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2 10: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牛区高中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2023届入学考试生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由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期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秋水仙素

低温(2
℃~4
℃)





A.
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
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
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
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
2.
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3.
如图为细胞周期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细胞板出现在bc段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4.
如图所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可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然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
已分化的b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C.
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D.
c细胞凋亡有利于吸收细胞(b)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环境稳定
5.
日本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根据图示推断iPS细胞
A.
分化程度较低,能分化成多种细胞
B.
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
C.
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
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实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6.
下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A.
剪取洋葱根尖2~3cm,因为该区域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8.
某雌性哺乳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裂过程正常)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细胞中含有5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
B.
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C.
若不考虑变异,该细胞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该细胞完成分裂后可得2个可育配子
9.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
C.
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
D.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10.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11.
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12.
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从其子代中任取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
A.
只有一种表现型
B.
1:1
C.
1:1:1:1
D.
3:1:3:1
1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B.
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
C.
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
D.
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2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14.
果蝇(2N=8)因个体小、繁殖周期短,相对性状多等特点,所以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若下列选项中的每对等位基因独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亲本杂交得到F1,以后每代随机交配。下列关于几组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ABB×aabb和AAbb×aaBB的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则A/a与B/b独立遗传
B.
若AAXBXB×aaXbY为正交,则反交的F2代与正交的F2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相同
C.
若AABB×aabb杂交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则Fn代表现型及比例也为9:3:3:1
D.
若AABBCCDDEEFF×aabbccddeeff的杂交,F2代最多能够产生64种基因型的配子
15.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其正确性
B.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且呈线性排列
C.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不一定是等位基因
D.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16.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B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C.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D.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17.
火鸡有时能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这有三个可能的机制: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

A.
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1:1
B.
①全雌性;②雄:雄=4:1;③雌:雄=1:1
C.
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
D.
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
18.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
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为8条,共有2个染色体组
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不考虑变异,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aY四种
19.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直接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B.
可以分别用含有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相应的同位素标记
C.
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让细菌沉下来
D.
如果实验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则32P标记的这组上清液放射性会增大
20.
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持该基因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B.
该基因某一条链中(C+G)/(A+T)的比值为3/2
C.
DNA聚合酶促进①的形成,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21.
某DNA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②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X层中的DNA只有14N标记,Y层中的DNA只有15N标记
B.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
150个
C.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D.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22.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
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
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遗传功能
D.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23.
如图表示某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过程,X表示某种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均为A-U、U-A、C-G、G-C
B.
酶X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往左,翻译方向是从左往右
C.
图示生理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不同种类的肽链
D.
图中双链DNA一般不是真核细胞中的核DNA
24.
下图表示生物遗传信息流动和调控的图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一定都能发生a、b、c过程
B.
在乳酸杆菌中b、c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C.
某种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能进行d和e过程
D.
a~e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都不相同
25.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上一般不含等位基因
C.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D.
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2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
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D.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7.
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萄(2N=38)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托插栽培获得四倍体葡萄(4N=76)新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新植株中约40%的细胞内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的植株称为“嵌合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B.
将这种“嵌合体”产生的配子培育出的植株可能是单倍体或二倍体
C.
新植株正常生命活动中,4N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最多可达到8个
D.
四倍体葡萄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都涉及到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28.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乙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乙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则每个子细胞内都有甲病的致病基因
B.
乙细胞进行有丝分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
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会出现控制甲病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若该男性婚配后生出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可能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29.
研究发现,脑胶质细胞瘤(GBM)细胞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基因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异常地高度表达,使细胞膜的磷脂成分发生了变化,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以更稳定地待在细胞膜上,发送信号驱动细胞无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BM细胞的表面成分发生了变化
B.
LPCAT1基因是突变产生的新基因
C.
EGFR可能是正常脑胶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
用药物抑制LPCAT1的合成可以用来治疗GBM
30.
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的子代,增大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下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发生的基因重组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
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
Aa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二、非选择题
31.
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a、b柱分别表示的是_____,图②中表示减数分裂的图像有_____。
(2)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_____过程。
(3)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
32.
玉米籽粒的饱满和凹陷性状由A、a基因控制,种皮层的糊粉层的有色与无色性状由B、b基因控制,现将纯合凹陷有色和纯合饱满无色的玉米品系杂交,F1全为饱满有色,F1相互授粉,F2表现型及比例为饱满有色:饱满无色:凹陷有色:凹陷无色=a:b:c:d(a/b/c/d可能是包括0在内的任意值,且无遗传致死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说明籽粒形状(饱满或凹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则F2的表现型比例重新表示为______数学关系(用a、b、c、d构成的比例等式表示)。
(2)F1的基因型是______,假设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①如果F2的表现型比例不是产生a:b:c:d=9:3:3:1,在下图中表示出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
②若a:b:c:d=______,则能验证上图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3)利用生物技术,在玉米的二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成功整合了一个抗虫基因(T),该玉米自交,理论上子代中抗虫个体(至少含有一个T基因)所占比例为______。
33.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XY型),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控制红花,a控制白花,叶片形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一红花宽叶雌株(甲)和一白花窄叶雄株(乙)杂交,F1均为粉红花宽叶植株,F1相互交配得到F2的结果如下表。
红花宽叶
粉红花宽叶
白花宽叶
红花窄叶
粉红花窄叶
白花窄叶
雌株占比
1/8
1/4
1/8
0
0
0
雄株占比
1/16
1/8
1/16
1/16
1/8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乙的基因型是______,F1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F2的白花宽叶雌株中,杂合体占______。
(2)选取F2中粉红花雌雄植株随机授粉,后代中粉红花宽叶雌株所占比例是______。
(3)让F2中一粉红花宽叶雌株与一红花窄叶雄株杂交,后代雌雄植株中叶片形状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粉红花宽叶雌株与红花窄叶雄株基因型为______。
34.
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3)若用含32P的原料合成遗传物质,则放射性标记可出现在图2中的________处(填序号)。
(4)图1中少量的④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⑤,原因是____________。
(5)若图1中①所示的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最多不超过(  )个。
A.
20
B.
111
C.
333
D.
666
35.
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______(填“结构”或“数目”)异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其______(填“父亲”或“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2)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征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现出基因b控制的性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______(填“父亲”或“母亲”)。
(3)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______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请举出这类遗传病的其他2个实例____________,这类遗传病的特点是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____________。
(4)就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说,如果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有可能患______病,不可能患______病。
金牛区高中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2023届入学考试
生物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
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由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期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秋水仙素

