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小多少 课件+教案+素材(教学课件27张+生字课件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大小多少 课件+教案+素材(教学课件27张+生字课件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15:37:0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大小多少
7
新课导入
看看这两幅图,你能比出什么来?
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d3
xi2o
du4
sh2o
这里面藏着两组反义词,你找到了吗?



du4

sh2o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试着把语句读通顺,不会读的标出来。
你会读吗?

du4






sh2o
hu1ng
ni%
zh~
m`o
bi`n


y`
p!ng

gu6
不会的
问一问

x#ng

t1o

hu1ng

ni%

p!ng

gu6

x#ng

t1o

m`o
你发现新偏旁了吗?

反犬旁
反犬旁是“犬”字的变形,带反犬旁的字一般与动物有关。
狗、狼、猪……

y`
你能猜出它的偏旁吗?
鸟字边
鸟字边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
鸡、鸭、鹅……

bi`n
它是什么偏旁?
走之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带有“

”的字呢?




ni2o
写法:
起笔下行先写竖,至下端转向右写横,至右端转向下写竖,略向左下斜,至下端稍顿向左上方钩出。
笔画“竖折折钩”
书写指导
点击图片跳转生字课件
再读课文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课文解读
想一想: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2.哪两节比大小?哪两节比多少?

第一节和第三节比大小
第二节和第四节比多少
看图说话:
1.谁和谁比大小?
2.谁大谁小?
黄牛和猫,苹果和枣。
黄牛大,猫小。
苹果大,枣小。
看图说话:
1.谁和谁比多少?
2.谁多谁少?
鸭子和鸟,杏和桃。
鸭子多,鸟少。
杏多,桃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你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量词
一般“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
一头猪
一头驴
思考:
量词“只”我们很常用,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一只猫
一只鸟
一只鸡
一只兔子
一只山羊
一只青蛙
一只鸭子

鸭子
一个杏




“群”和“堆”都表示数量多的人或物品
一颗枣
这些都是什么?
一颗糖
一颗红豆
一颗珍珠
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颗”用于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背诵指导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背诵。在背诵时,先记住“大—小”“多—少”这两组反义词,结合图画和部分文字,如:一个(
),一个(
),一头(
)一只(
)……看图补充背诵。然后隐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不看图片,直接背诵。
拓展延伸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莫用差,
小朋友,试一试,换换就要闹笑话。
随堂练习
1.填序号。
①只
②群
③头
④颗
⑤堆
⑥个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2.照样子,写一写。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
),一个(
),
_________________。
下课啦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共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大小多少
7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笔画
三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大小;小鸟
造句
这只小猫太可爱了!
书写提示: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稍低。
xi2o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多少;不少
造句
你知道有多少种鸟吗?
书写提示: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sh2o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黄牛;奶牛
造句
一头黄牛正在吃草。
书写提示: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稍长,最后一笔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ni%
笔画
八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水果;果子
造句
我喜欢吃水果。
书写提示:先写“曰”,再写“木”,“木”的第一笔横略向右上斜行,竖笔写在竖中线上。
gu6
笔画
五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小鸟;鸟儿
造句
我喜欢小鸟。
书写提示:前三笔在上半格,点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段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ni2o《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观察,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你能比出什么来?(牛大,猫小,鸭子多,鸟少。)
2.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3.题目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请你快去找一找。(大和小,多和少)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书中图片,使学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通过寻找课题中的反义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试着把语句读通顺,不会读的标出来。
2.认识生字
(1)同桌之间互读,读准字音,教师巡视纠正。
(2)开火车读读这些生字。课件出示12个生字。
(3)根据图片熟记生字
4.学习反犬旁和鸟字旁。
(1)读读“猫”字,你发现新偏旁了吗?出示反犬旁。
(2)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课件出示:狗、狼、猪。
(3)读读这个字,你能猜出它的偏旁吗?鸟字旁。
(4)你能猜出鸟字旁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5)鸟字旁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
(6)复习走之旁。
【设计意图】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如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读课文,同桌互相组词,当小老师教字。
5.书写指导
(1)教学笔画“竖折折钩”,讲解写法。
(2)出示生字课件,让学生观察范字,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刚才读的字词朋友带入文中,看全文一共有几节?(4节),哪两节比大小?(第一节和第三节),哪两节比多少?(第二节和第四节)。
2.看图说话
(1)谁和谁比大小?谁大谁小?
(2)谁和谁比多少?谁多谁少?
3.学习量词“头、只”。
(1)出示课文,将量词标红,提问:
你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6个量词,
(3)讲解:一般“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如:一头猪、一头驴等。
(4)量词“只”我们很常用,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课件出示: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鸡、一只兔子、一只山羊、一只青蛙。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头”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头”的意思。通过“只”的量词,使学生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通过说句子加以运用。
4.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
(1)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
(2)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鸭子”,出示群。
(3)同样方法出示“堆”。
(4)讲解“群”和“堆”都表示数量多的人或物品。
5.了解“颗”的意思。
(1)这些都是什么?(出示图片)
(2)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颗”用于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6.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对读。
(2)同桌拍手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四)拓展延伸
出示量词歌,掌握好的同学可以多记几个量词。
(五)随堂练习
1.填序号,熟悉量词。
2.照样子,写一写。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大小多少》
一、教学成果
《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由四小节组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本课的12个生字,采取自由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的方式,熟读课文,掌握生字。重点强调“苹、杏”是后鼻音,“枣”是平舌音,“鸭子、杏子”中的“子”,要读轻声。在识字记忆中,充分引导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放手给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图文对照法、偏旁归类、事物归类、反义词。本课要写的5个生字都是独体字,重点引导竖和竖钩在竖中线上的位置,学生先观察比较,在老师的范写后,再练写,有针对性地指导,效果显著。朗读指导。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先引导学生回顾《秋天》一课中“一”的不同变调,在尝试自己读一读“一”在数量词中不同读音,然后出示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读,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同桌互读、小组赛读、拍手伴读、接读句子。引导学生在朗读每段尾音时可稍微拉长或强调,节与节之间要有停顿。理解运用。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是本课重点。常用量词“只”“个”“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群”“堆”“颗”采取学生观察图片,直观感受词的适用对象。恰当运用图画和文字的对应关系。
二、成功之处
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一年级学生学情,在本课重点——量词的正确使用上,学生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理解量词,教学效果显著。
三、不足之处
字词学习过程中,采取了自由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的形式,大部分学生字词掌握准确、熟练,但仍有个别学生字音不准确。学生层次不一,在课上应着重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指名读,或许会更好。学习量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具,如:一颗黄豆,一堆黄土,一颗葡萄,一个苹果。课上学生直观感受或许比看照片效果更好些,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努力方向
学生课前预习。我用火眼金睛找身边可用量词表示的实物,边指边说,如:手拿花朵说:“一束花”。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式“我来编一编”用上量词编一节儿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