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20210918
高一物理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
)
(
班级
座号
姓名
)
(
试
卷
满
分
10
0
分
,
其
中
选
择
题
共
5
2
分
,
计
算
题
共
4
8
分
)
(
(
1
-
8
题
为
单
选
题
,
每
题
3
分
;
9
-
1
5
题
为
多
选
题
,
每
题
4
分
,
全
选
正
确
得
4
分
,
漏
选
得
2
分
,
错
选
得
0
分
)
)
(
1
.
如
图
所
示
,飞
行
员
跳
伞
后
飞
机
上
的
其
他
飞行
员
(
甲
)
和
地
面
上
的
人
(
乙
)
观
察
跳
伞
飞
行
员
的
运
动
后,引
发
了
对
跳
)
(
伞
飞
行
员
运
动
状
况
的
争
论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甲
、
乙
两
人
的
说
法
中
必
有
一
个
是
错
误
的
)
(
B
.
他
们
的
争
论
是
由
于
选
择
的
参
考
系
不
同
)
(
C
.
研
究
物
体
运
动
时
不
一
定
要
选
择
参
考
系
)
(
D
.选
择
的
参
考
系
只
能
是
相
对
于
地
面
静
止
的
物
体
)
(
2
.关
于
时
间
和
时刻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物
体
在
5
s
时
指
的
是
时
间
)
(
B
.
物
体
在
5
s
内
指
的
是
物
体
在
4
s
末
到
5
s
末
这
1
s
的
时
间
)
(
C
.
物
体
在
第
5
s
内
指
的
是
5
s
的
时
间
)
(
D
.
第
4
s
末
和
第
5
s
初
,指
的
是
时
刻
)
(
3
.在
以
下
情
况
中
关
于
质
点
的
说
法
正
确
的是
(
)
(
)
)
(
A.
观
察
“辽
宁舰
”航
空
母
舰
上
的“
歼
-
1
5
”
战
斗
机
起
飞
时
,可
以
把
航
空
母
舰
看
作
质
点
)
(
B.
研
究“
玉
兔
”号
从“
嫦
娥
”的
怀
抱
中“
走
”
出来
,
即
两
器
分
离
过
程
中
“玉
兔”
一
连
串
技
术
含
量
极
高
的
“慢
动
)
(
作
”
时
,
“
玉
兔
”号
可
看
作
质
点
)
(
C.
研
究
“玉
兔”
号
巡
视
器
巡
视
月
球
时
的
运
动
轨
迹
时
,
“
玉
兔
”号
巡
视
器
可
被
视
为
质
点
)
(
D.
研
究
自
行
车
的
运
动
时
,
因
为
车
轮
在
转
动
,
所
以
无
论
什
么
情
况
下
,
自
行
车
都
不
能
被
看
成
质
点
)
(
4
.
甲
、
乙
、
丙
三
个
物
体
同
时
同
地出
发
,
6
s
末
同
时
到
达
同
一
目
的
地
,
它
们
运
动
的
“
位
移
-
时
间”图
像
如
图
所
示
,
)
(
则
关
于
三
者
的
路
程
l
和
位
移
大
小
s
关
系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l
甲
>
l
丙
=
l
乙
)
(
B
.
l
甲
>
l
丙
>
l
乙
)
(
C.
s
甲
>
s
丙
>
s
乙
)
(
D
.
s
甲
=
s
丙
>
s
乙
)
(
5
.已
知
一
运
动
物
体
的
初
速
度
v
0
=
5
m
/
s
,
加
速
度
a
=
-
3
m
/
s
2
,它
表示
(
A
.物
体
加
速
度
方
向
与
速
度
方
向
相
同,
物
体
的
速
度
在
减
小
)
(
)
)
(
B
.
物
体
加
速
度
方
向
与
速
度
方
向
相
同
,物
体
的
速
度
在
增
大
)
(
C
.
