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复习训练
重点专题
专题
控制变量法
【专题解读】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在控制变量法的探究题中,为了便于研究和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方法如下:
例1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
综合运用
例2
为了验证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
A.
①和③
B.
①和②
C.
②和③
D.
②和④
巩固提升
1.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
A.
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
喜欢雨后晒太阳
D.
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2.
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3.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4.
镇海棘螈是浙江省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1)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他们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以及池水下深1cm、5cm、10cm、15cm和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是否与
有关?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
等。
5.
用线将下列生物特征与它们对应的适应环境连起来。
鱼有鳍,体形呈梭形
寒冷环境
骆驼极少排汗
空中飞翔
北极熊有很厚的脂肪层
干旱环境
鸟类骨骼较轻
水中游泳
6.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三个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丙三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推测:一段时间后,
(填“甲”“乙”或“丙”)瓶中的蚯蚓蠕动会明显减弱。
(2)该实验中,甲和乙可作为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因此可以说明环境中的
能影响蚯蚓的生活。
(3)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将甲瓶放在明亮处,那么应将
瓶放在黑暗处。
(4)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我们可以取甲、乙两空瓶,甲瓶中放入
的土壤,乙瓶中放入
的土壤;再分别放入等量且生长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参考答案
本章复习
【重点专题】例1
(1)AD
BC
(2)探究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综合应用】例2
B
【巩固提升】1.
B
2.
B
3.
C
4.
(1)②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
(2)栖息地遭到破坏
5.
6.
(1)乙
(2)水分
水分
(3)丙
(4)含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
不含农药的湿润的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