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基础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她煞(shà
shā)费苦心,为自己写了一本传(zhuàn
chuán)记,这本传记分上中下三卷(juàn
ju?n)。可惜日寇(kòu
guàn)扫荡的时候,这本传记连同她珍藏的《水浒(h?
x?)传》一起被烧毁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sòng
dú
héng
xīn
qǐ
bú
shì
bù
chǐ
xià
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
)
(
)
(
)
(
)
(
)
jiù
fù
yīng
xióng
wú
xiàn
shù
shuō
jīn
jīn
yǒu
wèi
(
)
(
)
(
)
(
)
(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无聊——(
)
扩展——(
)
奉献——(
)
酷爱——(
)
清爽——(
)
苦恼——(
)
四、下面画线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日复一日呕心沥血地从事着文学创作。
B.他拿起一本书就如痴如醉地看起来。
C.这盘菜看起来色泽诱人,但吃起来却索然无味。
D.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水浒传》。
五、先解释加点词语,再解释句子的意思。(10分)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如:___________。
不及:__________。
及:__________。
犹恐: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吾: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
寝:_______。
益: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余: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
谓: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漫浪:___________。
亦: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急:_____________。
岂: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的语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备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②④③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心说:“我给一家儿童刊物写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来指导儿童读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
例:一本好书是一盏明灯,它将照亮人生前进之路。
(1)一本好书是一把钥匙,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本好书是________,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我的“长生果”》填空。(8分)
1.“我”的读书历程:小画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写作文时悟到写作的道理:一是构思要________,二是要写_______,在借鉴模仿后要进行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介绍了自己读书的感受以及读书给写作带来的启发,作者对写作的感悟有两点,一点是_________,另一点是_________。
九、口语交际。(4分)
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人物吸引和感动。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充满魅力,让人由衷地欣赏和喜爱。将你最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3分)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节选自《古人谈读书》)
1.“识”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认识:②知识、见识。语段中“识”的意思是(
)。(2分)
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的“此三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两个寓言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4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读书学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
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就是通过阅读著名作家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他说:“第一看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看整体布局,第三看文章展开的主要线索,第四看遣词造句……”通过这“四看”,吕祖谦既读了书,又学会了写。
北宋诗人黄庭坚读书时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一次,黄庭坚从开封相国寺得到一本宋子京写的《唐史》初稿。这本史稿是经作者修改过的,稿纸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有的字已无法辨认,黄庭坚却如获至宝,对修改之处读得特别仔细,凡宋子京改过的字句,他都反复推敲,对比分析。这样读下来,黄庭坚收益很大。
这些经验表明,“读书学文”,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分)
2.本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人的读书方法。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黄庭坚的读书方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读书学文”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20
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你读过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重点写推荐理由,题目自拟。字数400字左右,书写工整语言通顺。
参考答案
一、【答案】shà
zhuàn
juàn
kòu
h?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认准音调。以下为多音字。煞读作shà时,意思是:极;很;迷信指凶神;魂灵,魂魄
。组词有:凶煞;煞白;煞火;地煞;恶煞。读作shā时,意思是:收束;勒紧;弄死,杀死;削弱,损坏;出气发泄。组词有:煞车;煞尾;抹煞;煞笔;煞尾;煞住;煞账。传读chuán:动词
由一方交给另一方或由上代交给下代。
组词:传球、传承、流传
。读zhuàn:名词
驿站。
解释经义的文字、书籍。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组词:《左传》、《公羊传》。小传、自传。卷juàn:
机关里保存的文件。
组词:卷宗、调卷、查卷。juǎn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用于成卷儿的东西。
组词:卷尺、卷动、卷起、卷逃、卷须。
二、【答案】诵读
恒心
岂不是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舅父
英雄
无限
述说
津津有味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正确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拼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拼法,就是声母和韵母相拼的方法。拼音的时候先读声母,要读得轻一点儿,短一点儿,紧接着读韵母,读得响亮一些。这样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就拼出了音节。另一种是三拼法,有的音节除了有声母和韵母外,中间还有一个介音。书写时注意“诵读、耻、舅、雄、津”易错字,做到整洁、美观。
三、【答案】有趣
缩小
索取
讨厌
浑浊
快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反义词:有趣。扩展:向外伸展;扩大。反义词:缩小。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反义词:索取。酷爱:非常爱好。反义词:讨厌。清爽:清洁凉爽。反义词:浑浊。苦恼:痛苦烦恼。反义词:快乐。
四、【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首先要了解词语含义,接着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如痴如醉:意思是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囫囵吞枣:意思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选项C“索然无味”和“菜”搭配不当。
五、【答案】1.好像
赶不上
赶得上
仍然担心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以后仍然担心会丢失
2.我
曾经
睡觉
好处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3.文言人称代词,我
曾经
说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4.随意
也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看得不仔细,心思和眼睛都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读书,就一定不能记住
5.要紧,重要
难道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解析】考查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楚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六、【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通过阅读这几个句子可知,主要论述了怎样读书。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点明主题,引出下面的内容,可确定为首句;②承接③提到“读教科书”,为第二句;④存在转折关系对前面话题的转折,为第三句;①与⑤对所叙述的内容做出了总结,顺延为第四、第五句。即排序是③②④①⑤。
七、【答案】1.生活恰似画页。
2.难道书籍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吗?