物
体
加
速
度
方
向
与
速
度
方
向
相
反
,物
体
的
速
度
在
减
小
)
(
D
.物
体
加
速
度
方
向
与
速
度
方
向
相
反,
物
体
的
速
度
在
增
大
)
(
2
)
(
6
.如
图
所
示
的
是
一
个
质
点
在
水
平
面
上
运
动
的
v
-
t
图
像,
以下
判
断
正
确
的是
(
)
(
)
)
(
A
.
在
0
~
1
s
的
时
间
内,
质
点
在
做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
(
B
.
在
0
~
3
s
的
时
间
内
,质
点
的
加
速
度
方
向
发
生
了
变
化
)
(
C
.
第
6
s
末
,
质
点
的
加
速
度
为
零
)
(
D
.
第
6
s
内
质
点
速
度
变
化
量
为
-
4
m
/
s
)
(
7
.某
质
点
从
静
止
开
始
做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已
知
第
3
s
内
通
过
的
位
移
是
s
,则
质
点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为
(
)
(
)
)
(
3
s
)
(
2
s
)
(
2
s
5
)
(
5
s
2
)
(
A
.
)
(
B
.
)
(
C
.
)
(
D
.
)
(
2
)
(
3
)
(
v
)
(
8
.
若
有
一
个
小
孩
从
滑
梯
上
由
静
止
开
始
沿
直
线
匀
加
速
下
滑
。
当
他
下
滑
距
离
为
L
时
,
速
度
为
v
,
当
它
的
速
度
是
时
,
2
)
(
它
沿
斜
面
下
滑
的
距
离
是
(
)
(
)
)
(
L
)
(
2
L
2
)
(
L
)
(
3
L
)
(
A
.
)
(
B
.
)
(
C
.
)
(
D
.
)
(
4
)
(
2
)
(
4
)
(
9
.
(
多选
)
做匀减速
直
线运动的物体的加
速
度大小
为
a
,初速度大
小
是
v
0
,经过时
间
t
速度减小
到
0
,
则它在
这
)
(
段
时
间
内
的
位
移
大
小
表
达正
确
的
是
的
是
(
)
(
)
)
(
A
.
v
0
t
+
1
2
)
(
1
)
(
v
0
)
(
1
)
(
a
t
2
)
(
B
.
v
0
t
-
)
(
a
t
2
)
(
C
.
t
2
)
(
D
.
a
t
2
2
)
(
2
)
(
1
0
.
(
多
选
)
对
下
列
运
动
情
景
中
加
速
度
的
判
断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运
动
的
汽
车
在
某
时
刻
速
度
为零
,故
加
速
度
一
定
为
零
)
(
B
.
轿
车
紧
急
刹
车
,速
度
变
化
很
快,
所
以
加
速
度
很
大
)
(
C
.
高
速
行
驶
的
磁
悬
浮
列
车
,速
度
很
大,
但
加
速
度
不
一
定
很
大
)
(
D
.点
火
后
即
将
升
空
的
火
箭,
只
要
火
箭
的
速
度
为
零
,
但
其
加
速
度
一
定
为
零
)
(
11
.
(
多
选
)
关
于
速
度
的
说
法
,
下
列
各
项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速
度
是
描
述
物
体
运
动
快
慢
的
物
理
量
,
速
度
大
表
示
物
体
运
动
得
快
)
(
B.
速
度
描
述
了
物
体
的
位
置
变
化
快
慢
,速
度
大
表
示
物
体
位
置
变
化
快
)
(
C.
速
度
越
大
,位
置
变
化
越
快,
位
移
也
就
越
大
)
(
D.
速
度
越
大
,
意
味
着
位
置
的
变
化
率
越
大
)
(
1
2
.
(
多
选
)
某
质
点
从
静
止
开
始
做
匀
加速
直
线
运
动
,
5
s
末
质
点
的
速
度
为
9
m
/
s
,
则
9
s
末
质
点
的
(
)
(
)
)
(
A
.加
速
度
为
0
.9
m
/
s
2
)
(
B
.
