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积累运用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蝉蜕(tuì)
脑髓(suí)
宿儒(rú)
企盼(qǐ)
箪食瓢饮(dān)
B.秕谷(bǐ))
书塾(shú)
惭愧(cán
)
和蔼(ǎi)
花团锦簇(cù)
C.感慨(kǎi)
争执(zhí)
臃肿(yōng)
搓捻(cuō)
淋漓尽致(lì)
D.绽开(zhàn)
浸满(qìn)
捡拾(jiǎn)
赠送(zēng)
博学笃志(d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脊粱
缠络
覆盆子
高枕而卧
B.无妨
橘柚
珊瑚珠
狗窦大开
c.绣像
譬如
蜡梅花
怦怦直跳
D.葫芦
芬芳
探测仪
悔恨莫极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习近平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一次,如何______自己的青森华章,革命先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一百年来,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______,反而被岁月淬炼得熠熠生挥。重温他们的奋斗历程,当代青年
了自己的使命,______了奋斗的信心。
A.续写
淡漠
明确
坚定
B.书写
暗淡
明确
坚定
C.书写
暗淡
坚定
明确
D.续写
淡漠
坚定
明确
4.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
)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
)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
)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
)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A.
油然而生
B.
花团锦簇
C.
孜孜不倦
D.
前仆后继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论语》、《列子》《吕氏春秋》……等几部书,《论语》编撰的年代最早。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语文老师笑着告诉我:“学习语文,你可以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学习语文,你可以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学习语文,你可以感受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
D.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7.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派出所的周警官仔细回看了停车场的监控视频,确定欣欣并没有划车的举动
②而欣欣只不停地说“不是我划的”,事情陷入僵局
③欣欣的爸爸虽然相信欣欣的话,但为了息事宁人,主动提出赔偿车主
④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有私家车在停车场被划,监控显示只有欣欣靠近过这辆车
⑤一个10岁的小朋友避免了被冤枉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②③①⑤
D.④①②③⑤
8.对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
A.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探测器要完成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动作。
B.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展开配平翼,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减速完成后下降速度减掉了90%左右。
C.在伞系减速段,天问一号需要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背罩和伞、抛防热大底等动作,将下降速度降至100米/秒。
D.在动力减速段,探测器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直到距火星地表100米处悬停成像,完成精确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
9.“百年征程·不忘初心”活动组委会邀请资深记者张女士担任评委,请你将活动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6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百年征程·不忘初心”活动主持人遴选大赛,请您参加。
B.
张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百年征程·不忘初心”活动主持人遴选大赛。
C.
张女士,您好!6月3日下午两点,“百年征程·不忘初心”活动主持人遴选大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
张女士,您好!6月3日下午两点,“百年征程·不忘初心”活动主持人遴选大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10.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汉。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而”有转折的味道,可见,知新比温故是更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QQ、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2.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段2处)。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学而时习之
/
普少习吏事
B.可以为师矣
/
及为相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读之竟日
D.可以为师矣
/
太祖常劝以读书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5.乙文中写赵普万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三)16.补全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以观沧海。(《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子曰:“学而不思则岡,
_______
。”(《论语》十二章)
(4)子曰:“
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5)正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8)
《<论语>十二章》表达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的是
_______,
_____
。
三、名著阅读
17.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请你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或几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二十四孝图》
四、口语交际。
18.班长说:“母亲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都应该好好孝顺她,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除了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她外,还可以为她做哪些事呢?”此时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两件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垫。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谈谈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0.自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1.选文第②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22.从选文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妈尝尝
严明
①前年春天,父亲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回到家后,我问妈:“我能不能出去一段时间?”我妈说:“去吧,肯定没问题。”我打算跟合肥的张亮从定运出发,开车去甘肃拍照。走的时候我跟卧床的父亲辞行,妈帮我喊他:“严明要去甘肃了,过些天就回来!”“哦……”愣了一会儿,他又补了一句,“带点好吃的。”话刚说完我妈就笑了,说:“你牙都没有了,能吃什么?”妈说的是实情,缺牙外加病重、爸已经只能吃我妈做的小馄饨了。其实爸的那句话没说全,隐藏了后半句,就是“给你妈尝尝”。
②妈妈的人生是极简的,她绝不会主动消费去尝鲜、吃稀奇,也无吃零食的习惯。回想起来,我也没给爸妈买过什么,买得最多的好像是茶叶。
③几个月前,我在外地讲课,临走时收到礼品,一箱石榴。纸箱外印有硕大的彩色石榴图片,还有“怀远石榴”几个大字,看看亲动。我从小就知道,石榴是怀远老家的特产,不过没有吃过的印象,大概是因为没在它成熟的季节回去过。石榴花我是见过的,钟形的花裂为六瓣。蕊在其中,艳丽异常。它有个坚实的底托,那就是孕有果实的地方。
④我不是一个喜欢花花草草的人,但石榴花是个例外。以前有首民歌,唱“石榴花一样的阿娜尔罕”,我曾好奇,石榴花一样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新疆也有石榴花?资料上说,石榴择土不严,在沙土上都能茁壮生长。我老家的地里就是那种土壤。
⑤我妈说过,她嫁过去那会儿什么都缺,什么好东西都没吃过,坐月子才能吃一点红糖水泡馓子。我把奶瓶里的奶喝完了,还笑闹,她就把我平放在床上,将奶瓶垂直对着我的嘴,依靠地心引力的帮助让我获得最后几滴奶……
⑥不多想,能在第三地见到怀远石榴也是意外,我不想再坚持严控行李重量的习惯了,我要把它们带回家,给我妈尝尝。
⑦回到家后,妈妈很欣喜,拿出几个石榴送给邻居,笑呵呵地回来,再拿出一个,坐在门前开始品尝。我也吃了,果真很甜,水分特别足,籽儿很小,一大把入得口中,稍一抿嘴,果粒即破。然后,就可以像喝饮料一般饮下那些汁水。在整个吃石榴的过程中,妈妈都很沉默,她每递给我一块我也不推让。想必是因为产地的关系,母子的这场分食异常平静,平静得有些肃穆。我心里清楚,这奇异的果实是那片土地所出,如今爸爸正长眠在那片土地上。
⑧妈妈上一次吃怀远石榴,很有可能是在她刚嫁过去的时候,或是在生我的时候。
⑨那时,她才二十多岁。那时候,她是石榴花一样的女子。
(选自《读者》2021年第6期)
23.分析文章以“给我妈尝尝”为题的好处。
24.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在结构上有哪些作用?
