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
一
年级
一
科目
数学
备课人
单元
八
章节
有关0的加、减法
学科组长
教学目标
1、根据“没有”可用0来表示及加减法的含义。2、让学生自己思考、推理,根据0表示“没有”的意义算出得数。
重难点确定及突破
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规律。
学法指导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减法5+0=5
0+3=35-5=0
3-0=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你知道有关0的知识二、创设情境,出示挂图。
上一次在校园里浇花的几位小朋友还在那儿呢,小朋友们,你们看,(多媒体出示48页例3的两幅图)三、知识探索看挂图,弄清图意。2、理解3
–
3
=0的含义
教师板书:3-3=03、教学例2(1)、多媒体出示两个花瓶(2)、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几朵花?教师板书:5+0=5、理解5+0=5的含义为什么列成5+0=5,为什么等于5教学“试一试”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出示:0+3和3-0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指名板演四、课堂巩固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启发引导,巡视指导教材第49页想想做做第2题3、教材第49页想想做做第3题4、教材第49页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玩抽卡片5、教材第49页想想做做第5题6、教材第49页想想做做第6题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能力检测(多媒体出示)
学生发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从0开始看图,学生连贯地表述题意:原来有3个同学浇花,这时侯水壶里的水没有了,他们3个人都去灌水了……。图上刚才是几个人?现在呢?都走掉了,就表示“没有”了。学生讨论一下:没有了该怎样表示?然后列式,得数是多少?思考:怎样表示3人,走掉了3人没有人了呢?3
–
3
的计算,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交流,总结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看图、小组讨论图意回答:第一盆开了“5朵”花;
第二盆没有花。学生口答:用哪两个数相加,相加的结果是几一瓶开了5朵,另一瓶一朵也没开,一朵也没有用0表示,所以5+0=5。先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再填在课本上。讨论:0+3为什么等于3?
3-0为什么也等于3学生先说明图意,然后独立写算式找规律:一个数加0或者减去0还得这个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学生独立做,教师组织交流、订正。同桌互说图意,然后自己填空。说说几道算式的相同与不同独立完成,比较每一横行和每一竖行的算式,体会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先各自填出一组符合要求的算式;再通过交流,整理出符合要求的不同填法,以便进一步体会0的特性和有关0的加减法的规律。注意规范,描一描、写一写。抽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纠正。4
–
4
=
2
–
2
=
0
+
4=
0
+
2
=
0
+
3
=
4
+
0
=
2
+
0
=
3
+
0=
创设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进而由学生自己创设一系列源自生活的数学情境,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在迁移中轻松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识,在宽松的课堂中张扬着个性,解答着关于0的算式,发现着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探究着数学的奥秘,享受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课堂练习的设计,体现先例题再练习的数学课堂模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设计课堂检测的,实现当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有关0的加减法,主要根据0可以表示没有来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2、在探讨0的加减法的规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很好的发挥空间。时我先设计了几道同类的算式让学生做,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得较好,并且有些学生能按顺序把5以内的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及相关算式都讲出来。3、采用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激励措施来组织教学,设一套激励措施,如课堂纪律加星制度。每节课在黑板右侧写上组别,每节课都根据学生的表现,给每个小组记分,每周节课下统计分数,根据统计数发贴画,贴咱小组合作评价栏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改进与措施:反思本节课,其实本节课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幼儿园里大多数是已经学习过了,甚至大多数已经能很熟练的计算了。所以整节课总觉得我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结果课堂总显的有些单调,孩子们的兴奋劲一直没有调动起来,课堂十分沉闷。之前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如何上好知识点简单的课的文章,或许这才是真正磨练教师的基本功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