加
速
度
为
1
.8
m
/
s
2
)
(
C
.
速
度
为
15
.8
m
/
s
)
(
D
.速
度
为
16
.2
m
/
s
)
(
3
)
(
1
3
.
(
多选
)
A
、
B
两
质
点
在
同
一
直线
上
运
动
的
位
移
—
时
间
(
s
-
t
)
图
像
如
图
所示
,
A
质
点
的
图
像
为
直线
,
B
质
点
的
图
)
(
像
为
过
原
点
的
抛
物
线
,
两
图
像
交
点
C
、
D
坐
标
如
图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
)
)
(
A
.
t
1
时
刻
A
追
上
B
,
t
2
时
刻
B
追
上
A
)
(
B
.
t
1
~
t
2
时
间
段
内
B
质
点
的
平
均
速
度
小
于
A
质
点
的
平
均
速
度
)
(
C
.
质
点
A
做
直
线
运
动
,
质
点
B
做
曲
线
运
动
)
(
D
.两
物
体
速
度
相
等
的
时
刻
一
定
在
t
1
~
t
2
时
间
段
内
的
某
时
刻
)
(
14
.
(
多选
)
如图甲
所
示
,
火箭发
射
时,速度能
在
1
0
s
内
由
0
增加
到
10
0
m
/
s
;如图
乙
所示,汽车
以
10
8
k
m
/
h
的
)
(
速
度
行
驶
,急
刹
车
时
能
在
2
.5
s
内
停
下
来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均
以
初
速
度
方
向
为
正
方向
)(
)
(
)
)
(
A
.
1
0
s
内
火
箭
的
速
度
改
变
量
为
1
0
m
/
s
)
(
B
.
2
.5
s
内
汽
车
的
速
度
改
变
量
为
-
3
0
m
/
s
)
(
C
.
火
箭
的
速
度
变
化
比
汽
车
快
)
(
D
.火
箭
的
加
速
度
比
汽
车
的
加
速
度
小
)
(
1
5
.
(
多
选
)
一
滑
块
冲
上
固
定
斜
面
后
做
匀
减
速
直线
运
动
,
最
终
静
止
在
斜
面
上
的
Q
点
,
如
图
所
示,
从
滑
块
通
过
斜
面
)
(
的
底
端
P
开
始
计
时
,已
知
滑
块
在
第
1
s
内
通
过
的
距
离
为
6
m
,
停
止
运
动
前
的
最
后
1
s
内
通
过
的
距
离
为
2
m
,
则
(
)
(
)
)
(
A.
滑
块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为
4
m
/
s
2
)
(
B.
滑
块
通
过
P
点
时
的
速
度
大
小
为
1
6
m
/
s
)
(
C.
P
、
Q
两
点
间
的
距
离
为
8
m
)
(
D.
滑
块
从
P
点
运
动
到
Q
点
的
时
间
为
2
s
)
(
1
6
.
(
1
0
分)有一辆
汽
车沿笔直公
路
向东行驶
,
第
1
s
内通
过
5
m
的距离
到
达
A
点
,
第
2
s
内通
过
1
0
m
的距
离
)
(
到
达
B
点
,
第
3
s
内
通
过
2
0
m
的
距
离
到
达
C
点
,
第
4
s
内
自
C
点
反
向
通
过
1
5
m
的
距
离
到
达
D
点
,
取
向
东
为
正
方向
,
)
(
求
:
)
(
(
1
)
最
后
2
s
内
的
位
移
和
全
程
的
位
移
。
)
(
(
2
)
最
后
2
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大
小
和
全
程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大
小
。
)
(
4
)
(
1
7
.
