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复习A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氦气用作保护气
⑥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或异味
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⑥
D.③⑥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干冰升华
C.钢铁锈蚀
D.冰雪融化
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放入活性炭,红棕色变浅最后消失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投药进行消毒、杀菌
C.过滤浑浊的河水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剩余的饭菜变馊
B.冰受热时融化为水
C.冬天的窗户上生成霜花
D.未及时盖上灯帽的酒精内的酒精变少
5.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粮食酿酒
C.钢铁生锈
D.纸张燃烧
6.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干冰升华
C.酒精燃烧
D.酸雨形成
7.“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垃圾分类
D.果木杀菌
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瓷碗破裂
C.酒精挥发
D.水结成冰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
B.酒精能燃烧
C.氧气比空气密度大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10.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镁粉用做照明弹
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C.铁锅用于炒菜
D.铜丝用做电线
11.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松花江水面结冰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1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雕琢玉器
C.风力发电
D.酒精挥发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可以导电,具有可燃性。归纳镁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至少2点);镁的化学性质_____。
14.请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②酒精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④过氧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⑤煤着火燃烧,变成一堆灰烬;⑥石蜡熔化。
以上文字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15.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状况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②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③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④因此可作制冷剂;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⑥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⑦产生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和黑色固体;⑧这两种固体分别是氧化镁和碳
请用序号填空: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____________;
(4)化学变化的现象: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
(6)用途:____________.
1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在变化时是否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①氢气用作燃料,体现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②氧气用于医疗急救,要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其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⑤氦气用作保护气是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利用化学性质;
⑥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钢铁锈蚀为铁和水、氧气直接接触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B
【详解】
A、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投药进行消毒、杀菌,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过滤只除去了河水中的不溶物,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将二者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A、饭菜变馊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冰受热时融化为水,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冬天的窗户上生成霜花,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未及时盖上灯帽的酒精内的酒精变少,是由于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A
【详解】
A、水果榨果汁只是水果中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粮食酿酒是粮食中的淀粉转化成了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钢铁生锈是钢中的铁转化成了铁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纸张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6.B
【详解】
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酸雨形成,有亚硫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清理沟塘只是把沟塘中污泥清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修建水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只是把垃圾按照一定的分类放置,垃圾没有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果木杀菌会涉及到利用药物的氧化性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并且使蛋白质变性等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A、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瓷碗破裂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A.
干冰易升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B.
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所以能燃烧是化学性质;C.
氧气比空气密度大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水物理性质;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水物理性质;故选B
10.A
【分析】
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氢气用于填充气球、铁锅用于炒菜、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是物理性质,因此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性质与氢气用于填充气球、铁锅用于炒菜、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性质不同。
【详解】
A、镁粉用做照明弹,利用的是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根据分析与另外三种(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有根本区别,符合题意;
B、氢气用于填充气球,利用的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铁锅用于炒菜,利用的是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铜丝用做电线,利用的是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C
【详解】
A、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的呼吸,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松花江水面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煤气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雕琢玉器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风力发电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酒精挥发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3.导电性、银白色
可燃性
【详解】
颜色,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导电性、银白色;
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14.②③
①④
⑥
⑤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①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该性质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②酒精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该性质不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③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该性质不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④氧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该性质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⑤煤着火燃烧,变成一堆灰烬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②③,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④,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⑤。
【点睛】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15.①②③④⑤
⑥
⑦⑧
⑨
⑩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都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⑥酒精容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酒精的用途。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汽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⑧,发生物理变化的是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⑩。
16.①
⑤
⑥
⑦
⑧
④
【详解】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是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能量变化;
④二氧化碳可用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⑥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⑧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
17.生成新物质
【详解】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在变化时是否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质.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