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0 20:0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了解苏轼的生平以及词的写作背景;
2.从景、人、情的角度感受本词的壮阔意境;
3.感受词人豁达的胸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目标:
一、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字_____,号“________”,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_____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_______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_____(1009---1066)、弟弟______(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派
苏洵
苏辙
北宋




散文:与_______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_______并称“苏黄”
词:与______并称“苏辛”
书法:与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欧阳修
黄庭坚
辛弃疾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元丰二年(1079)遭遇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苏轼富有戏剧的“不幸”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自由品读
思考: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壮阔
整体感知
“淘”字,冲洗、冲刷之义;
既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势,又引出赤壁之战中的风云人物。胜者周瑜,败者曹操,如今他们都随着浪花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写出了广阔的时间空间,营造了旷远壮阔的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合作探究
思考1:上阕写景中还有哪些与“淘”相似
并能体现壮阔意境的关键词?
穿、惊、拍、卷
三、合作探究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四个字好在哪里?(小组讨论)
穿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写出石壁的高峻、陡峭;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提示:
以上几词,上阕从姿态、声音、色彩的角度,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阔的赤壁江山图。
思考2:词的下阙是如何体现豪迈壮阔?
分组讨论,从周瑜的形象刻画、苏轼的情感抒发两个角度去讨论分析壮阔意境从何而出?
提示:周瑜与苏轼的形象对比;
“人生如梦”是在感叹什么?结句“一尊还酹江月”是不是太消极了?
三、合作探究
1、词人笔下的周瑜形象。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
战功辉煌
年轻有为
英俊潇洒
文武双全
34岁战功赫赫,雄姿英发,豪迈壮阔之风尽显!
周瑜
苏轼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业
际遇
2、面对雄姿英发、才华过人、功成名就的周郎,苏轼引发了怎样的情感?
34
屡遭不幸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45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
州州失意!
3:
“人生如梦”是在感叹什么?结句“一尊还酹江月”是不是太消极了?
苏轼从一个文坛骄子被贬到了黄州,感觉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一样,在人生低谷的境遇中去落寞、感伤、失意是人之常情,对饮江月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苏轼没有沉溺于悲伤、失意不可自拔,在他看来,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短暂,任何英雄伟绩都会随时间、历史淘洗干净,他的得失又算什么呢?于是苏轼对应江月,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情怀变得旷达洒脱。
短暂?虚幻?无常?飘渺?
……
全词由江带出,景、人、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课堂小结
请结合自己生活或学习上曾经遇到过的一些失意或挫折,给苏轼写一段话,谈谈你是克服这些失意或挫折的?(100字左右)
课堂练笔
1.背诵并默写《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完成《固学案》
作业设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苏轼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