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跨越式跳高》(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22 17: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案设计
(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线,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将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关注学生情感与差异的理念始终贯彻于课堂,寓教于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热烈,确保安全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规定的必选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跨越式跳高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落地这四个技术环节,教师应通过跨越式跳高技术学习增强学生的上肢、下肢以及腰腹肌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开始时可不过分强调技术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的跳跃,在活动中点拨、体会动作,在愉快中学习、锻炼、提高,逐步增强自信心和提高意志力。同时跨越式跳高又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以后有利于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践能力。本节课学习该教材,以分解动作学习为主,循序渐进学习,适时将分解动作有序连接,最终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体验尝试跳过更高的高度。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水平一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处于身体素质发展关键时期,发展存在差异,学生从身体形态来看,学生身高、体重,男、女同学的比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下肢力量薄弱,柔韧性差,给跨越式跳高学习带来一定影响。水平二学生运动学习兴趣广泛,具有好奇心,敢于挑战新鲜事物,对于这个项目来说,男同学表现积极,敢于展示不怕失败。而女同学表现犹豫,不敢尝试动作。所以本课要从心理层面引导她们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水平二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障碍跑的游戏各原有的经验和基础。水平二学生随着体育学习经验逐步增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与模仿学习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也有提高,但是仍然不成熟,学习中需要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特点,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以及场地器材情况,我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知晓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结构,对技术动作有表述能力,也有学习兴趣乐意去练习。
2.围绕助跑起跳,两腿依次过杆技术,经过不同形式的学练,增强学生的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
3.在经历学习体验获取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情绪,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重点: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身心特点,教师和场地器材条件,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分层教学法、表扬与激励法;同时根据教与学互动的原则,为了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本课采用的学法有:听、看、记、练,自主、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流程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身心特点,体育教学遵循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学生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本课设计了四个环节即开始环节、准备环节、主体环节、结束环节。
1.开始环节(2分钟)
课堂常规,队列练习(原地三面转法、原地踏步走立定)。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
2.准备环节(7分钟)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季节气候条件,设计有针对性的热身内容,即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1)一般性准备活动。我将开展绕场地慢跑、踏板操(4X8);①头部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侧运动④体转运动⑤腹背运动⑥跳跃运动
(2)专门性准备活动。为促进教学,安排了如下活动;①原地双脚起跳练习②左右单脚跳练习
3.主体环节(26分钟)
第一、学习导入(5分钟)
(1)分组组装器械,认识器材。设计意图:对器材建立初步的认识。
(2)分组单脚起跳跳过跨栏练习。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越过跨栏的方法
(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教师引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方法。
第二、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15分钟)
(1)上一步单脚起跳摆腿练习。(4-5次)设计意图:初步掌握单脚起跳,两腿依次摆动技术。
(2)上三步单脚起跳摆腿练习。(4-5次)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出快速有节奏的助跑和准确有力起跳的有效结合,突破重点问题。
(3).利用微课,强调助跑起跳摸高练习的动作要点。(4-5次)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出斜线助跑,外侧脚快速有力起跳,摆动腿积极上摆,两臂往前上方摆臂,突破难点问题。
(4)尝试完整动作练习。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尝试体验过不同高度跨栏。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挑战更高的高度,能力差的同学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高度,也能体验成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练习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三、游戏(6分钟)
障碍跑:游戏的安排则是尊重小学体育课的特点,满足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心理,并且学生自己动手设置障碍,合理利用器材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动手能力。
4.结束环节(5分钟)
(1)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肢体放松,调整呼吸,放松身心。
(2)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反思改进,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回收器材。
七、场地器材与多媒体
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和摆放是高效课堂、安全课堂的根本保证。我将场地设计为:田径场中心圆平均摆放跨栏八组、小体操垫八块、挂图四副、音响设备一台。
八、课的负荷与效果
依据课的特点,课的流程与结构,预计平均心率120-130次/分,最高心率140左右次/分,练习密度在45%左右。
九、课的特色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乐教乐学平台把跨越式跳高微课发送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自主预习和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康行为和终身体育意识。





年级
1

学生
32

1
节课
授课教师:
教材
1、跨越式跳高
2、游戏:障碍跑接力
课的类型
新授课




1.全体学生知晓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结构;在教师的引领下,90%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两腿依次摆动过杆的动作方法,10%左右的学生能在师生激励下随同练习。
2.经过不同形式的学练,增强学生的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表现出良好的锻炼欲望。
3.在经历学习体验获取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情绪,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重点与难

重点: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和要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始环节
02’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检查服装
5.宣布任务
6.提出要求
7.安全提示
8.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三面转法
(练习2次)
2.原地踏步立定
(练习2次)
组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教法:
1.教师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构建学习目标,强调活动安全。
2.教师阐明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练习要求,提示安全。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原地三面转法队列练习与原地踏步走至立定练习。
要求:
1.声音洪亮,突出重点。
2.语言简练清晰,具有互动性。
学法:
1.配合教师规范完成常规内容。
2.认真倾听教师讲解与提出的要求。
3.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并联想学习活动内容。
4.根据教师提示,自我构建学习目标。
要求:
1.课堂环境做到“快、静、齐”。
2.有积极的保护帮助他人与自我保护的安全思想意识。