3.冰心说,她给一家儿童刊物写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来指导儿童读书。
4.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我把“诸”念作“者”。
5.开启智慧宝库之门
一级阶梯
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缩写句子的能力,学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缩写。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主语:生活,谓语:恰似,宾语:画页。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3.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首先将冒号改为逗号,接着去掉双引号,最后改人称,将第一人称“我”改为“她”。4.本题考查理解句中因果关系。本句前半部分“之所以”介绍了结果,后半部分“是因为”介绍了原因,根据要求,可以将两个分句调换位置,接着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将句子连接起来。5.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例句采用比喻手法,且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喻体相关,仿写时注意。
八、【答案】1.连环画
文艺书籍
小说
2.别出心裁
真情实感
呕心沥血的创造
3.构思要别出心裁
要写真情实感
【解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我的“长生果”》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九、【答案】在诸多的文学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其为“智圣”。而我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并不是他的娴熟韬略,多谋善断,而是他尽心尽力辅佐刘备让我感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诸葛亮,诸葛亮感其诚意,帮助刘备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从此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分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前后六次北伐中原,最后终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五丈原军中。诸葛亮的一生是勤勉的一生,是鞠躬尽瘁的一生。
【解析】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介绍你最喜欢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这一主题来说话。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即可。
十、1.【答案】②
【解析】本题考查多义字掌握。涉及句子“有识则知学问无尽”句意是“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这里“识”意思是“见识”。②正确。
2.
【答案】志
识
恒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理解。结合第一句内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可知三者分别是“志”“识”“恒”。
3.
【答案】河伯观海
井底之蛙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寓言积累。结合文中“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可知引用了两个寓言故事,分别是“河伯观海”和“井底之蛙”。“河伯观海”说的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河伯很自大,看见身边的小溪流很满足,很张狂。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大海。启发: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盲目自大。“井底之蛙”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出自《庄子·秋水》。
4.【答案】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识”意思是“见识”,“足”意思是“满足”,“如”意思是“像。句子翻译为: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十一、1.【答案】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
【解析】考查了如何找过渡句。过渡句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所以“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是过渡句。
2.【答案】贾平凹
吕祖谦
黄庭坚
黄庭坚的读书方法是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
【解析】考查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从“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就是通过阅读著名作家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北宋诗人黄庭坚读书时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可知,本文讲了贾平凹、吕祖谦黄庭坚三人的读书方法。黄庭坚的读书方法是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
3.【答案】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可知答案。
4.【答案】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读书学文”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解析】考查了对文后的感受。要求结合文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如:我学到了“读书学文”是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十二、【答案】范文:
好书推荐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对于我们而言真的非常重要,它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到人生中真正的享受!
自从上小学以来,我这个“小书虫”越来越喜欢读书,在别人看来很无趣的书,我都会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在那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虽然我看过许多书,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世界上最美的百科图画书》,现在我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是一本由德国作家科纳莉?海庭、哲尔德?英特迈尔、曼弗莱德?史蒙戴写作,德国插画西尔维娅?克里斯托弗等手绘的儿童百科书。这本书以它精美的绘图,丰富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日常生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百科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书中将世界分为日常生活、交通工具、我们的地球、我们之前的时代、植物的世界、动物的天地等门类,又把每个门类分为若干个主题,然后分主题介绍。每个内容由浅入深,既脉络清晰,又便于查阅。书中的每一幅图都是由德国着名插画师精心绘制而成,画面栩栩如生,色彩丰富,童趣十足,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画,我感觉到了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而且随图的说明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植物的世界》中的《各种真菌》这一章。看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真菌是生长在潮湿的森林里和茂盛的草原上,靠坏死的植物获取养分,有地下的非常细小的菌丝组成的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在每年的7~10月份由菌丝体向上蔓延,在地面上长出来的果实就是我们叫的蘑菇。真菌的种类很多,蘑菇只是其中一种。蘑菇也分为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可食用的蘑菇大多是颜色暗淡,相貌普通,不太显眼,比如我们常吃的:黄皮牛肝菌、褐绒盖牛肝菌、红茹菌、杏绒菌、鸡枞菌等等;有毒的则颜色鲜艳,长相奇特,非常吸引人,像:蛤蟆菌、白毒伞、黄罗伞等。
这本书真是太有趣啦,它真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里面富含的知识非常丰富,非常详细;图画也非常精美,画得栩栩如生。可以一边看图,一边理解,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文字说明。怎么样,这样一本好书,你也来读一读吧!
【解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想想你曾经读过哪些课外书,最喜欢或给你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书,确定好习作内容。介绍时可首先点明介绍的书名是什么,然后介绍书的主要内容,中间重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向大家说明推荐的理由。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提纲。开头:点明介绍的书名。中间:重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向大家说明推荐的理由。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结尾:紧扣主题,升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