(
1
2
分
)
汽
车
匀
减
速
刹
车,
初
速
度
大
小
为
7
m
/
s
,
第
1
s
内
的
位
移
大
小
为
6
m
,
求
:
)
(
(
1
)
汽
车
刹
车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
)
(
(
2
)
汽
车
刹
车
后
4
s
内
的
位
移
大
小
。
)
(
1
8
.
(
1
2
分
)
卡
车
原
来
以
1
0
m
/
s
的
速
度
在
平
直
公
路
上
匀
速
行
驶
,
因
为
路
口
出
现
红
灯
,
司
机
从
较
远
的
地
方
开
始
刹
)
(
车
,使卡
车
匀减速
前
进,当车
速
减
到
2
m
/
s
时,交
通
灯转为
绿
灯,司机
立
即停止
刹
车开始加
速
,并且
只
用了减速
过
)
(
程
的
一
半
时
间
就
加
速
到
原
来
的
速
度
,
从
刹
车
开
始
到
恢
复
原
速
共
用
了
1
2
s
。
求
:
)
(
(
1
)
减
速
与
加
速
过
程
中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
)
(
(
2
)
开
始
刹
车
后
2
s
末
及
1
0
s
末
的
瞬
时
速
度
大
小
。
)
(
1
9
.
(
1
4
分
)随
着
我国
高
速公
路
的发
展
,越
来
越多
的
人选
择
开车
出
行,
这
也造
成
了高
速
公路
的
拥堵
,
为此
人
们
)
(
开
发
了
电
子
不
停
车
收费
系
统
ET
C
,
汽
车
分
别通
过
ET
C
通
道
和
人
工
收
费
通
道的
流
程
如
图
所
示
。
假
设
汽
车
以
v
1
=
7
2
k
m
/
h
的速度
沿
直线朝着收费站
正
常行驶,如果
过
ET
C
通道,
需
要在汽车运动到
通
道入口时速
度
恰好减
为
v
2
=
4
m
/
s
,
然
后
匀
速
通
过
总
长
度
为
d
=
1
6
m
的
通道
,
接
着
再
匀
加
速
至
v
1
后
正
常
行驶
;
如
果
过
人
工
收
费
通
道
,
需
要
恰
好
在
中
心
线
处
)
(
匀
减
速
至零
,
经
过
t
0
=
2
0
s
的
时
间
缴
费
成
功后
,
再
启
动
汽
车
匀
加
速
至
v
1
后
正
常
行驶
,
设
汽
车
加
速
和
减
速
过
程
中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均
为
a
=
1
m
/
s
2
,
求
:
)
(
(
1
)
汽
车
过
ET
C
通
道
时
,
从
开
始
减
速
到
恢
复
正
常
行
驶
的
过
程
中
的
位
移
s
;
(
2
)
汽
车
通
过
ET
C
通
道
比
通
过
人
工
收
费
通
道
节
约
的
时
间
Δ
t
。
)(
5
)
(
20210918
高一物理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答案:
1
.
B
解
析
:
甲
、
乙
两
人
的
争
论
是
由
于
选
择
的
参
考
系
不
同
,
A
错
误
,
B
正
确
;
研
究
物
体
的
运
动
一
定
要
选
择
参
考
系
,
)
(
C
错
误
;
参
考
系
的
选
择
具
有
任
意
性
,
D
错
误
。
)
(
2
.
D
解析
:
物体
在
5
s
时指
的
是时刻
,
A
错误
;
物体
在
5
s
内指
的
是物体从
开
始
到
5
s
末
这
5
s
的时
间
间隔
,
B
)
(
错
误
;
物
体
在
第
5
s
内
指
的
是
1
s
的
时
间
间隔
,
C
错
误
;
第
4
s
末
和
第
5
s
初
指
的
是
同
一
时
刻
,
D
正
确
。
)
(
3
.
