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与游戏:自我挑战》(教案) 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跨越式跳高与游戏:自我挑战》(教案) 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22 17:3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与游戏:自我挑战》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跳高是一种有节奏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竿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竿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更是一种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饶,勇攀高峰的象征。?
?
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属于小学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喜爱,是学生展示自我,挑战极限,满足身心的一项趣味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提高学生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积极意义。本节课分为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三部分。?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注意力时间相对有限,喜欢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而五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他们肌肉力量弱,身体易疲劳。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赛,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教学目标
了解跳高的相关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初步体会跨越式跳高起跳有力、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提高跳跃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和相互合作的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摆动腿,起跳有力。
教学难点: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
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2、游戏:自我挑战
授课时间:
星期:




让90%以上的学生学会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基本动作方法,掌握两腿一次过杆的跳高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初步体会跨越式跳高起跳有力、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提高跳跃基本活动能力;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和相互合作的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摆动腿,起跳有力。
教学难点: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策略与要求
学生学法指导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上课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队列练习
3、准备活动
二、1、跨越式跳高
教学重点:区分摆动腿,起跳有力。
教学难点: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
2、游戏:自我挑战
三、小结本课
1、教师讲解队列要求,并示范
2、在教师口令下,按操场上画好的标志进行练习。
3、慢跑
准备操
有谁知道跨越式跳高有哪几个环节组成?
2、首先,我们先学习起跳这动作,
①原地蹬地起跳
要求:左脚向前用力踩踏,同时两臂上摆
②上一步原地跳起
要求:上一步起跳时腿要充分蹬伸
③设疑:我们跳起时,腿垂在下面很容易碰到杆子,想一想如何跳起时右腿不会碰杆?
要求:跳起时腿伸直、抬高
④尝试练习上一步起跳两腿依次落地
要求:两腿直腿依次过杆
①教师示范上一步起跳过杆动作
②组织学生尝试练习3次,体会动作
③请学生出来展示
④分组再次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⑤拓展:上三步起跳,两腿依次过杆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不同高度进行挑战
1、教师小结本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练习体会
2、宣布下课
1、学生沿指定路线行进
2、积极练习
1、生答: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2、①学生集体模仿练习1~2次
目的:知道左脚是起跳腿
比一比,看谁踩踏声音响
②原地尝试练习跳起(4~5次)
目的:知道左脚要蹬地、有力
比一比,看谁离地高
③学生直腿摆动练习
⑴学生在原地尝试如何过杆不碰杆
⑵练习次数5次
⑶可以请一位同学展示他的方法,大家模仿他的动作
④学生积极练习
练习次数5次
学生原地能做出动作
2、观察教师的动作生:能说出为何教师能轻松过杆
②小组同学互相观察动作,评出做的最标准的和有困难的学生
③各组推荐出的学生进行展示(优、有困难的各一名)
④做的标准的同学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旁当小老师进行指导
⑤90%以上学生学会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基本动作方法,掌握两腿一次过杆的跳高方法
1、听清游戏方法与规则
2、积极挑战自我
1、谈谈自己在练习中心得体会
2、下课,收拾器材
○○○○○○
○○○○○○
●●●●●●
●●●●●●

○○○○○○
○○○○○○
●●●●●●
●●●●●●

教师用语:做的好的同学能不能把更多练习机会让给有困难的人,并帮助他
教师用语:一些同学有能力挑战更高难度,胆子大些;还有些同学勇气可嘉,但是不是挑战更适合自己的高度呢
5

15′
15

5′
课后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五年级的跨越式跳高课,从整体效果来看,整个课的流程比较紧凑合理,学生学练积极认真,课堂氛围较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前经过分析教材和学生,我把“起跳的方法及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分组练习后的展示过程中,我统计了一下,全班28名同学有3名同学不能做到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25名同学基本或较好的做到了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但我在教学中忽略了对起跳方法和起跳距离的引导和纠正,使得部分同学起跳距离忽近忽远,起跳方法不对,从而直接影响跳跃效果。在示范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们观察了我的起跳过程(慢动作的示范),反复做了两次,说明了要从脚跟过渡到前脚掌,在接下来的分组练习中,我只重点强调要让学生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恰恰忽略了关注学生的起跳方法,在学生们都展示完后,也没有把起跳方法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而起跳的距离更是没有提,我觉得这两点是我本节课最失败的地方。  
我觉得技术类的课程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比较枯燥,好在跳高课程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新鲜感和刺激感,学生大多有好奇心和挑战的欲望,而且我觉得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只要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大致动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扣的太细化,深入浅出是最好的教法,所以我在开始的示范后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整个动作分为几步,每步都叫什么,及助跑的角度等问题,等学生讨论后直接明确本课的练习重点——助跑和起跳的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分组练习中知道了学练主要体会哪些动作,练习的目的性增强了,练习的积极性和认真性大大增强了,学生通过几次体验后,大都做到了助跑和起跳的紧密结合。  
准备活动部分较好的为跨越式跳高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尤其是上一步做一腿外摆,另一腿里合的练习,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体会到了跨越的动作,使得接下来的练习较为顺利,所以我认为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安排一定要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和迁移,也就是准备活动的目的性要强。  
本节课还有两点需要我在今后的课中引起注意,一是对见习生的安排,本节课中有一名同学之前脚崴了,我开始时安排他在旁边观看,本想在练习时帮一组同学扶一下跳高架,可在练习时我却把她给忘了。还有就是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各组在练习时没有安排学生扶跳高架,虽然这节课没有出现倒杆的现象,但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应该让每组同学练习时轮换扶跳高架,这样才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