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小书包
8
新课导入
猜谜语
带子长长身体方,
上学背在我身上,
别看它的个子小,
书本文具里面装。
书
包
sh$
b`o
书
包
sh$
b`o
你发现新偏旁了吗?
偏旁:包子头
句、勺……
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小
书
包
xi2o
sh$
b`o
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东西?
橡皮
xi3ng
p!
尺子
ch@
zi
作业本
zu7
y-
b0n
笔袋
b@
d3i
铅笔
qi`n
b@
转笔刀
zhu3n
b@
d`o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字标出来。
你会读吗?
书
sh$
包
尺
作
业
本
笔
b`o
ch@
zu7
y-
b0n
b@
刀
课
d`o
k-
早
z2o
不会的
问一问
校
xi3o
作
zu7
你能猜出它的偏旁吗?
偏旁:单人旁
单人旁表示人,带有单人旁的字大都表示人或者人在做的某一件事情。
你、他、住……
亻
笔
b@
你发现新偏旁了吗?
偏旁:竹字头
竹字头是“竹”字的变形,一般与竹子做的东西有关
竿、筐、笋……
?
为什么“笔”字上面是竹字头呢?
毛笔
有哪几个字可以用加一加来记呢?
作
亻
乍
笔
?
毛
课
讠
果
校
交
点击图片跳转生字课件
看图说话:快速说出这些文具的名字。
再读课文
我
的
小
书
包,宝
贝
真
不
少。
课
本
作
业
本,铅
笔
转
笔
刀。
上
课
静
悄
悄,下
课
不
乱
跑。
天
天
起
得
早,陪
我
去
学
校。
w7
de
xi2o
sh$
b`o
b2o
b-i
zh8n
b&
sh2o
k-
b0n
zu7
y-
b0n
qi`n
b@
zhu3n
b@
d`o
sh3ng
k-
j#ng
qi`o
qi`o
xi3
k-
b%
lu3n
p2o
ti`n
ti`n
q@
de
z2o
p9i
w6
q&
xu9
xi3o
课文解读
想一想:
书包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书包可以用来装课本和文具。
想一想:
3.“我的书包”里都有哪些“宝贝”呢?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想一想:
4.怎么让这些文具做到“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呢?
把
文具摆
放
整
齐。
b2
w9n
j&
b2i
f3ng
zh0ng
q!
学
会自己整
理书包。
xu9
hu#
z#
j@
zh0ng
l@
sh$
b`o
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呢?
没有用到作业本的时候,不要去随便地翻动它们。
上课的时候不要拿着铅笔、尺子、橡皮玩。
说一说,做一做
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小书包。
将书包里的文具拿出来,试一试给文具分类,整理整理书包。
拓展延伸
爱护文具
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
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随堂练习
1.连一连。
2.看图补充句子。
我会_________________。
我会自己_________________。
下课啦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共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小书包
8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笔画
六画
结构
上下
笔顺
组词
早上;早起
造句
我每天都早起。
书写提示:“日”上宽下窄,末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方;“十”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z2o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书本;书包
造句
我有一个书包。
书写提示: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能碰到横折。
sh$
笔画
二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小刀;大刀
造句
我用小刀削铅笔。
书写提示: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钩尖抵竖中线。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撇与横折钩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d`o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尺子;尺寸
造句
我有一个尺子。
书写提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ch@
笔画
五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书本;本人
造句
我每天上学都要带书本。
书写提示: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b0n《小书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
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
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导语: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2.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书本文具里面装。
3.出示谜底:书包。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二)识记生字
1.认读“书包”:要求先拼读拼音,认识新偏旁: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2.师: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是什么?齐读“小书包”。
3.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东西?生回答: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4.师:老师这有一个书包,请一个同学把里边的物品都拿出来,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和图片。全班一起读黑板词语。开火车读。
5.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70页,听朗读,然后自己自由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
6.认读单个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同桌互相读生字。
(2)全班齐读生字,一个读两遍。
7.认识新偏旁“单人旁、竹字头”
(1)读读“作”字,你能猜出它的偏旁吗?出示单人旁。
(2)单人旁表示人,带有单人旁的字大都表示人或者人在做的某一件事情。。课件出示:你、他、住。
(3)读读“笔”字,你发现新偏旁了吗?出示竹字头。
(4)你能猜出竹字头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5)竹字头是“竹”字的变形,一般与竹子做的东西有关。出示竿、筐、笋。
(6)提问:为什么“笔”字上面是竹字头呢?课件出示毛笔。
8.提问:有哪几个字可以用加一加来记呢?当学生说出第一个加一加的字时,出示课件。
9.出示生字课件,让学生观察范字,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1)教师示范书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3)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10.看图说话,男女生开火车混合看图说话,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日常常见的文具,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课文解读
1.全班齐读课文。看语文书,指导朗读。
2.师:儿歌一共有几句话?书包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我的书包”里都有哪些“宝贝”呢?
4.怎么让这些文具做到“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呢?
(1)把文具摆放整齐。
(2)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5.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呢?
6.说一说,做一做
(1)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小书包。
(2)将书包里的文具拿出来,试一试给文具分类,整理整理书包。
【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说话,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说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出示爱护文具的儿歌。
(五)随堂练习
1.连一连。
2.看图补充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小书包》
一、教学成果
《小书包》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识字写字。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将生字融入到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生字的读音通过认读生字和朗读儿歌来正音,重点强调“书、尺”“作、早”。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生活情境识记、熟字加偏旁、加比画的方法。写字教学时,重点引导撇的不同写法。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练写词语。朗读指导。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适当停顿,采取先听读、跟读儿歌的方式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学生再试读。通过“橡皮、尺子、铅笔、转笔刀”等词语的适当突出,感受小书包用处大。
理解运用。联系生活,理解文具。学生平时都用到这些文具,对文具名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学习词语。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试着用文中的句子来表达。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小组内对读等形式,了解学习用品以及它们的用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不分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说一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我会……”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符合课标要求。
三、不足之处
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了字音,课上重点指导字形,但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说白了,我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气,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四、努力方向
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字词、读课文上多下功夫。首先让学生认识11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会写字笔画,能组词两个,指导学生课后,随父母到文具店或柜台认识更多的文具,将新认识的文具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贴到教室一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