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07: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靖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K:39
Mn:55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学校2020级高一新生“爬东山”拉练活动中,很多同学在即将登顶时,看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呈现出的美丽光束。形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做布朗运动
B.雾是一种胶体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于水时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
B.CCl4和NH3都是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Na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D.CaO和NaCl晶体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
3.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漂白粉溶液
②硅酸钠溶液
③氢氧化钙溶液
④饱和碳酸钠溶液
⑤偏铝酸钠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
B.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的水溶液中,含有的O数约为0.4NA
C.
加热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的混合物,使其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Na2O2与足量CO2反应生成2.24L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5.下列事实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
②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③常温下单质硫为固体,单质氯为气体;
④高氯酸是比硫酸酸性更强的酸;
⑤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⑥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无挥发性。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下:MFe2OxMFe2O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MFe2Ox是还原剂
B.
MFe2O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D.
氧化性:MFe2Oy<
SO2
7.下列实验符合操作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I可用于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B.II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C.用Ⅲ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D.用IV中操作可制备长久稳定的氢氧化亚铁
8.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对氯水的光照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值变化情况
B.图二可为光照过程氯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C.图三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气在瓶中的体积分数
D.氯水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
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
W分别与X、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一种
D.
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0.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后,发现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含锰元素的化合物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且含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MnCl2

他们将6.32g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也不知道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收集到0.112L气体后便停止加热了,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上述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

A
.
2.016L????B
.
2.240L????C
.
0.448L???D
.
0.336L??
11.某磁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xS(S为-2价),既含有Fe2+又含有Fe3+。将一定量的该磁黄铁矿与100?m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注: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2.4g硫单质、0.425
mol
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所得溶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5
mol·L-1????
B
.
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9.52L????
C
.
该磁黄铁矿FexS中,x=0.85????
D
.
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B.用CH3COOH溶解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D.用过量石灰乳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Ca2++2OH-+SO2=CaSO3
↓+
H2O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54.5%
B.40%
C.36%
D.33.3%
14.下列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或者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者结论
A
向CaCl2溶液中通SO2至过量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B
未知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焰色为黄色,该溶液为NaOH溶液
C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中至少含有、HCO3-其中的一种
15、下列实验与图象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向Ba(OH)2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图象
16.将a
g
CuO和铜粉的混合物样品加入到体积为1L的H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样品完全溶解,溶液中只有Fe2+、Cu2+、H+三种阳离子,且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1(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测得反应后溶液的c(H+)=0.1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c(H2SO4)为0.1
mol/L
B.向反应前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L
C.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足量的H2通入灼热的混合物,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8g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本题包括小题,共52分。
17.(8分)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试推断:
(1)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
①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②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Y、Z、W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18.(11分)现有下列物质:①FeBr2溶液
②Al
③氢氧化铁胶体
④CO2
⑤氯水
⑥铁粉
⑦NaHSO4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②,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写出②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
(3)在①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4)往③缓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一种用铝土矿和硫铁矿烧渣(配料中含Al2O3、Fe2O3、FeO及SiO2等)为原料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碱式氯化铝铁的流程如下:
(提示:SiO2为难溶于盐酸的固体)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步骤Ⅱ酸溶时,Fe2O3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步骤Ⅳ加入的试剂为双氧水,则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步骤Ⅴ加入适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碱式氯化铝铁,若NaOH过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步骤Ⅵ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洗涤、干燥。
(4)测定聚合碱式氯化铝铁[FeaAlb(OH)xCly]n中a与b的比值的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产品11.4200g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氨水,过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6.7000g固体。
步骤2:另准确称取相同质量样品,溶于足量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固体1.6000g。
计算产品中a:b的比值为____________。
20.(13分)Na2CO3可用于纺织、制肥皂、造纸、制玻璃等,NaHCO3可用于制药、焙
制糕点等,两者都是白色固体;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
种物质的性质。
(1)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
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套管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原理,
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烧杯A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NaHCO3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Na2CO3;
证明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中,能否将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换?
___
(填“能”或“不能”)。
(5)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将Na2CO3和NaHCO3配制成同浓度的溶液,用pH试纸测定pH
值并做比较
B.两支试管中均盛有3mL6mol/L稀盐酸,将少量等质量的
Na2CO3、NaHCO3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反应快慢(右图)。
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21.
(10分)
某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
CO32﹣、SiO32﹣、AlO2﹣、Cl﹣
阳离子
Al3+、Fe3+、Mg2+、NH4+、Na+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Y是盐酸,则X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A
B
D
C
B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D
A
A
D
C
C
17.(8分)(1)①

(2)
NH4++OH﹣NH3↑+H2O
(3)
N3﹣>O2﹣>Na+
18.(11分,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
(1)⑦(1分);
(2)2Al+2OH-+2H2O=2AlO2-+3H2↑;5.4g
(3)2Fe2++2Cl2+2Br-=2Fe3++Br2+4Cl-
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慢慢溶解,溶液呈棕黄色
2
Fe(OH)3(胶体)+3H2SO4=Fe2(SO4)3+3H2O
19.(10分,除特别说明每空2分)
(1)SiO2(1分)
Fe2O3+
6H+=2Fe
3++3H2O
(2)H2O2+2H++2Fe2+=2H2O+2Fe3+
(3)得到的是Fe(OH)3和NaAlO2,产率降低(或将铝元素转变为AlO2-,不利于絮凝剂的制备);
过滤(1分)
(4)1:5
20.(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同温度下,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
(2)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1分
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
(3)
(4)
弱于
1分
不能
1分
(5)
AB
2分(漏选扣1分)
(6)C
21、(10分)(1)Na+
CO32﹣+2H+=CO2+H2O
(2)Al3+、Mg2+、NH4+
2:1:4
Al(OH)3+OH-=AlO2﹣+2H2O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