低温(2
℃~4
℃)





A.
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
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
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
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
答案:D
2.
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答案:C
3.
如图为细胞周期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细胞板出现在bc段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BD
4.
如图所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可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然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
已分化的b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C.
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D.
c细胞凋亡有利于吸收细胞(b)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环境稳定
答案:D
5.
日本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根据图示推断iPS细胞
A.
分化程度较低,能分化成多种细胞
B.
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
C.
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
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实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A
6.
下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A.
剪取洋葱根尖2~3cm,因为该区域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答案:C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答案:C
8.
某雌性哺乳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裂过程正常)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细胞中含有5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
B.
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C.
若不考虑变异,该细胞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该细胞完成分裂后可得2个可育配子
答案:D
9.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
C.
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
D.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答案:D
10.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A
11.
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12.
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从其子代中任取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
A.
只有一种表现型
B.
1:1
C.
1:1:1:1
D.
3:1:3:1
答案:D
1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B.
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
C.
若子代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
D.
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2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答案:D
14.
果蝇(2N=8)因个体小、繁殖周期短,相对性状多等特点,所以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若下列选项中的每对等位基因独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亲本杂交得到F1,以后每代随机交配。下列关于几组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ABB×aabb和AAbb×aaBB的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则A/a与B/b独立遗传
B.
若AAXBXB×aaXbY为正交,则反交的F2代与正交的F2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相同
C.
若AABB×aabb杂交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则Fn代表现型及比例也为9:3:3:1
D.
若AABBCCDDEEFF×aabbccddeeff的杂交,F2代最多能够产生64种基因型的配子
答案:C
15.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其正确性
B.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且呈线性排列
C.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不一定是等位基因
D.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答案:B
16.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B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C.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D.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答案:B
17.
火鸡有时能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这有三个可能的机制: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

