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基础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豆豆今天感觉(jué
jiào)不舒服,早早就去睡觉(jué
jiào)了。
2.现在去派出所更(gēng
gèng)改姓名变得更(gēng
gèng)加容易了
3.他说的这件鲜(xiān
xi?n)为人知的事,让大家感到很新鲜(xiān
xi?n)。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一只画眉鸟站在
shù
shāo(
)上左顾右盼。
2.窗外qī
hēi(
)一片,天上根本没有月亮的踪迹,本来想赏月的我wèi
mi?n(
)感到有些扫兴。
3.lí
míng(
)时分,我站在
hú
pàn(
),望着远处的xi?o
t?(
),看着染上
hóng
yùn(
)的天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所有的烦恼和chóu(
)绪都被pāo(
)在脑后了。
三、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填序号。(4分)
新鲜: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新奇;稀罕。C.(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
2.市场里有新鲜的水果。(
)
3.早上我来到海边,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
四、将句子中的画线词换个词语,使意思不变。(5分)
1.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
2.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
3.许多珍贵的树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
4.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5.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
)
五、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是拟人句的是(
)。(4分)
A.我见过不少的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到。
B.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季节,这棵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一部分树枝垂到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D.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子上有生命。(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回眸室。(10分)
1.《山居秋瞑》中写山间自然景物幽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长相思》中表达思念故乡主题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鸟的天堂》生动地描写了傍晚________和早晨________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月迹》以___________为线索来创作本文的。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
6.在《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按照______的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学校组织同学们于本周五去郊游。小明因家中有事来不了学校,所以不知道这个消息。老师让辰辰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明,请你为他们设计一组对话。(8分)
辰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辰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西安是唐诗的故乡。请你回忆《山居秋暝》这首诗,按要求作答。(11分)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缺少的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__在今西安蓝田的辋川隐居时所作,“暝”字告诉我们诗人写的是初秋________时分的山中图景。最后一联流露出诗人________(选填序号:①孤寂忧愁的心情;②挽留友人的真情;③长久隐居此地的心愿)。(3分)
3.发挥适当的想象,把“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画面写具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理解。(15分)
《鸟的天堂》选文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靠近——(
)
面貌——(
)
震动——(
)
数不胜数——(
)
2.两段文字写近看大榕树,通过对榕树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榕树的________。(4分)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选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榕树。
B.选文只运用了远景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榕树的美。
C.读选文第②自然段,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
D.作者用“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表现了树叶的杂乱无章。
4.读选文第②自然段,说说你从划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20分)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鲜活。字数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答案】1.jué
jiào
2.gēng
gèng
3.xi?n
xiān
【解析】考查多音字。觉在指睡觉时,读
jiào;在指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时,读
jué。更在指.改变、经历时,读gēng;在指更加、再时,读gèng。鲜在指新鲜、明丽的、美丽时,读xiān;在指少时,读
xi?n。结合以上,可以得到答案。
二、【答案】树梢
漆黑
未免
黎明
湖畔
小塔
红晕
愁
抛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读一读句子,结合语境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漆黑、黎、湖畔、晕、抛”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三、【答案】B
A
C
【解析】考查词义理解。新鲜:(1)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2)稀罕的,新奇的(3)清新的,如空气新鲜。1.结合“我们这些孩子”和“什么都觉得新鲜”,应该是指事物新奇,所以选B项。2.结合“水果”,可知应该是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所以选A。3.结合“海边”和“呼吸”,可知是指空气清新,所以选C。
四、【答案】慢慢
数不胜数
荒无人烟
颤抖
模模糊糊
【解析】考查近义词。1.缓缓:形容事物的发展规律慢。近义词有徐徐、慢慢、渐渐。
2.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近义词有不计其数、不可胜数、数不胜数。3.人迹罕至: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近义词有人烟稀少、门庭冷落、荒郊野外、荒无人烟。4.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近义词有振动振撼、颤抖、抖动。5.恍恍惚惚: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近义词有糊里糊涂、迷迷糊糊。
五、【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A.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句中“像”表示比较,不是表示比喻。B.拟人。用写人的词儿“把……展示给我们看”来写“树”,使树人格化了,生动活泼。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句中“就像”表示比较不是表示比喻。D.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仿佛”不是喻词,表示“我”依稀听到鸟的声音。
六、【答案】我们发现了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绿绿的叶子上有鲜活的生命。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和句式转换的能力。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枝叶(修饰限定部分),只保留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保持原句句意不变。2.陈述句改感叹句,在恰当位置加上感叹词,变句号为感叹号。3.扩句,就是在原句的基础上补充合适的修饰限定成分(补语、状语、定语),让句子更加具体。4.病句类型:成分残缺、重复累赘、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这句话“渐渐”和“缓缓”重复累赘,任选其一删除即可。
七、【答案】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孤寂忧愁
静态的大榕树
4.群鸟活动
大自然
孩童盼月、寻月、问月并以月的联想
5.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6.时间
热爱大自然
【解析】考查诗句默写和课文内容理解。1.出自王维《山居秋暝》,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2.出自纳兰性德《长相思》,全词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3.出自张继《枫桥夜泊》,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4.《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傍晚和早晨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色,赞美了美丽而富有生气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5.《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酒杯、葡萄叶、瓷花瓶、爷爷的锨刃儿、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月迹》巧妙跑反映出孩童对美的追寻过程,又真切地再现了孩子“盼望、惊喜、兴奋、惊奇、欢快、感悟”的心路历程;
“月迹”行文的线,也是童趣的展示。“月迹”是灵心慧眼的天真稚嫩,更是美好纯真的渴望、追求。6.《四季之美》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八、【答案】小明,学校将在本周五组织我们去郊游,你不要忘了呀!
