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3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3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0 23: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3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易挥发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食盐易溶于水
D.葡萄能酿酒
2、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出巨响
B.电水壶通电发热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蜡烛燃烧发光
3、实验室里取8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⑨烧杯
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⑤⑧⑨
C.①②④⑤⑧⑨
D.①②④⑤⑥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风力发电
B.食物腐败酒和酷的酿造
C.动植物的呼吸水结冰
D.汽油挥发火药爆炸
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4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5
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大于10
mL
B.小于10
mL
C.等于10
mL
D.无法确定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9.某同学在称量药品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平衡时读数为6.5g(1g以下用游码)。则他称得的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A.7.5g
B.7.0g
C.6.0g
D.5.5g
10.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
③塑料老化
④干冰升华
⑤石油分馏
⑥食物腐烂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
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食物变质
C.酒精挥发
D.甘蔗榨汁
12.瓶内均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规范操作先从左侧的玻璃管口吸气,看到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的变化,再从右侧的玻璃管口吹气,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装置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
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______;D为______F______。
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
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______,视线要跟______保持水平。上图H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______mL。
14.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探究活动,其基本环节大体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的固体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中,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__________;
(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______________后旋进乳胶管
(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的液体体积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再向量筒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_________47mL.(填“大于”或“小于”)
16.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
(2)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17.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三、课内填空
18.古代炼丹对化学的贡献:发明了许多的器具、发明了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等。
19观察并阅读教材图1—21和“附录Ⅰ”的内容,填写下表。
仪器
图片
用途
注意事项
______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可直接加热,______,防止炸裂
______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置在______上,使其受热均匀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不能加热
______
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
______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______、______等实验操作
______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20.物理性质
1定义:______;
2判断方法:物理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3内容:颜色、状态、气味、两点(熔点和沸点)、两度(硬度和密度)、五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
2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变化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______。
(3)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______,又叫______。
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
1
)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