还需下一课补充一下。
四、改进措施
“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见。”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有感情地吟诵,体会出诗的真味。同时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课有序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去,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实际,突出了展示的生动性、对话的多元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二年级上册
8
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
笔画
八画
部首
亻
笔顺
组词
依靠;依次
造句
我们是依照他说的去做的。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
y~
依靠
笔画
六画
部首
尸
笔顺
组词
尽力;尽头
造句
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书写提示: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前两笔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尽量写得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j#n
一尺多两点(打一字)
笔画
十一画
部首
黄
笔顺
组词
黄色;黄河
造句
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
书写提示: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
hu1ng
黄色
笔画
七画
部首
尸
笔顺
组词
云层;楼层
造句
飞机抖动着穿过了云层。
书写提示:“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
c9ng
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