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日月明
9
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日
月
明
r#
yu-
m!ng
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新课导入
日
r#
月
yu-
日
月
明
m!ng
有日又有月,意思是光明、明亮。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字标出来。
你会读吗?
明
m!ng
力
尘
从
众
双
木
l#
ch9n
c5ng
zh7ng
shu`ng
m&
林
森
l!n
s8n
条
ti1o
不会的
问一问
心
x~n
日
月
明,田
力
男。
小
大
尖,小
土
尘。
二
人
从,三
人
众。
双
木
林,三
木
森。
r#
yu-
m!ng
ti1n
l#
n1n
xi2o
d3
ji`n
xi2o
t^
ch9n
-r
r9n
c5ng
s`n
r9n
zh7ng
shu`ng
m&
l!n
s`n
m&
s8n
读的时候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音。
课文解读
明
m!ng
你发现新偏旁了吗?
偏旁:日字旁
日
日字旁是由部首字“日”变化而来的,日字旁的字大多与太阳或时间有关。
时、晴、暖……
日月明,田力男。
日
月
明
田
力
男
想一想:为什么把“田”和“力”组合在一起,就是“男”字呢?
古时候,在田里花很大力气干活的人基本上都是男子。所以古人把田和力的意思合起来,造出上边田、下面力的“男”字。
小大尖,小土尘。
小
大
尖
上小下大,就是“尖”。
尖尖的剪刀
尖尖的铅笔
尖尖的帽子
小
土
尘
很小很小的土,就是“尘”
灰尘
尘土
小组合作学习
二
人
从,三
人
众。
双
木
林,三
木
森。
从
众
双
木
林
森
读一读,然后小组间相互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几个字的。
人
从
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这就叫“从”,意为“跟从”。
人
众
在中国文化里,“三”有时候表示许多的意思,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人就是“众”。
木
林
森
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木
两个木
三个木
双
木
林
森
成片的树木为“林”,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
都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
上面学的几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字叫作会意字。我们只要知道每个部分的意思,就能大致知道它们组成的新字的意思。
试一试,你能猜出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泪
休
歪
氵
目
亻
木
不
正
泪
氵
目
眼睛里面流出的水就是泪
休
亻
木
人靠在树边歇息就是休
歪
不
正
“不正”的意思就是歪斜
一
人
不
成
众,
独
木
不
成
林。
众
人
一
条
心,
黄
土
变
成
金。
y#
r9n
b&
ch9ng
zh7ng
d%
m&
b&
ch9ng
l!n
zh7ng
r9n
y#
ti1o
x~n
hu1ng
t^
bi3n
ch9ng
j~n
读的时候注意停顿。
课文解读
条
ti1o
还记得我们学的这个偏旁吗?
“条”通常作为量词,多用于细长的东西。如,一条鱼。
点击图片跳转生字课件
书写指导
心
x~n
写法:
起笔带弧度向右下行,后半段平走,笔力由轻变重,至右端稍顿向左上方钩出。
笔画“卧钩”
想一想:
和同桌相互交流最后这两句话,说一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我们要学会团结,互帮互助。
读一读
明月
力气
尘土
众多
树林
森林
关心
开心
拓展延伸
一人大,二人天。
日月明,小大尖。
土也地,鱼羊鲜。
木子李,舌甘甜。
学习汉字真有趣,
找到规律就不难。
随堂练习
看一看,连一连。
看一看,连一连。
下课啦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共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日月明
9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树木;木头
造句
我看见了一块儿木头。
书写提示:横要写得平直,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撇与捺要写舒展。
m&
笔画
八画
结构
左右
笔顺
组词
树林;山林
造句
树林里的小鸟正在唱歌。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做偏旁,略窄小,捺改点。右边的“木”略宽大。
l!n
笔画
三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土地;尘土
造句
我们要保护好土地。
书写提示:第一笔是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长横要写平直。
t^
笔画
二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力气;用力
造句
我力气很大。
书写提示:第一笔横折钩横段略向上斜,竖段略向左斜。横折钩的折和最后一笔撇的斜度基本保持一致。
l#
笔画
四画
结构
独体
笔顺
组词
心里;小心
造句
过马路要小心车辆。
书写提示: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注意三个点的位置,在一条弧线上。
x~n《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
“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本课题目,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意思。
2.课件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日”和“月”组成“明”)
3.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将会意字构字特点和字义联系在一起,促进字义的理解、字形的识记。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读会认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同桌互相读生字。
(2)全班齐读生字,一个读两遍。
4.学习前四句话。
(1)齐读前四句话,读的时候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音。
(2)认识新偏旁“日字旁”,提问:你发现新偏旁了吗?出示日字旁,讲解,日字旁是由部首字“日”变化而来的,日字旁的字大多与太阳或时间有关。出示时、晴、暖……
(3)由日+月=明引出田+力=男。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把“田”和“力”组合在一起,就是“男”字呢?
(4)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5)齐读第二句话,解释尖的意思。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
(6)出示小+土=尘,让学生说说尘的意思。教师揭示细微的土为“尘”。出示图片。
(7)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读一读,然后小组间相互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几个字的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8)全班交流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
(9)学生观察“木、林、森”三个字,谈谈发现,学习“双”。
(10)成片的树木为“林”,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
5.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
6.做课后练习巩固会意字。
【设计意图】在揭示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字义。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形象化感知字义,感受会意字的特点,领略汉字的趣味性,同时也点燃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课文解读
1.学习后两句
(1)齐读后两句话,读的时候注意停顿。
(2)讲解生字“条”时复习偏旁“折文”,讲解“条”的意思。
2.学习笔画“卧钩”
3.出示生字课件,让学生观察范字,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1)教师示范书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自主发现“木”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书写合体字时重点强调笔画之间的穿插。
4.自主学习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同桌相互交流最后这两句话,说一说你从中明白的道理。教师巡视,看同学们的理解情况,最后揭示道理。
5.读一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可以开火车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拓展延伸
出示会意字儿歌。
(五)随堂练习
看一看,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会意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日月明》
一、教学成果
《日月明》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识字写字。本课大多数字都是由独体字组成的会意字,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境识记,如:“日、月——明”;学生先圈出字,再借助图片理解“日、月——明”的造字原理。本课要写的5个生字,独体字“木”与合体字“林”形成对应,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占位,在观察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然后教师示范,指导练写,因此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朗读指导。课文节奏明快,用打节拍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同时借助语境识字。在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后,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的内容,进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理解运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启发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结合插图理解句子。“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联系生活经验,加深理解。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小组内对读等形式,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热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不分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说一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联系生活经验,加深理解。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符合课标要求。
三、不足之处
局限课本所需学生字,具有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的其他生字,拓展得不足,易使优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
四、努力方向
有能力的同学搜集查阅“会意字”的相关知识,以及把有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字词,讲给同桌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