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与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与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0 17: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与测试培优过关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中国古代,人们以下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夯筑土屋
B.烧制彩陶
C.磨制石器
D.结绳记事
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B.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C.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D.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该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3.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4.下列图片能反映化学改善我们生活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
g碳酸钠粉末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雕像被酸雨腐蚀
B.
海水晒盐
C.
干冰升华
D.
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9.实验室发生火灾时能否打开门窗?某同学提出用电吹风的启动和关停,分别对着燃烧的木条来进行检验。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10.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
象做出的推断有错误的是(

A.用小刀可以切下石蜡:石蜡质地软
B.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石蜡密度小于水
C.在石蜡火焰上罩干冷烧杯后内壁出现水雾:石蜡中含有水
D.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重新燃烧: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颗粒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1.请从如图所示常见仪器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⑤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主要是______________。
⑥常用于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室中要熟悉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才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
Ⅰ.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瓶塞_________放在桌面上。
(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③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___________蘸去污粉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Ⅱ.(4)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Ⅲ.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空格:
(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_______,某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1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________?这样几个环节.
14.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a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4)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__;
(6)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夯筑土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制彩陶,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C、磨制石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结绳记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科学家有时得出的结论也有错误的地方,只有经过验证后,才能证明是正确的,不能盲目地运用,错误,符合题意;
B、现在的科学探究都是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探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完成,要讲究团队合作精神,正确,不合题意;
C、对科学探究我们要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正确,不合题意;
D、探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描述,“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属设计实验。故选C。
考点:实验探究的方法
4.D
【详解】
不锈钢制成的炊具,应用广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高架桥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医药的使用,可以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均能体现化学改善我们生活;大量燃放礼花,会污染空气,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不能体现化学改善我们生活;故①②④⑤能反映化学改善我们生活。故选D。
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手心,试管要紧靠试剂瓶口倾倒,瓶塞要倒放,故A正确;
B、向试管内加入固体粉末状药品时,首先横放试管,然后用钥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B正确;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故C错误;
D、读取量筒读数时要平视,且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D正确。故选C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6.B
【详解】
A、煤具有可燃性,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铜丝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作保护气,氮气做保护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因为小苏打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7.A
【详解】
A、因为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选择和量筒容量接近的量筒,正确。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得气体中混有空气,不是纯净的氢气,错误。
C、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不会精确到0.01g,所以无法称取10.58
g碳酸钠粉末,错误。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故选A。
8.A
【详解】
A、雕像被酸雨腐蚀的过程中,大理石雕像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酸雨中的酸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海水晒盐是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是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它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9.B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详解】
设计实验是按照预定目标制订适当的实验方案,以利于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实施方法。某同学提出用电吹风的启动和关停,分别对着燃烧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B。
10.C
【详解】
A、用小刀可以切下石蜡,说明石蜡质地软,A正确;
B、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密度小于水,B正确;
C、在石蜡火焰上罩干冷烧杯后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燃烧会生成水,C错误;
D、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颗粒,D正确;
故选C。
【点睛】
11.G
C
E
A
F
D
【分析】
根据胶头滴管、广口瓶、烧杯、酒精灯、药匙、量筒、试管的使用方法和用途进行分析。
【详解】
①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G。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C。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E。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A。
⑤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主要是量筒F。
⑥常用于加热的仪器酒精灯D。
12.向着手心

C
试管刷
A
外焰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
【详解】
Ⅰ.(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A、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可以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因为燃烧消耗了氧气,会使压强变小,不符合题意;
B、酒精燃烧会产生水,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可以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C、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不会减少挥发,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Ⅱ.(4)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灭火,符合题意;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防止造成污染,应倒入指定容器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也不能对着自己,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不可以直接用手抓取任何药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Ⅲ.(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先俯视读数为68mL,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实际体积小于68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故倒出液体后,实际数值大于60mL,故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8mL。
故选C。
13.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
【详解】
科学探究的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
14.
(1)
铁架台
量筒
集气瓶
酒精灯
(2)g
(3)d
(4)c
(5)h
(6)e
【分析】
(1)
a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仪器;c是量筒,常用于量取一定量的液体;e是集气瓶,常用于收集并储存气体;h是酒精灯,常用于给药品加热。
(2)
胶头滴管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故选g。
(3)
试管可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选d。
(4)
量筒可用于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故选c。
(5)
酒精灯常用于实验室加热药品,故选h。
(6)
集气瓶可用来收集并暂时储存一定量的气体,故选e。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