A.
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1:1
B.
①全雌性;②雄:雄=4:1;③雌:雄=1:1
C.
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
D.
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
答案:D
18.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
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为8条,共有2个染色体组
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不考虑变异,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aY四种
答案:D
19.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直接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B.
可以分别用含有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相应的同位素标记
C.
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让细菌沉下来
D.
如果实验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则32P标记的这组上清液放射性会增大
答案:D
20.
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持该基因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B.
该基因某一条链中(C+G)/(A+T)的比值为3/2
C.
DNA聚合酶促进①的形成,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答案:D
21.
某DNA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②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X层中的DNA只有14N标记,Y层中的DNA只有15N标记
B.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
150个
C.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D.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答案:B
22.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
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
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遗传功能
D.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答案:C
23.
如图表示某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过程,X表示某种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均为A-U、U-A、C-G、G-C
B.
酶X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往左,翻译方向是从左往右
C.
图示生理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不同种类的肽链
D.
图中双链DNA一般不是真核细胞中的核DNA
答案:D
24.
下图表示生物遗传信息流动和调控的图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一定都能发生a、b、c过程
B.
在乳酸杆菌中b、c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C.
某种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能进行d和e过程
D.
a~e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都不相同
答案:B
25.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上一般不含等位基因
C.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D.
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A
2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
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D.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D
27.
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萄(2N=38)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托插栽培获得四倍体葡萄(4N=76)新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新植株中约40%的细胞内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的植株称为“嵌合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B.
将这种“嵌合体”产生的配子培育出的植株可能是单倍体或二倍体
C.
新植株正常生命活动中,4N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最多可达到8个
D.
四倍体葡萄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都涉及到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答案:B
28.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乙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乙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则每个子细胞内都有甲病的致病基因
B.
乙细胞进行有丝分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
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会出现控制甲病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若该男性婚配后生出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可能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29.
研究发现,脑胶质细胞瘤(GBM)细胞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基因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异常地高度表达,使细胞膜的磷脂成分发生了变化,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以更稳定地待在细胞膜上,发送信号驱动细胞无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BM细胞的表面成分发生了变化
B.
LPCAT1基因是突变产生的新基因
C.
EGFR可能是正常脑胶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
用药物抑制LPCAT1的合成可以用来治疗GBM
答案:B
30.
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的子代,增大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下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发生的基因重组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
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
Aa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31.
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a、b柱分别表示的是_____,图②中表示减数分裂的图像有_____。
(2)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_____过程。
(3)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
答案:
①.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②.
乙、丙
③.

④.
DNA复制
⑤.
丙→乙
⑥.
Ⅲ和Ⅳ
⑦.

32.
玉米籽粒的饱满和凹陷性状由A、a基因控制,种皮层的糊粉层的有色与无色性状由B、b基因控制,现将纯合凹陷有色和纯合饱满无色的玉米品系杂交,F1全为饱满有色,F1相互授粉,F2表现型及比例为饱满有色:饱满无色:凹陷有色:凹陷无色=a:b:c:d(a/b/c/d可能是包括0在内的任意值,且无遗传致死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说明籽粒形状(饱满或凹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则F2的表现型比例重新表示为______数学关系(用a、b、c、d构成的比例等式表示)。
(2)F1的基因型是______,假设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①如果F2的表现型比例不是产生a:b:c:d=9:3:3:1,在下图中表示出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
②若a:b:c:d=______,则能验证上图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3)利用生物技术,在玉米的二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成功整合了一个抗虫基因(T),该玉米自交,理论上子代中抗虫个体(至少含有一个T基因)所占比例为______。
答案:(1)(a+b)/(c+d)=3或(c+d)/(a+b)=1/3或(c+d):(a+b)=1:3
(2)
①.
AaBb
②.
③.
2:1:1:0
(3)15/16
33.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XY型),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控制红花,a控制白花,叶片形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一红花宽叶雌株(甲)和一白花窄叶雄株(乙)杂交,F1均为粉红花宽叶植株,F1相互交配得到F2的结果如下表。
红花宽叶
粉红花宽叶
白花宽叶
红花窄叶
粉红花窄叶
白花窄叶
雌株占比
1/8
1/4
1/8
0
0
0
雄株占比
1/16
1/8
1/16
1/16
1/8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乙的基因型是______,F1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F2的白花宽叶雌株中,杂合体占______。
(2)选取F2中粉红花雌雄植株随机授粉,后代中粉红花宽叶雌株所占比例是______。
(3)让F2中一粉红花宽叶雌株与一红花窄叶雄株杂交,后代雌雄植株中叶片形状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粉红花宽叶雌株与红花窄叶雄株基因型为______。
答案:(1)
①.
aaXbY
②.
AXB:AY:aY:aXB=1:1:1:1
③.
1/2
(2)7/32
(3)AaXBXB、AAXbY
34.
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3)若用含32P的原料合成遗传物质,则放射性标记可出现在图2中的________处(填序号)。
(4)图1中少量的④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⑤,原因是____________。
(5)若图1中①所示的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最多不超过(  )个。
A.
20
B.
111
C.
333
D.
666
答案:(1)
①.
②④
②.
细胞核
(2)
①.
翻译
②.
[⑥]核糖体
③.
氨基酸
(3)4
(4)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5)C
35.
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______(填“结构”或“数目”)异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其______(填“父亲”或“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2)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征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现出基因b控制的性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______(填“父亲”或“母亲”)。
(3)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______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请举出这类遗传病的其他2个实例____________,这类遗传病的特点是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____________。
(4)就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说,如果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有可能患______病,不可能患______病。
答案:(1)
①.
数目
②.
母亲
(2)父亲
(3)
①.

②.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
③.
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4)
①.
白化
②.
色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