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10 1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八上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并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九一八事变
时间
地点
双方军队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 关东军
中国 东北军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
结果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共党员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华北危急!!!
华北危急!!!
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并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蒋介石亲自赴西安督战,积极剿共
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
张学良
杨虎城
时间
地点
人物
又称
1936年12月12日
陕西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
双十二事变
中共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进行调停
结果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二十九军英勇抵抗
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又称
标志
结果
1937年7月7日
宛平卢沟桥
七七事变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平津相继沦陷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八一三事变
时间
地点
结果
1937年8月13日
上海
11月上海沦陷,12月底南京沦陷
重庆成为了战时的陪都
南京大屠杀
时间
地点
对象
人数
1937年12月
南京
手无寸铁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三十万人以上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一一五师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时间
人物
军队
战绩
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
歼敌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人物
部队
目标
战绩
意义
为粉碎敌人的“囚笼”
1940年8月
彭德怀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毙伤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3000个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1945年7月
延安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苏联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中国军民也展开了大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抗战胜利的意义: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第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斗争支持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
第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3.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4.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中共七大的召开
5.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的故事都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十年内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A.8月5日B.8月10日C.8月12日D.8月15日
8.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右图是某同学探究性学习
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这幅
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
探究题目应是:
A.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
C.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和平军民的暴行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反攻
10.李宗仁指挥的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
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
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
的活动(见右图)。其“谢罪”针
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12.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辽沈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4.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