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论语》十二章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2 08: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论语》十二章
积累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B.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
则是无礼
B.人不知而不愠
相委而去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日月之行
D.于我如浮云
黔敖为食于路
3.下面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不亦乐乎
B.箪食瓢饮
C.后生可畏
D.咏絮之才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
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6.
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
7.我们听到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和下面那位人物有关(

A.诸葛亮
B.赵普
C.刘备
D.孙膑
8.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匹夫是指普通的人、男子汉。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而”有转折的味道,可见,知新比温故是更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课文理解
9.《论语》十二章中
(1)谈学习态度的是:








(2)谈学习方法的是:












(3)谈道德修养的是:





















(4)谈珍惜时间的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则)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仁在其中矣
B.志
博学而笃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
C.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11.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甲)文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_____________的态度,另一方面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习方法。
13.(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四、附加题
14.下列名言,请你选出与“自强不息”精神无关的一项(

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B.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15.下列作家作品与对联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半部________治天下,叹仲尼,高山仰止;整本孟子论礼仁,思子舆,亚圣儒学。
②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③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④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
A.①《列子》
②吴承恩
③诸葛亮
④《再塑生命的人》
B.①《论语》
②吴承恩
③曹操
④《秋天的怀念》
C.①《列子》
②蒲松龄
③曹操
④《再塑生命的人》
D.①《论语》
②蒲松龄
③诸葛亮
④《秋天的怀念》
答案
积累运用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
生气,发怒
以……为快乐
能忍受
坚守
5.【答案】
可/以/为师矣
6.
【答案】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答案】B
8.【答案】B
二、课文理解
9.【答案】
《论语》十二章中学习的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道德修养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④一筆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匹夫不可夺志也。
4珍惜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0.B
11.(1)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2.
谦虚好学
注重复习
温故知新
学思结合
13.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诚信我们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被朋友相信,被社会认可。
四、附加题
14.【答案】D
15.【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