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卷
一、选择题
1.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2.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
B.叶子的形状
C.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
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
3.生物分类的“五界学说”认为,蓝藻不属于植物界,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
A.它是原核生物
B.它的生存环境不同
C.它的光合色素组成不同
D.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类生物
4.在给水稻和小麦等被子植物分类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
①根②种子③果实④茎⑤叶⑥花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
5.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月季、蚯蚓、麻雀、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四位同学的调查总结,正确的是( )
A.按形态结构分,雪松、桃树、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B.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C.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D.月季与桃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6.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葫芦藓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7.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你认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类群①
地钱、墙藓、蕨、满江红、海带
类群②
油松、樟树、向日葵、玉兰、芒果、玉米
A.可用种子来繁殖墙藓和蕨等植物
B.表中的植物中蕨、油松、芒果、向日葵、墙藓都有输导组织
C.类群②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D.蕨可以发展成我们利用的煤
8.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脊椎动物
④无脊椎动物
⑤节肢动物
⑥环节动物
⑦甲壳类
⑧昆虫类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⑦
9.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各是( )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10.孙悟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待区分的生物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类别1
青蛙、大雁、野兔
类别2
蝗虫、蚯蚓、蜘蛛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11.请根据下面的检索表,回答问题:
下列植物中,与上表中“乙”最相似的是( )
A.桃
B.蕨
C.海带
D.马尾松
12.下图为部分蔷薇目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推理不恰当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B.槐和苦参的相似程度非常大
C.苹果和花红同属于蔷薇科
D.鸭梨和豌豆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13.请分析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更近
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14.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节肢动物
C
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藻类
单子叶植物
D
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A.A
B.B
C.C
D.D
15.下列叙述没有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是( )
A.抚州市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B.抚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3912312人
C.李振声院士利用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培育出抗病虫害新品种
D.麻姑山景区有大片森林、湖泊、溪流、草地、农田等
16.中国传统武术中有几路特色拳法是模仿某些动物动作创建的。某同学在看完影片《功夫熊猫》后给其中的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法不合理的是( )
A.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生活环境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17.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万亩石榴园供人们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18.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有利于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19.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法制管理、迁地保护
C.法制管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D.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20.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二、非选择题
21.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4)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措施。(合理就行,最少答一点)。
。
22.如图是对八种生物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八种生物分为M和N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
(2)将八种生物分为A和B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
(3)上述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是
.
(4)请将C类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分类依据是
.
(5)在生物分类学上银杉与水稻同门不同亚门,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这两组生物之间,谁的共同特征多?
.
23.观察如图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
(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4)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单位?
。
24.在学习“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时,甲同学据所学无脊椎动物知识画出对水螅、涡虫、蝗虫、水蛭、秀丽隐杆线虫5种动物的分类图,乙同学据所学脊椎动物知识画出对乙图中5种动物的分类图,请分别据甲、乙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甲图中①、②、③、④、⑤缺失的内容:
①
、②
、③
、
④
、⑤
(2)请据乙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图中所有动物体内都有脊柱。
②归为B类动物都具有用肺呼吸的特点。
③归为C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④归为C类动物体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
25.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是海葵、鲤鱼、蜜蜂、蜗牛、鸽子、熊猫这6种动物的分类表解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6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共同单位是
。图中A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2)图中②代表的动物的名称是
,该动物类群的特征是成员之间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因此,它们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图中⑤代表的动物名称是
,其在生殖方面的主要特征是
。
(4)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5)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和
。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6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可以从生物分类的目的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
故选:D。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知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
2.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
B.叶子的形状
C.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
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是掌握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3.生物分类的“五界学说”认为,蓝藻不属于植物界,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
A.它是原核生物
B.它的生存环境不同
C.它的光合色素组成不同
D.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类生物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
【解答】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因此其不属于植物界,A正确;
B、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不是蓝藻不属于植物界的原因,B错误;
C、蓝藻和植物的光合色素有所区别,但这不是其不属于植物界的原因,C错误;
D、蓝藻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类生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界问题,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分界问题,明确现在生物界被分为五界系统,原核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4.在给水稻和小麦等被子植物分类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
①根
②种子
③果实
④茎
⑤叶
⑥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
【分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即性状差异,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
【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
5.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月季、蚯蚓、麻雀、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四位同学的调查总结,正确的是( )
A.按形态结构分,雪松、桃树、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B.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C.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D.月季与桃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A、按形态结构分,雪松、桃树、月季、葫芦藓属于植物,蘑菇属于真菌,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蘑菇属于大型真菌,都是利用孢子繁殖,但是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蘑菇属于真菌等微生物,B错误。
C、葫芦藓具有茎叶的分化,无根,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错误。
D、月季与桃树同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月季与雪松同属于种子植物门,纲比门小,因此月季与桃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6.使用检索表对水稻、葫芦藓、肾蕨、松树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中除了水稻外,还有( )
A.葫芦藓
B.肾蕨
C.松树