02’
03’
01’
01’
一.一般性准备活动
1.围绕场地慢跑三圈
2、踏板操
①头部运动
②扩胸运动
③体侧运动
④体转运动
⑤腹背运动
⑥跳跃运动
二、专门性准备活动
1、原地双脚起跳练习
2、左右单脚跳练习
组织:
教法:
1.教师统一指挥,语言提示,口令调动学生参与练习。
2.教师统一组织专项准备活动练习,通过采用节拍口令语言提示相结合,调动学生情绪与参与积极性。
3、教师巡视指导,语言激励
要求:
1、用示范、讲解、评价启发学生。
2、口令节奏感强,能激发学生兴趣。
学法:
1.跟随教师规范完成慢跑热身练习。
2.跟随教师认真模仿并按要求,规范完成踏板操和专项准备活动,并自我检查动作。
3.在模仿基础上,结合技术学习,规范完成辅助动作练习。
4、主动思考所练习辅助动作跟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关系。
要求:
1.规范练习,精神饱满。
2.互相尊重,互助互爱。
3、练习认真,提高质量




主体环节
8’
12’
06’
一.学习导入
1.分组组装器械,认识器材。
2.分组单脚起跳跳过跨栏练习。
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二.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
1.上一步单脚起跳摆腿练习。(4-5次)
2.上三步单脚起跳摆腿练习。(4-5次)
3.助跑起跳摸高练习(4-5次)
4.尝试完整动作练习。
5.尝试体验过不同高度跨栏。
三、游戏:
1名称:障碍跑
2.方法:将学生分为八个比赛小组,各组同学利用本组器材组成跳、跨、绕的障碍物。
3.规则:听令开始,各组同学跑完全程后需拍下一位同学右手接力,依次进行。
组织一:
教法一:学习导入
1.借助技术挂图,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概念。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归纳跨越式要点,教师补充)
4.搭建优生展示平台,进行优生展示并开展练习。
要求:组织合理、引导到位。
组织二:
教法二:
1组织学生进行上一步的单脚起跳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开展3-5步助跑单脚起跳练习。
4.教师点评,细化动作要点。
5.搭建优生展示平台,进行优生展示并开展评价。
6.组织学生尝试体验,并激烈有能力学生尝试更高的高度。
要求:
1.教师讲解技术动作准确。
2.教师示范技术动作规范。
3.安全提示及时强化安全保护。
4.教与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
5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组织: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指导游戏。
要求:
1.引导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兴趣,调控学生参与活动氛围
学法:
1.观察图像与示范,建立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正确动作表象。
2.按照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规范练习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技术。
3.在单脚起跳的基础上,想更多的方法越过跨栏
要求:
1.小组合作,快速组装器材。
2.认真思考,多想方法。
3.仔细观察,相互比较。
学法二:
1.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上一步单脚起跳练习
2.规范3-5步助跑单脚起跳技术动作,同时提升动作质量。
3.在两腿依次过杆的基础上,规范练习这单脚踏跳有力,摆动腿积极上摆。
4.学生分组练习跨越式跳高技术。
5.强化练习,提升自我学习成果
要求:
1.练习过程中,按要求安全有序参与练习。
2.积极参与保护与帮助,增强责任意识。
3.多观察、多比较。
4.敢于挑战自我,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心。
学法:
1.认真倾听教师讲解方法与规则领会游戏规则。
2.观察示范,掌握方法。
3.按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活动。
要求:
1.比赛过程中,按照要求安全有序参与练习
2.积极参与帮助,增强责任意识。
结束环节
05’
一.整理放松
二.师生交流
三.总结评价
四.布置作业
五.师生再见
组织:
教法:
1.教师示范引领、语言提示。
2.结合春天情景,在音乐伴奏下组织学生开展身心放松活动
3.师生交流,回收器材
学法:
1.跟随教师及音乐做放松练习。
2.畅谈练习感受,开展评论。
要求:
愉悦身心,敞开心扉。




录音机1台
垫子8块
跨栏17个






课后
反思
本节课总体设计较好,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组织也比较有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一、课的特色
1、落实了活:
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使课做到了:组织形式活、教法活、学法活,也因为活动学生的天性得到的充分的体现。
2、达到了新:
将教材内容设计优化,器材简化,并变换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的有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独立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变换器材提高练习效率,增加了活动量,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少竞技多趣味多练习的理念。
3、重视实效:
场地器材准备简单、易操作,具有实效性。同时安全性高,减少学生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确保课的顺利进行。
二、不足之处
评价运用不及时,真对性不强。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个别人出现错误动作时,没能及时纠正,摆腿摸高练习次数较多,致使个别学生出现练习不认真现象。在有竞赛的活动时,缺乏表扬机制,分组讨论不充分。
1、准备部分踏板操学生踏不上节奏,动作不到位,致使准备活动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充分热身的目的。
2、助跑起跳诱导练习,要点不够明确,出现错误动作未及时纠正。
3、在教学过程中,表扬不够及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改进措施
应重视评价的应用,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需要及时鼓励,练习时应选择,能够控制全局的位置,制定好练习的负荷,尽量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比赛活动要有表扬和奖励,并达到适时适度。
总之,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笔财富,我会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课中。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体育教学的领悟又上一台阶,体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身体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设计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的形式也要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还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锻的修炼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