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溶解食盐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粗盐
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装入固体粉末
C.添加酒精
D.处理废弃药品
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燃烧匙
4、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易挥发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食盐易溶于水
D.葡萄能酿酒
5、上化学实验课时,小芬突然发现点燃的蜡烛火焰很小。她提出是不是实验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造成的。这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得出结论
D.设计实验
6、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鼻孔凑近药品闻气味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8、比较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方案中能成功的是( )
A.问其中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闻两瓶气体的气味
C.向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D.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
9、用托盘天平称量6克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 )
A.减砝码
B.加药品
C.减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
10、实验室加热3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⑥⑦⑧
C.②③⑤
D.②③⑤⑦⑧
11、实验室里取8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⑨烧杯
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⑤⑧⑨
C.①②④⑤⑧⑨
D.①②④⑤⑥
12、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次仰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16.7mL
B.大于16.7mL
C.小于16.7mL
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
13、区分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
①石蜡可以燃烧
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③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
④牛奶变质
⑤食盐易溶于水
⑥水加热后成为水蒸气
⑦金属铜可以导电
⑧水能与金属钠反应
⑨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上述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上述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上述描述属于用途的是
。
14、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7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15、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
部分炭化变黑严重(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
(填“能”或“不能”),白烟是
。
(4)图四中,将一个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证明有水生成;将蘸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16、实验中学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命题,他们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同学们想收集教室里的空气作为我们吸入的空气到实验室探究,他们会怎么做?
.
17、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平均温度/℃
火焰层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由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造成这个结论的客观原因可能是
.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
,②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C
7、B
8、C
9、B
10、D
11、B
12、D
二、填空题:
13、答案:①③⑧;②⑤⑦;④;⑨。
14、答案:(1)试管;烧杯;
(2)42;胶头滴管;大于;
(3)C。
15、答案:(1)外焰;
(2)气态;
(3)能;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4)干而冷;水雾;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16、答案: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
?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使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放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呼出中带火星木条熄灭,空气中带火星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的多少
取同样大小的两张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并对其中一张哈气
?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拿到教室倒掉,再盖上毛玻片,拿回实验室.
17、答案:(Ⅰ)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
(Ⅱ)内焰;内焰被外焰包被热量不易散失的缘故;
(Ⅲ)①酒精的浓度;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