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10 1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重庆谈判的时间、目的?
2、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内战分为几个阶段?
3、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特点、意义?
日本投降时间
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间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美国


独裁、内战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国民党
(蒋)
代表
广大人民
代表
共产党
和平、民主
美国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的原因
1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 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
原因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结果
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10日
全面内战爆发
时间
标志
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国民党军队
人民解放军
战略进攻
战略防御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重点进攻
时间
地点
结果
1947年3月
陕甘宁解放区
毛泽东率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 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7年夏








430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7月
1947年6月
195
万人
318
万人
130
万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
指挥
军队
概况
结果
意义
1947年夏
刘伯承 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在山东西南强渡大渡河,挺进大别山
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共消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
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大战役打响
辽沈
平津
淮海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意 义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占了优势
东北
攻占锦州,长春起义,攻占沈阳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锦州
沈阳
长春
黑山、大虎山
塔山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意 义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碾庄、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歼敌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肢解敌人
中间突破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概 况
意义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历史意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们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江 苏

西
渡江战役(1949.4)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结果
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群众的支持
3.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右图是南京总统府蒋介石
办公桌上的台历,定格在了
“中华民国卅八年 4月23日
星期六 农历己丑年三月”。
这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
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3.图2这幅照片拍摄于1945年,拍摄地最有可能是
A.重庆 B.南京
C.延安 D.西安
4.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5.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右图中,辽沈战役发生的地区的字母代号是:
8.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1)挺进大别山(2)辽沈战役(3)淮海战役(4)平津战役 A.(1)(2) B.(2)(4)
C.(1)(3) D.(3)(4)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放军
12.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早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3.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新四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人民解放军
④中国工农红军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①②④③
14.毛泽东在谈到1947年的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你知道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指的是哪次战役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