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08: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古诗词三首
基础巩固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烟渚(chù
zhù)
未遮山(zhē
zhé)
吹散(sǎn
sàn)
卷地(juǎn
juàn)
说丰年(shuì
shuō)
忽见(xiàn
jiàn)
看拼音,写词语。
pǐn


què
chán
míng
(
)
(
)
(
)
三、选择题。
1.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水边。)
B.明月别枝惊鹊(飞离树枝。)
C.望湖楼醉书(书本。)
D.夜行黄沙道中(地名,黄沙岭。)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绘月夜景色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能力提升
四、下面的每行诗都是一幅画,仔细读一读,把你眼中的画面写下来。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五、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都是苏轼。
(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
)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
)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句》。
(
)
六、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梁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
zhù
zhē
sàn
juǎn
shuō
xiàn
二、品德
喜鹊
蝉鸣
三、1.D
2.D
3.A
四、1.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乌云翻滚,就如墨汁泼下,天边却又露出一片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五、1.×
2.×
3.√
4.√
六、1.C
2.蝉鸣、鹊啼、蛙叫。作用: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4.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