C
解
析
:
观
察
“
辽
宁
舰
”
航
空
母
舰
上
的
“
歼
-
1
5
”
战
斗
机
起
飞
时
,
航
空
母
舰
的
长
度
不
能
忽
略
,
所
以
不
可
以
把
)
(
航
空
母
舰
看
作
质
点
,
故
A
错
误
;
研究
“
嫦
娥
”
“
玉
兔
”
两
器
分
离
过
程
中
的
技
术
动
作时
,
不
能把
“
玉
兔
”
看
成
质
点
,
)
(
故
B
错误;研究
“
玉兔
”
号巡视器
巡
视月球时的运动轨
迹
时
,
物体的大
小
和形状能忽
略
,
可将其看
成
质点
,
故
C
)
(
正
确
;
研
究
自
行
车
的
运
动
时
,
若
研
究
自
行
车
的
平
动
时
,
自
行
车
可
以
看
成
质
点
,
故
D
错
误
。
)
(
4
.
A
解
析
:
三
者
都做直
线
运动
,
由
于
甲、乙
、
丙的初
位
置和
末
位置相同
,
故
位
移相同
,
由
于
甲物体
有
反向运
动
)
(
过
程
,
乙
、
丙
均
只
有
单
向
运
动
,
即
乙
、
丙
的
路
程
等
于
位
移
大
小
,
甲
物
体
的
路
程
要
大
,
故
A
正
确
。
)
(
5
.
C
解析:
物体的
初
速度为正
值
,
其方向
为
正方
向
,
加速度
为
负值
,
表示加
速
度的方向与
速
度方向相反
,
物
体
)
(
的
速
度
在
减
小
,
故
C
正
确
,
A
、
B
、
D
错
误
。
)
(
6
.
D
解
析
:
由
图
像
可
知
,
在
0
~
1
s
的
时
间内
,
质
点
在
做
匀
减
速
直
线
运
动
,
A
错
误
;
图
像
的
斜
率
表
示
加
速度
,
由
)
(
图
像
可
知
,
在
0
~
3
s
的
时
间内
,
质
点
的
加
速
度
方
向
没
有
发生
变
化
,
B
错误
;
因
5
~
6
.5
s
的
时
间
内
,
直
线
的
斜
率
不变
,
)
(
加
速
度
不
变
,
可
知
第
6
s
末
质
点
的
加
速
度
不
为
零
,
C
错
误
;
第
6
s
内
质
点
速
度
变
化
量为
:
0
-
4
m
/
s
=
-
4
m
/
s
,
D
正
确
。
)
(
7
.
C
解
析
:
方
法
一
质
点
由
静
止
开
始运
动
,
由
位
移
公
式
s
=
1
a
t
2
可
得
质
点
在
第
3
s
内
的
位
移
s
=
a
×
3
2
-
a
×
2
2
)
(
1
)
(
1
)
(
2
)
(
2
)
(
2
)
(
5
)
(
2
s
)
(
=
)
(
a
,
解
得
a
=
,
C
正
确
。
5
)
(
2
)
(
方
法
二
质
点
由静止
开
始运
动
,
设
加
速度
为
a
,
则
在
第
3
s
初
速
度
为
v
=
2
a
,
第
3
s
内
位
移
为
s
=
v
×
1
+
1
a
×
1
2
2
)
(
5
)
(
2
s
)
(
=
)
(
a
,
解
得
a
=
,
C
正
确
。
5
)
(
2
)
(
质
点
在
第
3
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等
于
其
第
2
.5
s
时
的
瞬
时
速
度
,
则
v
2
.
5
×
1
=
s
,
由
v
2
.
