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组合动作——马步格挡冲拳》(教案) 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武术组合动作——马步格挡冲拳》(教案) 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22 21: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术组合动作-马步格挡冲拳教学设计
水平二四年级
武术组合动作——马步格挡冲拳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本课以《体育课程》为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武术组合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不同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体验与击打小垫子合作互助的练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自练,互帮互学,并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武术组合动作
版本:人教水平(二)
年级:4年级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材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结合在校学生习武的普及程度,本课选择了武术组合动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初步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合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发展学生柔韧、力量、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熟练演练水平。并在学习中,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尚武崇德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对新事物接受的快,较争强好胜,所以运动的兴趣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抓住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要选择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教法灵活多样。教学评价与时俱进,多激励他们,吸引他们。本班四年级共有32名学生,在之前的步型、手法学习中,全班同学都能够完成技术动作,其中有24名同学达到优秀等级,5名同学都能达到良好,3人达标水平为后续学习武术组合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运用微课及课下看视频、小垫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马步格挡冲拳动作使85%学生达到动作路线清晰、明确动作要领,动作准确到位。(教学重点)
2、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学练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合作互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学难点)
五、课时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四年级
人数:32
教学
内容
1.武术组合动作:马步格挡冲拳
2.游戏:小兔子过隧道




1、运用微课及课下看视频、小垫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马步格挡冲拳动作使85%学生达到动作路线清晰、明确动作要领,动作准确到位。
2、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学练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合作互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负荷量
次数
时间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行抱拳礼,安排见习生
3.互动游戏look
at
me!
精神饱满,要有互动性。
提出问题:什么是武术?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給每组命名:峨眉、武当、华山,少林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二.教学教法:
1.提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学习武术的意义。
2.
学生互动精神饱满认真。
要求:动作整齐一致,有力度,精神饱满。
Look
at
you!眼睛盯着老师,手指指着老师。
1
1
1
1
2-3′




一、准备活动
1.武术s行步走跑与跨步跳
(1)原地行步走
(2)横向8字行步走
(3)s行步跑
(4)跨步跑跳
双语:read
go!
Very
good!
二.专项准备活动:
1.少林英雄武术自编操
听音乐听节拍听口令练习武术动作。
双语: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Two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一、组合动作:
1.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根据提示的动作名称,做出各小组理解的动作。
2.比一比看一看各组的练习情况。(小组动作答案可不唯一)
3.教师完整示范。
动作名称:抱拳礼,抱拳预备、1、马步格挡、2、弓步冲拳、3、弹腿冲拳、4、马步冲拳
5、并步抱拳。
一.教学组织:
4人一组分八组。
(1)-(4)队形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把体育课中的跑步练习转换成武术的s行步走跑和跨步跳练习,拓宽武术课内容,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学习武术更加生动。
2.听音乐进行练习,教师口令提示,学生以组为单位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到位,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
一.
教学组织:
1.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好练习。
2.前后或左右以2人为一组进行游戏。(队形同上)
二.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听着音乐一起练习《少林英雄》武术自编操。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游戏中遵守规则。
教学组织:
1
1
1
1
1
1
6-7′




