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鲁教版七年级上教学素材(课件+教案):死海不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秋学期鲁教版七年级上教学素材(课件+教案):死海不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7-10 09:00:14

文档简介

课评一:教学录相“死海不死”
一、授课基本情况
授课人: 钱梦龙特级教师
授课时间:一节公开课(背景:当代)
授课地点:上海某中学教室
授课对象:(教学对象的年龄段、教学对象的学习风貌)
初中生,年龄约在13~14岁之间;学生有一定知识和语文基础,对汲取知识态度积极,乐于思考。
二、授课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训练朗读语音的准确性;增长有关“死海”的科普知识;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3.培养正确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不迷信,不盲从,学会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主动学习。
4.增强学生关心科学、关心世界的情怀;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重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死海不死》是一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的教授,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看待说明文。
钱老师就在课堂过程中一直针对说明文的科普性来教,从基础的语音、文字知识,到说明文的科技性以及启发学生正确对待说明文的这种特性,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明显,我认为对于说明文这样的重点设置是非常之合理的。
(三)教学难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发现说明文的乐趣,如何在看似枯燥的说明文学习中既掌握科普性的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习的感性认知。
同散文、小说不同,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那样多的优美语言或者阅读的趣味性,因此要抓住说明文的特点来针对性地教授学生,让学生从文字中发现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把文学与科技联系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功力了。
(四)教学的具体内容
1.导入:钱老师先是和同学们开了个玩笑,说自己思想年龄74而心理年龄才18岁,引起学生注意,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正式上课:首先,钱老师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带领同学们浏览书本的目录,通过与其他课文性质作对比来解析“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题目,引起同学学习的兴趣;之后,钱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死海的所知,引导学生发言提问,活跃期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了解科学常识的意识,注重口语表达的严密性;接着,钱老师正式进入课文,带领学生读课文,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在阅读中认识字音,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生字问题;然后 ,正式引入说明文,教授说明文的写法和语言运用的方法;最后,乔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错误,告诫大家不要迷信课文,要独立地思考。
3.收尾:钱老师鼓励同学主动上网、看书搜集资料,提醒同学课堂结束了并不代表知识学习的结束,要主动寻求各种方式学习,特别是科学性的知识靠平日的积累。
(五)其他

三、授课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
教学主旨: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要点:
1.设立切入点。钱老师以提问“死海”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既引起同学兴趣,又不失与课文教学的联系,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教学。
2.抓住聚焦点。钱老师重视教学重点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围绕说明文的科普性进行教学,以科学性作为教学重点。
3.设置兴奋点。钱老师的教学为课堂进程设置了几个兴奋点,包括提问死海的知识,启发同学思考说明文和散文、小说的不同,以及最后让同学们找课文的错误,都是刺激同学学习神经的教学行为,让课堂始终保持高活力。
4.建立拓宽点。钱老师的教学不仅仅是课文,不仅仅是说明文的教学,他更为他的教学设立了知识、思想的拓宽点,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思考科学知识的正误,理解说明文的特色,教同学学会搜集资料、主动学习。
(二)教学方法
钱老师的教学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对立教学,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教学;也不是老师与某一个、某一群学生的教学,而是老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学。
这是一种全面的、互动的、成长型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媒体
钱老师主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和话筒进行授课。
(四)其他

