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案
学校:
班级:四(2)班
人数:48人
教师:
教学
内容
1.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2.跳长绳
教学
重点
实心球出手的速度与角度
教学
难点
抛实心球的用力部位与顺序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了解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投掷能力。
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技术要领。
情感目标:使学生从学习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心,提高运动兴趣与运动技能。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法
时
间
强度
准
备
部
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报告出勤。
2.师生问好。
3.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4.热身游戏:迎面障碍接力跑。
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迎面障碍接力跑比赛,每组分成两队,迎面站立,在跑步过程中,需要通过三个障碍物,要求通过障碍物时,必须双脚同时向上起跳,跳过障碍物,单脚跨过或跳过障碍物时撞倒障碍物都不算,需要回到障碍物前扶起障碍物重新跳过,通过所有阻碍后,再跑向对面的同组队员,击掌交替下一位队员。
1.
★★★★★★
★★★★★★
●●●●●●
●●●●●●
☆
1)学习内容: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2)要求:能够基本掌握实心球的正面投法,对动作要领有清楚的思路。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跑过障碍物时要按照游戏要求通过
2)需要用到腿部和腹部力量
5-10min
中等
5.热身操练习:
1)头部运动
4×8拍
2)交替拉肩
8×8拍
3)正压腿
4×8拍
4)踝腕关节
4×8拍
3.要求:听口令,看示范。
●●
★★
●●
★★
●●
☆
★★
●●
★★
●●
★★
基
本
部
分
1.讲解示范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1)握实心球的方法:双手抱住实心球,两只大拇指相对成八字,其他的四只手指分开相对。
2)分解动作
准备姿势:两脚前后站立20-30CM,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2.分开两边进行实心球练习
1)徒手练习动作
2)持实心球分组练习
3)持球分小组进行动作演示
4)集中讲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纠正,要做的好的同学进行示范。概括动作要领:蹬腿-送髋-收腹-投球
5)分组持篮球练习发力部位,出手角度与速度
6)拿实心球分组练习
7)分小组进行动作演示,集中总结学练情况
1.
●●
★★
●●
★★
●●
☆
★★
●●
★★
●●
★★
要求: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示范动作。做动作时按照要求实施。
2.
教法:
1)采用讲解示范法
2)指导动作,强调重点
3)学生练习
4)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5)组织:分组轮换
3.学法:
1)徒手练习动作,掌握基本动作顺序
2)持球练习运用徒手动作
3)仔细观察正确和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4)理解实心球的整个运动过程:蹬腿—送髋—收腹—投球。
5)在掷篮球的过程中感受动作要领。
要求:在老师指挥下统一练习,了解动作,基本掌握用力顺序。(捡球时要求不能用手接球,必须用脚固定住球,当球落地时不能马上上前去捡球,必须给球滚过白线或者所有人停止投球后老师允许后才能捡球,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0min
中等
3.跳长绳游戏:分成四组,两个同学摇长绳,其他同学依次一个接一个的通过长绳,要求每个同学跳过长绳的时候,绳子只能晃动一下,如果停留的话,或者没通过的人,就做俯卧撑5次。跳完一轮后换另外两个同学摇绳,轮流游戏。
跳绳的过程中提高体能和身体协调性的锻炼,俯卧撑可以锻炼手臂力量和腰腹部的控制力。对练习实心球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组织:分成四组进行游戏
①
②
③
④
5min
中上
结束部分
1.跳集体舞进行放松练习。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
★★★★★★
●●●●●●
●●●●●●
通过轻松的音乐和节奏活动起到放松身体的作用。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5min
低
预
计
负
荷
(次数)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5
10
15
20
25
30
35
40(分钟)
场地器材
垫子:12个
录音机:一台
长绳:4根
实心球:12个
篮球:12个
练习
密度
50%
课后
小结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错的,在动作要领的理解上还有些欠缺,也和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身体的协调性影响了动作的标准度,在下节课的练习中,要再强调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