5
=
a
t
得
加
速
度
为
2
s
5
)
(
方
法
三
)
(
,
C
)
(
正
确
。
)
(
v
)
(
2
)
(
8
.A
解
析:
由
题
意
知
:
v
2
=
2
a
L
,
2
=
2
a
s
,
解
得
s
=
L
,
A
正
确
,
B
、
C
、
D
错
误
。
4
)
(
9
.BCD
解
析
:
根
据
位
移
公
式
可知
,
B
正
确
,
A
错
误
;
若
将
该
运
动
反
过
来
看
,
则
是
初
速
度
为
0
的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
)
(
1
)
(
v
0
)
(
D
正
确
;
因
为
末
速
度
等
于
0
,
故
v
0
=
a
t
代
入
s
=
v
0
t
-
)
(
a
t
2
得
s
=
t
,
C
正
确
。
2
)
(
2
)
(
10
.
BC
解
析
:
汽
车
某
时
刻
速
度
为
零
,
加
速
度
可
能
不
为零
,
如
在
启
动
的
瞬
间
加
速度
不
为零
,
故
A
错
误
;
轿
车
紧
急
)
(
刹
车
,
速
度
变
化
很
快
,
所
以
加
速
度
很大
,
故
B
正
确
;
高
速
行
驶
的
磁
悬
浮
列
车
,
速
度
很
大
,
但
如
果
速
度
没
有
变化
,
则
)
(
加
速
度
为零
,
故
C
正
确
;
点
火
后
即
将
升
空
的
火箭
,
虽
然
开
始
时
速
度
为
零
,
但
其
加
速
度
不
为
零
,
否
则
火
箭
就
不
可
能
起
)
(
6
)
(
飞
,
故
D
错
误
。
)
(
1
1
.ABD
解析:
引入速度概念就是为了描述
物
体的运动快慢
,
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
而运动快慢实质就
是
)
(
物体的
位
置变化快
慢
,
速度大
也
可以理解为
物
体的位置变化快
,
故
A
B
D
正确;
根
据
v
=
s
,
得
到
s
=
v
t
,
可见速
度
t
越
大
,
物
体
位
置
的
变
化
也
就
越
快
;
如
果
时
间
很
短
,
位
移
有
可
能
较
小
,
即
位
移
由
速
度
和
时
间
共
同
决
定
,
故
C
错
误
。
)
(
12
.BD
解
析
:
由
速
度公
式
v
1
=
a
t
1
,
解
得
a
=
1
.8
m
/
s
2
,
A
错误
,
B
正
确
;
由
速
度公
式
v
2
=
a
t
2
=
1
.
8
×
9
m
/
s
=
16
.2
m
/
s
,
C
错
误
,
D
正
确
。
)
(
13
.
AD
解析
:
t
1
时
刻
前
,
A
在
B
的
后
方
,
t
1
时
刻
两
图
线相
交
,
说
明
A
追
上
B
,
t
1
~
t
2
时
间
段
之
内
,
A
在
B
的
前
方
,
)
(
t
2
时
刻
B
追
上
A
,
A
正
确
;
t
1
~
t
2
时
间
段内
,
两
质
点
通
过
的
位移
相
等
,
所
用
时
间
相
等
,
则
B
质
点
的
平
均
速
度
与
A
质
点
)
(
的
平
均
速
度
相等
,
B
错
误
;
位
移
-
时
间
图
像
只
能
表
示
直
线
运
动
的
规律
,
可
知
两
质
点
都
做
直
线
运
动
,
C
错
误
;
根
据
位
)
(
移
-
时
间
图
像
斜
率
表
示
速
度
,
可
知
,
两
物
体
速
度
相
等
的
时
刻
一
定
在
t
1
~
t
2
时
间
段
内
的
某
时
刻
,
D
正
确
。
)
(
14
.BD
解析
:
以
初
速
度
方
向
为正
方
向
。
火
箭
的
速
度
改
变量
Δ
v
=
v
2
-
v
1
=
10
0
m
/
s
-
0
=
10
0
m
/
s
,
A
错
误
;
10
8
k
m
/
h
)
(
Δ
v
)
(
=
3
0
m
/
s
,
汽车的
速
度改变量
Δ
v
′
=
v
2
′
-
v
1
′
=
0
-
3
0
m
/
s
=-
3
0
m
/
s
,
B
正确;
根
据
a
=
得
,
火箭的
加
速
度
a
1
Δ
t
)
(
Δ
v
)
(
Δ
v
′
)
(
-
3
0
m
/
s
2
.5
s
)
(
10
0
m
/
s
1
0
s
)
(
=
)
(
=
)
(
=
1
0
m
/
s
2
,
汽
车
的
加
速
度
a
2
=
)
(
=
)
(
=
-
1
2
m
/
s
2
,
所
以
火
箭
的
加
速度
比
汽
车
的
加
速
度
)
(
Δ
t
)
(
Δ
t
′
)
(
小
,
火
箭
的
速
度
变
化
比
汽
车
慢
,
C
错
误
,
D
正
确
。
)
(
1
)
(
15
.