25.文章第⑦段使用“肃穆”一词,有哪些原因?
26.请你阅读全文,概括“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六、写作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易小蕴说:孩子的生命里,不该只有静止的文字、成堆的书本、冰冷沉寂的分数,也应有温热的汗水、飞跃的身体、跳动的脚步。运动,也是孩子必读的一本“成长之书”。但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了运动场。每逢列队集会、升旗仪式、开学军训,学生晕倒、病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常规体能测试,往往成为不少人的“噩梦”,体育改革刻不容缓!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学生意志,2021年广元市出台了“必考+抽考+选考”的中考体育改革方案,以考促练,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请联系自己平时体育锻炼的经历,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以“体育锻炼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抄袭,不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
积累运用
1.
B
2.
B
3.
B
4.
D
5.
A
6.
C
7.C
8.C
9.C
10.B
二、古诗文阅读
11.B
12.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3.C
14.(1)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毫无意义)。
(2)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15.《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读之收获很大。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安贫乐道的心。
16.【答案】
(1)东临碣石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思而不学则殆
(4)温故而知新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一夜征人尽望乡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名著阅读
17.【答案】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示例二:《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示例三:《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四、口语交际。
18.【答案】
①放假帮母亲做家务;②陪母亲聊天解闷
五、现代文阅读
19.这一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百草园的生活,引出下文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无奈与依恋之情。
20.用两个感叹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百草园的生灵们当成朋友,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
21.这一段从位置、环境、陈设三个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22.先生是一个和蔼、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3.(1)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2)衬托人物形象,突出父亲和儿子对母亲的爱;(3)突出小说的主题,表现母亲的坚强和伟大。
24.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我对“石榴花一样的阿娜尔罕”的好奇,引出下文母亲就是石榴花一样的女子,回答了上文的疑问。
25.(1)母子沉浸在对家乡的怀念之中;(2)母子沉浸在对父亲的怀念之中。
26.(1)勤俭节约;(2)安于贫穷,坚强;(3)善良热心;(4)疼爱孩子。
六、写作
27.【答案】参考范文:
体育锻炼的苦与乐
军训,如果能算作是体育锻炼的话,那么是我第一次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苦与乐。
“天啊!怎么这么早就要起床了,天还没亮呢”,“惨了!我的军装呢?昨天晚上明明放在这儿怎么不见了?”在满腹抱怨声中,我满脸睡意的穿上军装,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紧张训练。
几天下来,一个个动作的训练,使我们都有点不耐烦了。“交钱来受罪!”有同学开始小声嘟囔了。这句话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们更加苦楚,也更加仇视教官。
在军训中,最难熬的非站军姿莫属了,在太阳底下受煎熬的滋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的时间过得特别慢,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时间却依然慢慢悠悠的回荡。当脚跟和每个关节都麻痹的时候,一直在旁边取乐的教官却告诉你才过了15分钟,还得站15分钟。我真的很想很想坐下休息一小会儿,这一小会儿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了,可只会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教官,是绝不会让你休息的。“初一九班同学,原地踏步走。”漫长的半个小时终于随着这句话过去了,这半个小时使我第一次感觉时间的漫长。
痛苦之后就是快乐时光。站完军姿之后教官教我们唱歌,教官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其实教官笑起来挺可爱。一个个伤感的曲调,令许多离家的同学们流泪了。教官依然微笑地教我们唱歌。
在苦与乐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绝世的奇才,如果没有机遇,也只能被埋没。我们苦练了七天,现在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总教官庄严宣布:“阅兵式开始。”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气势凌云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的身姿,博得了学校领导们的一致赞扬,或许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了未来军人的英姿!经过努力拼搏,我们班得到了第一名,欣慰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点点泪花。
经历了军训的苦与乐,我正式步入了高中。在今后的各种锻炼中,每每回忆起军训时的样子,都会会心一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