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上科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常见的碱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上科学(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21:4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碱
一、单选题
1.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a~b段,溶液pH不断减小???????????????????????????????????D.?c点所含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D.?在Ca(OH)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M点时甲曲线的烧怀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
C.?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4.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
A.?????????????????????????????????????????B.?
C.????????????????????????????????????????D.?
5.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将NaOH溶液,后将盐酸快速全部推入,用压强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先后推入目的是先后与CO2反应????????????B.?气压变小的原因是C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
C.?ab段压强不变时因为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bc段压强变大是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

A.?都能与酸反应?????????????????????????????????????????????????????B.?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
C.?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溶液的pH大于7
7.如图所示,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B.???????C.???????D.?
8.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B.?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9.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其中OH-参与反应的是(??

①酚酞溶液???
?②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钠溶液????
④稀硫酸.
A.?仅④??????????????????????????????B.?仅②③④??????????????????????????????C.?仅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1..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Fe?????????????????????????????????????B.?CuSO4?????????????????????????????????????C.?HCl?????????????????????????????????????D.?SO2
12..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都是常见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
1mL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
13.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它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⑤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为
________(填序号)。
(2)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________。
14.通过图示装置验证
CO
2
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
2
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
20%的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
三、解答题
15.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

(3)说明能否利用此实验装置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四、实验探究题
16.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___
NaOH溶液部分变质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替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分析。
【解答】A、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
c~d段为反应结束,氢氧化钠过量的图像,无明显现象发生
,不符合题意;
B、
d点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两种
,不符合题意;
C、
a~b段为盐酸也氢氧化钠的反应,溶液pH不断增大
,不符合题意;
D、
c点为盐酸、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所含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B
【解析】【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分析;
B、根据NaOH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溶液的碱性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不符合题意;
B、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二者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发生,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不符合题意;
D、
在Ca(OH)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所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及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A、甲曲线电导率变化大,说明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不符合题意;
B、
M点时甲曲线电导率为0,说明烧怀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符合题意;
C、
乙过程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为红色,符合题意;
D、
乙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A
【解析】【分析】碱的通性包括:
①碱使指示剂变色;?
②碱
+

=

+

?
③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
水?
④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解答】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结合,碱的共性是氢氧根离子显示的性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2NaOH+CuSO4=Na2SO4+Cu(OH)2↓,体现碱的通性: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故B不合题意;
C.石灰水(Ca(OH)2)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体现碱的通性:碱使指示剂变色,故C不合题意;
D.NaOH+CO2=Na2CO3+H2O,体现碱的通性: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
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乙可知,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由于容器中二氧化碳受到挤压,因此会有小段时间压强增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容器内气压迅速减小。当到达a点时,二氧化碳全部反应完毕,由于这时稀盐酸还没有推入,所以ab段容器内气压保持不变。b点时,由于稀盐酸的推入,它先与容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热量,再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c段容器内的气压不断增大。
【解答】A.稀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故A错误;
B.气压变小的原因是C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B正确;
C.ab段压强不变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束,但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压强也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说明此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bc段压强变大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分析】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强碱。
【解答】因为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就是如此。
?
故答案为:B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分析,注意氢氧化钠溶液量和浓度,若取用量多浓度小则无法排除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解答】A、通过二氧化碳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鸡蛋进入锥形瓶,可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水,试管内液面上升可能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或溶于水造成,符合题意;
C、通过二氧化碳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胀大,可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通过二氧化碳与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塑料瓶变瘪,可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
B
【解析】【分析】碱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都能电离层氢氧根离子。
故选B。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氢氧化钡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中的OH-都参与反应,故①符合题意;
氢氧化钡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水,其中的OH-都参与反应,故②符合题意;
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其中的OH-没有参与反应,故③不合题意。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其中的OH-都参与反应,故④符合题意。
因此其中OH-都参与反应的是①②④。
故选C。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与硫酸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80:98,所以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
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铁不能与所得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A。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溶液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因不能确定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密度,所以不能判断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
1mL
硫酸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1)④、⑤
(2)2KOH
+
SO2
=
K2SO3
+
H2O
(3)密封保存
【解析】【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确定需密封保存分析。
【解答】(1)
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它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属于物理性质;④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⑤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属于化学性质;
(2)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KOH
+
SO2
=
K2SO3
+
H2O

(3)
因氢氧化钾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且易潮解,所以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1)
④、⑤
;(2)
2KOH
+
SO2
=
K2SO3
+
H2O
;(3)密封保存。
14.【答案】
(1)CaCl2溶液通过导管流入到左边容器中,左边容器中并出现白色沉淀
(2)NaCl、
NaOH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及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能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药品的用量及反应后生成物质分析。
【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
CaCl2溶液通过导管流入到左边容器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能产生碳酸钙沉淀,所以左边容器中出现白色沉淀

(2)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外,
还存在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1)CaCl2溶液通过导管流入到左边容器中,左边容器中并出现白色沉淀
;(2)
NaCl、
NaOH

三、解答题
15.【答案】
(1)B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不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够导致瓶内压强变化
【解析】【分析】(1)首先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它反应而被吸收,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进入气球使其膨胀;然后滴入稀盐酸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因此气球变瘪;
(2)根据(1)中分析解答即可;?
(3)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大。
【解答】(1)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入稀盐酸。
(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3)不能利用该装置验证
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因此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够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2)③④
(3)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等)
【解析】【分析】(1)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呈碱性。加入足量的氯化钙后,会将其中的碳酸钠全部沉淀。再加入无色酚酞后变成红色,只能说明仍然有氢氧化钠存在,即原来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要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试剂后,只能使碳酸钠生成沉淀,而和氢氧化钠不能反应,且试剂应该呈中性,不能影响溶液的pH值。
(3)只要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明显的现象即可。
【解答】(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2)?Ca(OH)2溶液和Ba(OH)2溶液,虽然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从而去除碳酸钠,但是由于它们都呈碱性,会影响后面对氢氧化钠的判断,故选③④;
(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会和氯化铁溶液生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沉淀,会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因此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等)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