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2.祖国迎来70周年华诞,走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下列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B.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
C.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B.“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C.《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说明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作为声源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小狗听不见家里人的悄悄话,是因为悄悄话的频率太低
B.小狗既能发出超声波段的声音,也能听到次声波段的声音
C.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无重叠区,所以狗叫声大象永远听不见
D.大象之间的“交谈”常用次声波,人类听不见但大象能听见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5
m/s
B.有倒车雷达的轿车,倒车时利用了次声波
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响度
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清洗眼镜
B.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倒车雷达
7.王瑞家购买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B.具有清洗功能是因为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C.具有清洗功能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具有清洗功能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具有能量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9.超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应用中是利用超声能传递信息这一特性的是( )
A.金属探伤仪
B.用超声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提高发芽率
C.用超声消毒杀菌
D.超声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10.如图所示,用几只相同的玻璃瓶子装有不同质量的水。用一根筷子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
1,
2,
3,
4,
5,
6,
7,
i”的声音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声音是由筷子振动产生的
B.该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该声音主要是音调不同
D.在月球上敲击瓶子同样能听到声音
二、填空题
11.笛声是靠笛管里的空气__________产生的;蝙蝠可以用“回声定位”确定食物的位置,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
1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
能量),课堂上张老师利用“小蜜蜂”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________,隔壁班的小明听到张老师的声音,说“张老师感冒了”,他是根据张老师声音的____________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3.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20Hz人们把这种声音称为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4.庞大的乐队演奏中,听到了我国民乐二胡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二胡发声的_________判断出来的;120救护车救护出车时拉响警笛,行人及其他车辆避让道路,是利用了声音传播_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的道理。
15.次声波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11月10日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它利用声呐来探测和感知周围的情况,声呐是利用______的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16.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4s接受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为_____m,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坐在驾驶座上的司机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7.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很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钢尺产生的声音与______(选填“声呐”或“海啸”)产生的声音都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三、实验题
18.如图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如图甲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
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发现第一次声音较大,说明
________
传声性能好;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
________
,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
,真空
________
传声。
(4)如图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
______
,说明声可以传递
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C
6.A
7.D
8.D
9.A
10.C
11.振动
信息
真空
12.信息
响度
音色
13.低于
次声波
14.音色;
信息。
15.振动
超声波
16.超声波
6.8
静止
17.海啸
次声波
18.振动
固体
变小
介质
不能
摇动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