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跨越式跳高》(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22 17: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执教: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三~四年级跳跃教材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共计划5次课时完成,5-1:助跑与起跳结合;5-:2两腿依次过杆,摆动腿积极下压;5-3:摆臂和摆腿配合;5-4: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质量;5-5:考核跨越式跳高。本课选自第二课时,重点是在一二年级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简单形式的跳高基本,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掌握两腿依次摆动过杆的动作并体会摆动腿积极下压。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恐惧心理和缺失自信等情况,本课通过用呼啦圈代替竹竿,用分层次练习代替统一练习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选择意图:
教材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呼啦圈作为本课练习器材,练习跨越式跳高和灵敏游戏——换位扶圈,具有锻炼身体的时效性,并深受学生的喜爱,做到了一物多用。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竞争意识,但面对困难时经常存在信心不足,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等特点。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分层练习以及不同难度的练习来培育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掌握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并体会摆动腿积极下压,在游戏中发展身体灵敏素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共进,竞争带来的欢乐。
五.教学构思: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中通过“原地画圆”,“两腿依次摆过跨呼啦圈”,“助跑三至五步练习”等几个环节层层深入,并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在游戏的设计中依旧沿用本课器材——呼啦圈做趣味游戏《换位扶圈》,用来发展学生灵敏素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合作带来的共进,竞争带来的欢乐。
六.教学流程:
导入课题、热身活动(圈操)——技能学习(跨越式跳高5-2)——趣味游戏(换位扶圈)——身心放松、小结评价。
课时教学计划
任教年级:四年级
执教:
单位: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掌握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并体会摆动腿积极下压,在游戏中发展身体灵敏素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共进,竞争带来的欢乐。
学习内容
跳跃:跨越式跳高(5-2)
游戏:换位扶圈
内容要点与要求
实施过程及提示
时间
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
复习队列:1-2报数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1.师生问好,教师宣布学习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热身活动:
复习圈操
要求:动作整齐有力
教师语言进行鼓励
师生一起表演:圈操
4
三:课课练:
柔韧练习:各种方式的钻圈
跳跃:跨越式跳高
要求:两腿依次过杆
重点:摆动腿积极下压
1体验各种方式的钻圈
2.教师与学生集体练习“看谁画得圆”
3.小练习“看谁圈不倒”
4.教师示范上1步,跨越式跳高动作
5强调安全与自我保护,分组练习(强调注意安全落地)
6.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18
四.游戏:“换位扶圈”
方法:听口令迅速与同伴交换位置并扶到对方的圈为成功。
规则:如果扶圈失败则退出比赛场地。
二人一组游戏
四人一组游戏
男女分组游戏
组织比赛
13
五.放松与总结
1.放松
2.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放松
2.集合总结,归还器材
3
场地布置与基本形式
主要器材准备:呼啦圈若干,橡皮筋若干
预计练习密度: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