好的,那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注意带水杯等用品呀!
好的,谢谢!
【解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细读题干要求可知围绕主题“学校组织同学们于本周五去郊游。”这件事展开,然后通过提取题干信息可知小明不知道郊游的事情,辰辰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小明,最后小明应该是礼貌性的道谢。在组织答案时需要围绕这几点要求,进行组织答案,同时语言要生动,用词妥帖。
九、1.【答案】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答案】王维
日落
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山居秋暝》是唐代王维所作。暝:日落;天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指诗人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表现了长久隐居此地的心愿。
3.【答案】竹林深处,传来一阵欢声笑语,打破了宁静,原来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田田的莲叶,忽然向两边分开,原来捕鱼的小船正顺流而下,这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正确理解、翻译诗句意思,再根据诗意合理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十、1.【答案】逼近
面目
颤动
不可计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靠近:彼此间的距离近。近义词:逼近。面貌:脸的形状;相貌。近义词:面目。震动:颤动;使颤动。近义词:颤动。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近义词:不可计数。
2.【答案】枝
根
叶
大而茂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可知,通过对榕树、根、叶的描写,写出了充满生机和活力、茂盛的榕树。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可知,可知,选文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描写大榕树,没有动态描写。B.有误。本文通过对榕树、根、叶的描写,写出了充满生机和活力、茂盛的榕树。这是近景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榕树的美。C.正确。读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表达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D.有误。作者用“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表现了树叶的茂盛,而不是杂乱无章。
4.【答案】体会大榕树的枝叶茂盛、颜色鲜艳,生命力旺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明榕树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每个叶片都吐露出明亮的绿色,闪耀着生命的张力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南国的树的喜爱,对南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十一、【答案】范文: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座可爱而美丽的小花园。那里有苍翠欲滴的绿树,有五彩缤纷的鲜花,有怪石嶙峋的假山。那份美,真的让人难以言表。
微风中,小花园里的迎春花对我们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一场春雨过后,草变绿了,花儿也开始争妍斗艳起来。小燕子飞回来了,在假山和树枝上跳跃欢歌。蜜蜂和蝴蝶也飞来了,在花间穿梭忙碌。春天的小花园里,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美景。
几场雨过后,夏天来了。小花园也更加热闹起来。一棵棵大树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带来一地的荫凉,再强烈的阳光在这样繁茂的枝叶下也失去了威力。倚坐在老树的枝干上,看着身边一派鸟语花香,享受着一地绿荫,心里一片清凉。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伴随着凉风,落叶如蝴蝶一般在空中回旋曼舞,慢慢地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但是花园里还有一丛丛的菊花在竞相怒放,对我们绽开了金黄色的笑脸,美不胜收。
寒风起了,小花园迎来了冬天。虽然已不再有鲜花绿草,但是有着皑皑白雪的花园可还是实实在在的花园呢!不信,你看那树枝,缀满了晶莹的雪花和冰晶,亮的让人不敢直视。真的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我们校园里的小花园,就是如此美丽。无论季节如何交替,它都有着它独有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审题要认真,做到不偏题,题目要求描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因此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话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写一个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校园的运动场”、“校园的小花园”等。要叙事清楚,条理清晰,符合主题。二、构思指导:1.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描述的内容。2.过程:写一处景物,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3.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4.还可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或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