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阳关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
间
目
的
成果
一
二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表格并在教材进行标注。
环节一
自学质疑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
间
目
的
成果
一
二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表格并在教材进行标注。
环节一
自学质疑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
间
目
的
成果
一
二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及各国想同汉朝来往的愿望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表格并在教材进行标注。
环节一
自学质疑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
间
目
的
成果
一
二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及各国想同汉朝来往的愿望
促进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表格并在教材进行标注。
环节一
自学质疑
有勇气、有担当
不辱使命、忠诚爱国
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张骞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材料研读: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有何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对西域管辖和对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意义:一方面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请同学们跟随考古队,重走丝绸之路,为了让此行更有收获,需要完成下面几项任务:
1、设计路线(丝绸之路的路线)
2、整理发现(丝绸之路上的交流盛况)
3、史论结合(丝绸之路的意义)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走一走:
交流盛况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
(2)这条路线在古代的起始点是哪里?
(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谁在位时期?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4)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合作探究:
材料: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
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战国
秦朝
战国
西
汉
匈
奴
西域都护
汉
公元前60年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时,
派
出使西域。
【东汉对西域的管理】——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
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班超
东汉明帝
课堂小结
张骞
通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交流频繁
西域都护
(前60年)
丝绸之路
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