A
C
D
解
析
:
选
滑
块
沿
斜
面
向
上
做
匀
减
速
直
线
运动
,
逆
向
思
考
,
滑
块
沿
斜
面
向
下
做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
由
s
=
a
t
2
,
2
)
(
得
a
=
4
m
/
s
2
,
故
A
正确;
由
s
=
v
0
t
-
1
a
t
2
得
v
0
=
8
m
/s
,
即滑块
通
过
P
点时的
速
度大小
为
8
m
/
s
,
故
B
错误;
由
v
2
2
)
(
2
)
(
v
0
-
v
8
)
(
-
v
)
(
=
2
a
s
,
P
、
Q
两
点
间
的
距
离
为
s
=
8
m
,
故
C
正
确
;
由
v
=
v
0
-
a
t
得
t
=
)
(
=
s
=
2
s
,
故
D
正
确
。
4
)
(
0
)
(
a
)
(
16
.
解
析
:
)
(
(
1
)
由上可知
,
A
、
B
、
C
、
D
的位置
分
别为+
5
m
、+
1
5
m
、
+
3
5
m
、
+
2
0
m
,
因此最
后
2
s
内的位
移
为
s
B
D
=
x
D
)
(
-
x
B
=
2
0
m
-
1
5
m
=
5
m
,
方
向
向
东
;
)
(
全
程
的
位
移
为
s
O
D
=
x
D
-
x
O
=
2
0
m
-
0
=
2
0
m
,
方
向
向
东
;
)
(
(
2
)
后
2
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大
小
为
)
(
v
1
=
s
BD
)
(
5
)
(
=
m
/
s
=
2
.5
m
/
s
2
)
(
t
1
)
(
全
程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大
小
为
)
(
=
s
O
D
)
(
2
0
)
(
v
)
(
=
m
/
s
=
5
m
/
s
。
)
(
t
4
)
(
答
案
:
(
1
)5
m
,方
向
向
东
2
0
m
,
方
向
向
东
)
(
(
2
)
2
.5
m
/
s
5
m
/
s
)
(
7
)
(
17
.
解
析
:
)
(
2
(
s
-
v
0
t
)
t
2
)
(
1
)
(
(
1
)
根
据
匀
变
速
直
线运
动
的
位
移
时
间关
系
s
=
v
0
t
+
)
(
a
t
2
可
得
汽
车
运
动
的加
速
度
a
=
)
(
=
-
2
m
/
s
2
,
负
号
)
(
2
)
(
表
示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与
初
速
度
的
方
向
相
反
,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2
m
/
s
2
。
(
2
)
根
据
速
度
时
间
关
系
知
汽
车
停
车
时
间
t
=
v
-
v
0
=
3
.5
s
,
a
)
(
1
)
(
1
)
(
故
汽
车
刹
车
后
4
s
内
的
位
移
等
于
汽
车
刹
车
后
3
.5
s
内
的
位
移
s
=
a
t
2
=
×
2
×
3
.
5
2
m
=
12
.
2
5
m
。
)
(
2
)
(
2
)
(
[
答
案
]
(
1
)2
m
/
s
2
(
2
)
12
.
