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工业制氧、钢铁生锈
B.
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
粮食酿酒、食物腐败
D.
汽油挥发、海水晒盐
3、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出巨响
B.电水壶通电发热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蜡烛燃烧发光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风力发电
B.食物腐败酒和酷的酿造
C.动植物的呼吸水结冰
D.汽油挥发火药爆炸
5.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①燃烧时发光、发热②蜡烛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6.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B.
C.
D.
7.如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
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含量比空气大
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滴入石灰水振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
8.2020年初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肆意,同学们居家生活学习半年有余,我们发现家庭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化学变化。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B.大米霉变C.煤气燃烧D.豆腐切块
12.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该物质的气态形式,这种变化(
)
A.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无物理变化,又无化学变化
D.只有化学变化
9.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 水C.纯净水 D.蔗糖水
10.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
1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
、
和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
。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和
。
12.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的固体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中,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__________;
(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______________后旋进乳胶管
(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的液体体积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再向量筒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_________47mL.(填“大于”或“小于”)
13.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
(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14.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