D.花生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据分类索引结合题意可知,甲包括葫芦藓、肾蕨;乙包括水稻和花生;丙代表松树。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结合题意,根据索引,即可答题。
7.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你认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类群①
地钱、墙藓、蕨、满江红、海带
类群②
油松、樟树、向日葵、玉兰、芒果、玉米
A.可用种子来繁殖墙藓和蕨等植物
B.表中的植物中蕨、油松、芒果、向日葵、墙藓都有输导组织
C.类群②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D.蕨可以发展成我们利用的煤
【分析】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题干小麦、水稻、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肾蕨、海带、葫芦藓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A、墙藓和蕨等植物不能用种子繁殖,A错误;
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体内无输导组织,蕨、油松、芒果、向日葵体内都有输导组织,B错误;
C、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C错误;
D、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形成煤,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各种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脊椎动物
④无脊椎动物
⑤节肢动物
⑥环节动物
⑦甲壳类
⑧昆虫类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⑦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解答即可。
【解答】解:蜜蜂是②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④无脊椎动物,蜜蜂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是⑤节肢动物,⑧昆虫类。
故选:C。
【点评】掌握蜜蜂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各是( )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和马的分类等级。解答时可以从牛和马的分类中的共有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是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在生殖发育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牛是偶蹄目,而马是奇蹄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牛和马的分类等级。
10.孙悟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待区分的生物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类别1
青蛙、大雁、野兔
类别2
蝗虫、蚯蚓、蜘蛛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群1:青蛙、大雁、野兔。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群2:蝗虫、蚯蚓、蜘蛛;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故选:C。
【点评】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1.请根据下面的检索表,回答问题:
下列植物中,与上表中“乙”最相似的是( )
A.桃
B.蕨
C.海带
D.马尾松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据此解答.
【解答】解:选项中:桃和松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其中桃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马尾松的种子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蕨是蕨类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二者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1a.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甲是种子植物;
2a.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乙是桃;
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熟练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图为部分蔷薇目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推理不恰当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B.槐和苦参的相似程度非常大
C.苹果和花红同属于蔷薇科
D.鸭梨和豌豆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正确;
B、槐和苦参同属,相似程度非常大,B正确;
C、苹果和花红同属于蔷薇科,C正确;
D、鸭梨和豌豆同属于蔷薇目,有亲缘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掌握。
13.请分析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更近
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分析作答。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豹与虎同科,虎和猫同属,因此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
14.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节肢动物
C
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藻类
单子叶植物
D
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A.A
B.B
C.C
D.D
【分析】如图可知甲到戊的逻辑关系是:乙、丙属于甲,丁、戊属于丙,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甲动物包括乙脊椎动物和丙无脊椎动物,丁软体动物属于丙无脊椎动物,戊爬行动物属于乙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甲动物包括乙无脊椎动物和丙脊椎动物,丁鱼类属于丙脊椎动物,戊节肢动物属于乙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C、甲植物包括乙种子植物和丙孢子植物,丁藻类植物属于丙孢子植物,戊单子叶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不符合题意;
D、甲植物包括乙孢子植物和丙种子植物,丁裸子植物,戊被子植物都属于丙种子植物,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比较综合,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
15.下列叙述没有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是( )
A.抚州市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B.抚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3912312人
C.李振声院士利用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培育出抗病虫害新品种
D.麻姑山景区有大片森林、湖泊、溪流、草地、农田等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解:A、抚州市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B、抚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3912312人,是人口普查,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C、李振声院士利用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培育出抗病虫害新品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D、麻姑山景区有大片森林、湖泊、溪流、草地、农田等,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故选:B。
【点评】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涉及知识面广,解答时注意结合实际,灵活解答。
16.中国传统武术中有几路特色拳法是模仿某些动物动作创建的。某同学在看完影片《功夫熊猫》后给其中的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法不合理的是( )
A.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生活环境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螳螂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虎、蛇、鹤、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按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虎、猴、鹤的体外恒定,属于恒温动物,蛇、螳螂的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C、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虎、猴都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蛇、鹤、螳螂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不符合题意。
D、虎、猴、鹤与蛇、螳螂都能生活在陆地上,不能按生活环境来分为两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分类的知识,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我们要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17.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万亩石榴园供人们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A错误;
B、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正确;
D、万亩石榴园供人们休闲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8.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有利于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合理开发生物资源,B错误;
C、引入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很容易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C错误;
D、生物资源可再生,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9.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法制管理、迁地保护
C.法制管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D.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答】解: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常见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0.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如题干中所说的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没有天敌控制,可能会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21.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栖息地丧失 。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易地 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 就地 保护。
(4)建立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5)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措施。(合理就行,最少答一点)。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宣传等 。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解答】解:(1)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2)为了保护某些哺乳动物,有人建议将它们移入动物园圈养起来,这种方法属于易地保护。
(3)目前,我国在一些特有珍稀动物经常出没和生活的地区划出了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4)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亦可)。
故答案为:
(1)栖息地丧失
(2)易地
(3)就地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宣传等(合理答案即可给满分)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22.如图是对八种生物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八种生物分为M和N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是否有细胞结构 .
