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图形与几何第98页1、2、3小题及第103页1-4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问题1:
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再让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让学生回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问题2:复习测量的方法
先让学生回忆如何用尺子度量物体的长度,如何
看尺子上的刻度,再让学生具体说出铅笔、蜡笔和曲别针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三个物体中谁最长,谁最短。
说说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问题3:
交流日常生活中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二)课堂练习巩固。
课本第103页1-4题
做第1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做第2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通过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使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
做第3题,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确实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掌握方法。
做第4题,让孩子照样子做一做,教师补充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三)总结。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六、教学板书:
总复习四
图形与几何
1米=100厘米
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附10分钟课堂练习:
1、1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4米=(
)厘米
250厘米=(
)米(
)厘米
5米5厘米=(
)厘米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书本长约26(
)
房子宽约5(
)
粉笔长约7(
)
杯子高约9(
)
树高约8(
)
黑板宽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