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21 23: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校:
授课教师:
学习阶段:水平二
授课班级:四(7)班
学生人数:36人
《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乐趣。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相结合,以力量素质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本课次注重解决学生投掷的发力顺序(蹬地—收腹—挥臂),以及出手角度(前上方40°左右)的问题。通过掷实心球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腰背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巩固动作提高成绩培养安全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本班共36人,年龄在11岁左右,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求知欲,同时具有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该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好,组织纪律性强,具有互帮互学、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四年级学生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几乎哪项体育活动都喜欢。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因此,投掷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讲解不宜过长。
四、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动作。
2.能掷过前方一定高度的横绳。
3.在游戏比赛中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自我激励向更高目标迈进。
五、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持球动作,出手的角度和高度。
教学难点:正确的用力顺序。
六、教学流程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约10分钟)
1.课堂常规。
2.慢跑热身+喊数压肩游戏(专项准备活动)。
3.熟悉球性练习。
4.“炒黄豆”游戏。
(二)基本部分(约26分钟)
1.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1)展示持球手型示意图及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2)观看视频(正常播放+慢放)示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根据视频示范动作进行尝试练习。
(4)展示动作要领及口诀,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5)教师通过语言及口令组织学生根据口诀进行徒手练习。
(6)组织学生分组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设置一定高度的“彩虹桥”障碍,组织学生调整出手角度进行练习。
(8)优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后集体展示学练成果。
2.游戏:“抢球

方法及规则: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红、黄、蓝、绿4组,将球放在本组对应的圈内。
游戏开始后,按照红→黄→蓝→绿→红的顺序将对方圈内的球搬到本方圈内,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圈内球多则为获胜。要求:1.只能搬对应组的球;2.每人每次只能搬一个球;
3.球必须轻拿轻放,不能扔。提醒学生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和摔倒!
结束部分(约5分钟)
1.恢复身心:放松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
2.教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效果,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畅谈感受。
七、场地与器材
场地:平整的运动场

器材:一体机,音箱,实心球37个,呼啦圈4个,彩旗1条,分队背心36件。
八、运动负荷的预计
练习密度:约60%
平均心率:约
130次/分
实践课教案
教学对象
水平二(四年级)
课时
执教
上课地点




1.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2.游戏:
“抢球”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动作。
2.能掷过前方一定高度的横绳。
3.在游戏比赛中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自我激励向更高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
重点:持球动作,出手的角度和高度
教学
难点
难点:正确的用力顺序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强度
开始

准备
部分
?
10
分钟?
一、课堂常规
1.常规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
二、准备活动
1.慢跑+“喊数压肩游戏”
2.熟悉球性练习
3.“炒黄豆”游戏
1.检查常规。
2.向学生问好!宣布本科的教学内容及课堂要求。
1.指导学生慢跑游戏,提出动作的要求。
2.播放课件,组织和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
3.播放游戏视频,讲解游戏规则,口令组织学生练习。
1.整队,精神饱满。
2.向老师问好!明白学习任务。
1.认真参与游戏,遵守规则。
2.学生模仿示范的动作,积极熟悉球性。
3.按要求进行游戏,体会手臂、腰腹和下肢的发力,注意安全。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
?????????
?????????
?????????

组织队形:
一路纵队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
?????????
?????????
?????????

要求:1.示范正确,讲解清晰。
2.态度积极,动作规范。
3′
1′
3′
1
1
1



【设计意图】
热身部分,首先运用“喊数压肩”这一趣味性游戏,将投掷实心球的专项准备活动(压肩练习)和慢跑热身结合起来,其次进行熟悉球性练习和“炒黄豆”游戏,达到了热身的作用,不经意间进行了技术的预热与伏笔,而且达到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为主教材奠定基础。
基本
部分
26


一、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1.持球的手型
2.观看动作示范,问题引导出动作的重点
3.尝试练习
4.动作要领讲解
5.徒手练习
6.完整练习
7.投过彩虹桥(一定高度的障碍)
8.优生展示
1.教师出示图片及动作要领,讲解示范持球手型。
2.播放投掷实心球动作示范视频及慢动作,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3.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动作,自主尝试进行练习。
4.教师出示动作要领及口诀,进行讲解示范。
5.教师根据动作要领和口诀组织学生进行徒手练习。
6.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听口令进行练习练习,并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7.教师引导学生站在适当高度的横绳后进行投过横绳的练习,调整投掷角度。
8.教师安排优生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后进行集体展示。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及教师示范,根据要领进行模仿练习。
2.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动作的细节,积极动脑思考。
3.学生主动进行尝试练习,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感受、思考。
4.学生认真观察,听清讲解。
5.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和口诀,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
6.学生认真进行练习,并能挑战自我,挑战更远的距离。
7.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度,调整出手角度进行练习。
8.学生认真观察同学的展示,踊跃发言,并对比自身动作进行练习。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
????????
????????
????????

要求:积极参与,动作规范。
组织:倒“U”形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
??????
?
?
?
?
?
?
?
?

要求:听口令练习,注意安全,互相合作帮助练习。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
????????
????????
????????

要求:认真听,仔细看,主动进行练习。
1′
2′
2′
4′
4′
1′
2-3
2-3
5-6
8-9
6-7
1






【设计意图】
通过动作分解图及口诀,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分解为一个个小练习,潜移默化、循序诱导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不知不觉就能掌握技能要领。巧妙运动护腕,解决了手臂触球部位及垫球时手臂弯曲等问题。然后小组相互学练,相互帮助,在练习中针对掌握较差的同学,鼓励同伴对他们进行帮助与纠正,每种练习都是层层递进,巩固动作。
二、游戏:“抢球”
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红、黄、蓝、绿4组,将球放在本组对应的圈内。
游戏开始后,按照红→黄→蓝→绿→红的顺序将对方圈内的球搬到本方圈内,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圈内球多则为获胜。要求:1.只能搬对应组的球;2.每人每次只能搬一个球;
3.球必须轻拿轻放,不能扔。提醒学生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和摔倒!
1.教师组织学生转换成游戏队形。
2.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游戏的经验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1.学生听教师口令践行队形转换。
2.学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要求,积极的参与游戏。
3.学生总结自己的练习,尝试对同学和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评价。
4.学生体验游戏乐趣,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游戏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要求:
1.认真观察,专心听讲。
2.遵守游戏规则,合作意识要强。
2′
2-3

【设计意图】为了上下肢协调发展,设置团队小游戏“抢球”的比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及快速移动的能力,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重视学生的身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
结束
部分
4


?
?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与评价
三、下课,收还器材
1.教师口令,伴随轻音乐进行放松练习参与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各小组练习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畅谈感受。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并指导学生收还器材。
1.学生随教师进行放松活动。
2.收获喜悦,感受成功。
3.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
????????
????????
????????

要求:
积极参与放松。
相互评价。
1′
1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伴随音乐进行放松,并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体现师生间的互动,师生关系的和谐等,更创设一种身心愉悦的情境,让师生间心灵的共鸣得到升华,使得师生真正地享受体育、留恋体育、渴望体育。
场地
器材
场地:平整的运动场
器材:一体机,音箱,实心球37个,呼啦圈4个,彩旗1条,分队背心36件。
预计
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约60%
平均心率:约
130次/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