4.将教学内容分解,以小组实战体验,全方位解决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和感知。
(1)马步格挡、弓步冲拳:
上肢:格挡冲拳击打小垫子通过声音的大小体验速度力量练习——力达拳面
上肢:格挡冲拳击打小垫子后进行回击,体验快速反应练习——防手与进攻
下肢:
马步——格挡、弓步——冲拳,运用小垫子控制高度的设定,体验步型的水平,领会蹬腿转腰——动作规范,传递发力
(2)弹腿冲拳、弓步换手冲拳
下肢:弹踢小垫子体验由屈到伸力达脚面。——传递发力顺序
上肢:换手冲拳——体验落步后快速交替冲拳,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5.完整动作练习,结合实战体验,加强意念练习。
动作方法:
运用小垫子、感知动作的路线、用力顺序、连贯传递和规范动作。
动作口诀:蹬腿转腰连贯用力。
重点:蹬地转腰
力达拳面。
难点:动作有力
重心平稳。
二.教学方法:
1-2.开放式教学,把问题抛给学生,学习在初步学习中,答案不唯一。学生通过小组的探究合作学习和击打小垫子的实践体验练习,得出武术动作的要领和动作感受。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既是对教师平时教学的一个检验,也是对学生的学习地位发展变化,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做课堂中的小主人。
3.模仿教学示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分解教学,运用小垫子体验动作练习:4人一组,每组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将6个动作拆分为2个内容,马步格挡和弓步冲拳,弹腿冲拳和弓步换手冲拳,在不同的分解动作内容上从学生练习体验为根本,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重视武术攻防含义,提高身体综合素质:速度、力量、反应、平衡控制等能力。强调协调连贯一气呵成的动作体验。
要求:练习过程中同伴及时给予评价,教师协同指导,重点辅导一般同学,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
5.小组pk互评展示、师生共评,教师小结。
要求:提示学生练习武术更多的是强身健体、了解传统文化,在练习中磨炼意志,培养坚毅的品格,与同学之间练习点到为止。
1
1
1
3
3
3
3
3
17-18′
游戏:小兔子过隧道
游戏方法:
8人一组分四队,每名同学都要从彩虹隧道下钻过,然后做拱桥游戏共2局。每队组长进行计时功能记录每组得分情况。
2.游戏规则:
(1)过彩虹隧道时注意安全。
(2)拱桥撑得要高。
(3)全队最先通过的一组为胜。
3.游戏要求:
遵守游戏规则,公平公正。
一.教学组织:8人为一组分4组
二.教法方法:
1.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体验练习。
3.进行比赛。
4.小结。
要求:积极参与、安全有序、团结协作

10-11′




一.
集合整队。
二.
导引韧带抻拉。
三.
小结本课。
四.
宣布下课收还器材。
一.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二.教学方法:
1.师生共同听音乐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要求:动作舒展,练习认真
1
2-3′
器材
体操垫8块,音响,U盘,彩虹隧道四个等。





线


预计
密度
练习密度
34—36%
平均心率
126-132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运用开方式问答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在学习中有方法、讲合作分工、能够团结协作,体会武术动作练习是可听可触可以点到为止的教育教学原则,在课的教学设计方面:
全课围绕武术主要教学动作:弓步、马步、冲拳、弹腿动作进行教学,将简单的几个动作,运用的不同手段和形式进行推进体现:例如:开始的自编武术操,里面只有冲拳弓步马步,坐在地上勾绷脚练习,铺垫弹腿动作。再到后来的主教材:运用PAD自学自查自发现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集体合作。
将武术谚语,攻防小垫子,传统文化思想(口号,你理解的武术是什么?)以及意念练习的强化,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可听可触可实践可自己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原来武术也可以这样学,学习是讲究方法的,学习武术是能够使用的,最后在导引养生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当然一开始的设计行步S走跑和跨跳步和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将两项内容进行前后押韵。使整节课有始有终,完整有序。
在练习次数方面:整节课学生在专项技术方面,做操,主教材马步弓步18次,弹腿16次。格挡冲拳26次。数量多,密度大,全课练习密度40%-56%,平均心率126-132。本节课是全面运动的内容,搭配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让学生了解古代武术的武举制度,增加游戏环节中音乐的使用,学生在愉快,韵律的节奏下进行练习。符合了学生的生理心里特征。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学生通过击打小垫子体验武术动作的发力和进攻防守动作。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2)本节课贯穿武术内容(S行步、自编武术操、武术步型游戏、武术组合动作、武术导引养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原汁原味的武术内容,深刻体会武术的博大精深。
(3)通过PAD多媒体介入,让学生可以小组学习,创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PAD的使用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明确动作路线和动作姿态。
(4)使用启发式问答式学习,结合武术谚语,动作口诀,武举制度让学生充分了解武术理论知识。
(5)双语教学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融合理念。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锻炼了英语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