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底面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但是它对地球而言非常重要。
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说一说大气层存在的意义
1.大气层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
3.阻挡紫外线的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我们可以从哪些现象感觉到大气的存在?
如果没有大气,将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①没有天气变化
②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③易受陨石的侵袭
④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⑤氢气球不能升空
⑥抽水机不能抽水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⑨地球上太空背景是黑色⑩地球上将无生命
大气层
5896米高的乞力马加罗山不仅仅是非洲最高的山,更以独特的地理风貌著称世界。乞力马加罗山可以分成四层,最下面一层是热带雨林,中间的腰部有一条沼泽地带,再上面是高原沙漠,而顶部,超过了雪线以上的地方则是高山雪峰。
为什么山脚和山顶的气温相差如此之大?
是否高度越高,大气的温度就越低?
大气的温度
1.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
2.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0
12
55
85
高度/千米
-100
-80
-60
-20
0
20
50
温度/?C
大气的温度
温度/OC
高度/Km
0
12
55
85
-100
-80
-60
0
-20
20
50
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的温度
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大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登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温度越低。
大气的温度
为什么宇航员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约6000千米高空)的外面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大气的分层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
能否对大气层进行分层?如能分层,你的依据是什么?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科学上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分为五层。
大气的分层
层次
高度(千米)
温度特点
对流层
0
-
(8~17)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8~17)-55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中间层
55
-
85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
-
500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外层
500
-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大气的分层
大气的各层的特征
暖层
外层
中间层
中间层
对流层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现象,与人类、生物生存密切联系的一层
水汽很少,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短波无线电通讯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大气的分层
风雨雷电——
你知道下列物体或现象出现在哪一层吗?
对流层
客机水平飞行——
平流层
流星——
中间层
极光100km~500km
——
暖层
宇宙飞船200km~400km
——
暖层
人造卫星1000km以上
——
外层
对流层
1.在对流装置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水会流动吗?
会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装置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
探究:对流是怎样形成的?
对流层
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线香的烟会怎么样运动
?
会形成对流
对流层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____,冷空气_____,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___的地方流向____的地方,形成空气的对流运动。
上升
下降
冷
暖
对流层
2.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赤道对流层最厚:17-18千米;
两极对流层最薄:8千米
3.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有天气现象
5.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1.大气的最底层,与人类生活最密切。
对流层的特点
4.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
在南方,以制冷为主的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房子的上部?
北方的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房子的下边?
冷气下沉,容易形成对流,装在上方有利于达到制冷效果。
暖气上升,装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有利于达到制热效果。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1.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里昂等成分组成,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2.臭氧空洞
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3.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使得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