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时
第7课时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
-
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
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
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背景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以上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学习是学生今后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创新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能正确将组合图形割补。
评价任务
1.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创新能力。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所需条件
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割”用加法算,“补”用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一、示标示导1.导课板题(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过了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预设: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谈话: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这节课用这些知识继续探究平面图形的知识。(3)出示信息窗四情境图
师: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2)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创新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76页“红点”和77页小电脑内容,思考:(1)虾池是你学过的图形吗?若不是,那么可以看作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2)方框里求虾池面积的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还有别的分法吗?
4分钟后,看谁能求出小电脑中图形的面积】师指名读自学指导。二、自主学习(看一看、做一做)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三、汇报交流(说一说)调查。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1.小组交流。把自己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加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2.全班汇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汇报时按照“自学指导”中思考的顺序一一汇报
(1)
虾池的形状可以分成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算出长方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虾池的面积。(2)一种是将组合图形分割成规范的图形,然后面积相加;另一个是将组合图形添补成规范图形,然后面积相减。
(3)概括提升把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分别算出各个小图形的面积之后再把面积加起来。或把组合图形再“补”上一块变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从大图形的面积里去掉补上的那个小图形的面积,就得到原图形的面积。四、学情诊断(做一做)1、检测练习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77页小电脑”2.公布答案3.同位互改。同桌学生对照答案,相互批改,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获得满分。3.表扬评价。教师统计调查,统计并公布满分人数,用掌声或教师用一两句话鼓励性的话,不点名地表扬全体满分的同学。4.互助纠错。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讲解纠错,寻找错因。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找出典型错题,或让错题的同学把错题交上来,准备纠错。五、归纳小结(议一议、理一理)1.展错。教师用一体机展示错题,引导学生逐题讨论纠错。或者让发现板演中错误的同学上台更正。(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错误旁边改正,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引导学生逐题分析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说说对错的原因。3.评价小结:(1)要根据图形的特点,确定是用“割”还是用“补”的方法,“割”或“补”后的图形都应是规范图(2)“割”或“补”的平面图形越少越好,容易计算,
“割”我们用加法算,“补”我们用减法计算。(3)“割”或“补”都要在图形上画了一些线,这些线需要借助尺子来画,一般要画成虚线。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六、训练达标(练一练作业:《新课堂》相关习题。
当堂检测
作业内容
练习册相关内容
一致性
98%同学会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创新能力。95%的同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评一致性完成度不够理想,应结合具体的情境针对性练习。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