四、其他具体内容

五、课评
(一)教学内容
钱老师对于《死海不死》的教学抓住了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围绕说明文的科普性和知识性,一直以课文作为重点进而拓展深发,就像一个圆形,由圆心不断向外扩展,包含丰富,又重点突出,教学效果非常好。
并且,钱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死板,既有传统的课文教育,又有自己创新的独立思想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钱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个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前后互相照应可以相互关联的过程。从由目录而进行的题目解析到死海知识的提问再到课文理解最后到分析课文、找出错误,都是一步步积累并反馈的过程,四个点的设立,不仅让同学们感觉自然,学习轻松,而且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反思过去的错误,是一种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
另外,钱老师的教学幽默风趣,从开头的年龄玩笑到课中的死海的知识讲解都将同学置身于一个很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是很有好处的。
我最欣赏钱老师教学的一个点就是他引导同学大胆怀疑课本,建立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认知,训练同学自由、敢于怀疑的学习精神,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他们的做人、做事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师生互动
本课师生互动活跃,老师有热情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思考和讨论,课堂气氛很是高扬和融洽。
(四)教师能力
钱老师是特级教师,他的教学能力毋庸置疑,也体现在了本次教学中。
1.语言能力: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语言幽默风趣,既严肃又轻松,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用语恰当有力。
2.教师教学引导能力强,能够自然轻松地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进行独立思考,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几次提问都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3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强,始终明确教学重点,不跑题,明确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步骤(由导入到课文文本再到独立思考的过程),很好地掌握了课堂节奏,完成教学活动。
4.教师具有很高的指导能力,能够结合时代特色教同学们运用网络搜集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五)其他
无(共27张PPT)
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更好更清楚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列数字: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2.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3.打比方: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4.作比较: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
5.下定义: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列(画)图表
7.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
8.引言论(引用说明)
9.作诠释:对说明对象进行解释说明
10.分类别: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三.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
周而复(1914~2004)
中国小说家。 原名周祖式。原籍安徽旌德,
生于南京。学生时代即开始文学习作。1936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行集》。他创作的长
篇小说《白求恩大夫》,曾产生广泛影响。自1977年起,以主要精力写作全景式反映抗日战争壮阔历史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共计6部),代表作《上海的早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有小说集《春荒》、《高原短曲》、《山谷里的春天》,中篇小说《西流水的孩子们》,长篇小说《燕宿崖》等。
死海位于约旦-死海地沟(560公里〔350里〕长)的最低部,是东非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
  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1020平方公里,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 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
死海在日趋干涸。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水被用于灌溉,所以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
死海的实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它的面积正日益缩小,而地质假说还没有更多的事实加以论证,死海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难解的。
游弋:
谕告: 安然无恙:
转瞬:
干涸:
执迷不悟
告诫:
改邪归正:
(yì)
(yù)
(yàng)
(shùn)
(hé)
(zhí)
( jiè )
(xié)
游来游去。
告诉,使人知道。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病害或灾祸。
极短的时间。
水干,枯绝。
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警告,劝诫。
改正错误,回到正道上来。
问题:(1)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都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找出对应的句子。
(2)如何将文章分段?为什么?并概括每段段意。
1
2
文章中介绍了死海的哪几种特点?
请找到答案,并将相关内容与同学
们交流。
2.浮 力 大
1.无 生 物
3.咸 度 高
特点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意思是因为死海的浮力很大,所以无论是会不会游泳的人都能浮在水面上;利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死海“令人惊叹”的现象,表现了死海有浮力的特点。
读过文章之后,你能找出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吗?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地形特点:大裂谷中段
化学成分:河水含很多盐类
物理变化:河水蒸发、盐类沉淀
用原文的语句说明死海为什么吸引游客来参观?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
死海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为什么这么咸?
死海的源头:约旦河的河水含有很多盐类
河水不断蒸发,大量的盐类沉积下来
积年累月,越积越浓
死海经历了那些变迁? 温馨提示:可以从死海的昨天、今天、明天考虑。
死海的变迁
昨天:
今天:
明天
几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凉;
修建工厂,游乐场;利用海水治病;
目前:
将来:
水位下降
可能干涸
1.“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分别是什么意思?
2.“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死是什么意思?
3.文中三次提到“死”与“不死”找出并说明意义。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第一个指“寸草不生”,第二个指“干涸”。
干涸、消失
答案
通过学习这篇
课文,你有什么收
获?请和同学们交
流交流。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逻辑顺序
(1~4)说明死海的特征
(5~6)死海的形成原因
(7~8)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死”(1段):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胜
“不死”(2、7段):人不会淹死,开发利 用,出现生气
“死”(8段):死海终将干涸
说明死海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是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