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2 08: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三单元写作指导:
写人要抓住特点
题目:我的________
要求:
1、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2、抓住人物的特点。
3.不少于600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一、细心观察,抓住特点
学会观察,捕捉特点
观察鲁迅和爱因斯坦的照片和肖像漫画,看看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写作启示。
学会观察,捕捉特点
鲁迅: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爱因斯坦: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从而抓住人物的特点,凸显鲜活的个性。
个性
外在
内在
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品质
气质
方法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修养
二、运用描写,突出特点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读第一组语段:
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最突出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那些特征。
我们发现: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
2、抓住特征
3、突显性格和情感
4、善用修辞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语言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语言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心理
动作

读第二组语段:
●普通只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神态
语言)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
动作

●他把爆竹放在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动作
心理

我们发现:
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除了可以写他独特的肖像,还要观察并写出他富有个性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
名作精彩片段欣赏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景》一文,作者最动情之处,就是车站送别时,父亲为“我”艰难地买橘子的背影,作者紧紧抓住这一动情瞬间作文章,把它写得细上加细,父亲体态——胖子;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的步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父亲的动作——攀、缩、倾、走、探、穿;父亲的神态——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个细节,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此时作者被父亲的爱子深情所打动,我们怎能不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呢????
范文赏析
1.把人物放在典型事件中写。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样才能使人物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道理的事情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凡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2.写好细节,点亮文章。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经得起推敲;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要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巧妙安排,切忌烦琐的描写;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另外,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的描写。
练笔:
题目:我的________
要求:
1、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2、抓住人物的特点、典型事例。
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