2
5
m
)
(
18
.
解
析:
(
本
题
画
v
-t
图
像
,
更
直
观
)
)
(
(
1
)
卡
车
先
做
匀
减
速
运
动
,
再
做
匀
加
速
运
动
,
其
运
动
简
图
如
图
所
示
。
设
卡
车
从
A
点
开
始
减速
,
则
v
A
=
1
0
m
/
s
,
用
时
t
1
到
达
B
点
,
从
B
点
又
开
始
加
速
,
用
时
t
2
到
达
C
点
,
则
)
(
v
B
=
2
m
/
s
,
v
C
=
1
0
m
/
s
,
且
2
t
2
=
t
1
,
t
1
+
t
2
=
1
2
s
,
可
得
t
1
=
8
s
,
t
2
=
4
s
)
(
由
v
=
v
0
+
a
t
得
)
(
在
A
B
段
v
B
=
v
A
+
a
1
t
1
①
在
B
C
段
v
C
=
v
B
+
a
2
t
2
②
)
(
代
入
数
据
解
①
②
两
式
可
得
a
1
=
-
1
m
/
s
2
,
a
2
=
2
m
/
s
2
)
(
所
以
减
速
过
程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为
1
m
/
s
2
,
加
速
过
程
的
加
速
度
大
小
为
2
m
/
s
2
。
)
(
(
2
)2
s
末
的
速
度
)
(
v
1
=
v
A
+
a
1
t
=
1
0
m
/
s
-
1
×
2
m
/
s
=
8
m
/
s
1
0
s
末
的
速
度
)
(
v
2
=
v
B
+
a2
t
′
=
2
m
/
s
+
2
×(
10
-
8
)m
/
s
=
6
m
/
s
。
答
案
:
(
1
)1
m
/
s
2
2
m
/
s
2
(
2
)8
m
/
s
6
m
/
s
)
(
8
)
(
19
.
解
析
:
)
(
2
-
v
2
)
(
v
1
2
。
)
(
(
1
)
汽
车
过
ET
C
通
道
时
,
减
速
的
位
移
和
加
速
的
位
移
相
等
,
均
为
s
=
)
(
1
)
(
2
a
)
(
所
以
汽
车
从
开
始
减
速
到
恢
复
正
常
行
驶
过
程
的
位
移
为
s
=
2
s
1
+
d
。
)
(
代
入
数
据
解
得
s
=
40
0
m
。
)
(
d
)
(
(
2
)
汽
车
过
人
工
收
费
通
道
到
达
中
心
线
的
速
度
恰
好
为
零
,
刚
进
入
通
道
的
速
度
应
满
足
v
2
=
2
a
,
故
v
=
4
m
/
s
=
v
,
)
(
t
)
(
t
)
(
2
)
(
2
)
(
根
据
对
称性
,
汽
车
离
开
通
道
时
的
速度
也
恰
好
为
v
t
′
=
4
m
/
s
=
v
2
,
又
知
汽
车
从
ET
C
通
道
匀
速
通
过
收
费
站的
速
度
为
v
2
=
4
m
/
s
,
即
两
车
在
进
入
通
道
前
与
离
开
通
道
后
的
运
动
规
律
是
一
样
的
。
)
(
)
(
d
1
6
)
(
所
以
汽
车
通
过
ET
C
通
道
的
时
间
为
t
=
=
s
=
4
s
,
)
(
1
)
(
v
2
)
(
4
)
(
2
×
4
1
s
+
2
0
s
=
2
8
s
,
)
(
汽
车
通
过
人
工
收
费
通
道
的
时
间
为
t
2
=
2
v
2
+
t
0
=
a
)
(
节
约
的
时
间
为
Δ
t
=
t
2
-
t
1
=
(
28
-
4
)
s
=
2
4
s
。
)
(
答
案
(
1
)
40
0
m
(
2
)
2
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