(2)将八种生物分为A和B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营养方式的不同 .
(3)上述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是 藏羚羊 .
(4)请将C类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真核生物 ,另一类是 原核生物 .分类依据是 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
(5)在生物分类学上银杉与水稻同门不同亚门,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这两组生物之间,谁的共同特征多? 银杉与水稻 .
【分析】(1)生物的分类的概念和依据: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2)生物分类单位: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解答】解:(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是根据营养方式可以把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3)藏羚羊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动物,我国特有,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是中国重要的保护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草履虫、藏羚羊、蜈蚣是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5)生物分类的特点: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银杉与水稻同门,水稻与葫芦藓同界,门比界的分类单位小,因此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故答案为:(1)是否有细胞结构;
(2)营养方式的不同;
(3)藏羚羊;
(4)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5)银杉与水稻.
【点评】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有时还有一些辅助等级,是在主要分类等级单位前加前缀,如“亚”单位.“亚”单位位于上一等级和下一等级之间,在上一等级的名称前加上一个“亚”字来表示.如亚门在门和纲之间.
23.观察如图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虎和豹的不同点较多;
因为虎和猫都属于猫属,而豹属于豹属。
(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 类人猿
(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
(4)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单位? 豹属 。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解答】解:(1)虎、豹和猫都属于猫科,但是虎和猫都属于猫属,而豹属于豹属,因此,虎和猫的不同点较少,虎和豹的不同点较多。
(2)因为类人猿与人类的分类单位最小是目。
(3)猫和狗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因此,它们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豹在分类上隶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因此豹在分类上隶属的最小类别是豹属。
故答案为:(1)虎和豹的不同点较多;
因为虎和猫都属于猫属,而豹属于豹属。
(2)类人猿
(3)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
(4)豹属。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会看动物的分类索引。
24.在学习“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时,甲同学据所学无脊椎动物知识画出对水螅、涡虫、蝗虫、水蛭、秀丽隐杆线虫5种动物的分类图,乙同学据所学脊椎动物知识画出对乙图中5种动物的分类图,请分别据甲、乙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甲图中①、②、③、④、⑤缺失的内容:
① 陆地生活 、② 有口有肛门 、③ 左右对称 、
④ 秀丽隐杆线虫 、⑤ 蝗虫
(2)请据乙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图中所有动物体内都有脊柱。 √
②归为B类动物都具有用肺呼吸的特点。 √
③归为C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
④归为C类动物体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 。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答】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这五种都为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水中的,水螅、涡虫、水蛭、秀丽隐杆线虫;另一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蝗虫。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根据是否有肛门,分为两类,一类有口无肛门的水螅和涡虫,另一类是有口有肛门的水蛭和秀丽隐杆线虫;水螅和涡虫的主要区别是水螅是辐射对称,涡虫是两侧对称;根据身体是否分节把水蛭和秀丽隐杆线虫区分开来。
(2)①乙图中兔、猴、龟、鲫鱼、青蛙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说法正确。
②兔和猴都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说法正确。
③C中的龟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鲫鱼终身生活在水中、青蛙水陆两栖,说法错误。
④C中的龟(爬行类)、鲫鱼(鱼类)、青蛙(两栖类)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其中鲫鱼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龟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陆地生活;有口有肛门;左右对称;秀丽隐杆线虫;蝗虫
(2)①√;
②√;③×;④×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各种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分类的依据。
25.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是海葵、鲤鱼、蜜蜂、蜗牛、鸽子、熊猫这6种动物的分类表解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6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共同单位是
界 。图中A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体内有脊柱 。
(2)图中②代表的动物的名称是
蜜蜂 ,该动物类群的特征是成员之间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因此,它们是具有
社会 行为的动物。
(3)图中⑤代表的动物名称是
熊猫 ,其在生殖方面的主要特征是
胎生、哺乳 。
(4)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 。
(5)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和
基因的多样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栖息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解答】答案解析:(1)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题述中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可见,它们所属的最大共同分类单位是界。A类动物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
(2)②为无脊椎动物,无硬壳、身体分节,可确定②是蜜蜂。蜜蜂群体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3)由图中可看出⑤是胎生的,题述动物中只有熊猫是胎生的,属于哺乳动物,在生殖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4)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5)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6)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界;体内有脊柱;
(2)蜜蜂;社会;
(3)熊猫;胎生、哺乳;
(4)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
(5)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6)栖息环境。
【点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可以从动物的分类依据和特点方面来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