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重点高中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重点高中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2 12:0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1级强基班第二学期入学考试
化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8题,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2.5分每题,共45分)
1.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
温室效应——CO2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C.
酸雨——SO2
D.
雾霾——CO
2.
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冰水混合物、空气、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强电解质
⑤碘酒、蔗糖、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
将自来水倒入烧杯中,小心给烧杯加热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mL
将称好的氯化钾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溶液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

B.

C.

D.

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
标况下,11.2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
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
1mol/L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
5.
对溶液、浊液、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呈电中性
B.
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C.
都是混合物
D.
溶液、胶体均能透过半透膜,只有溶液能透过滤纸
6.
溶液浓度是常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5.85gNaCl固体溶于1L水,所得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B.
配制溶液,需称量NaOH固体质量为3.84g
C.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9%
D.
溶液和溶液中浓度相同
7.
标准状况下,现有?①4.48LCH4
②3.01×1023个HCl
③10.2gH2S
④0.2mol
C2H5OH??,则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④>②>③>①
C.
质量:②>③>④>①
D.
氢原子个数:④>③>①>②
8.
现有以下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C.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9.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
6Na2O2=
2Na2FeO4+
2Na2O
+
2Na2SO4+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O2只作氧化剂
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O2
是还原产物
D.
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
10.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FeCl3):加入适量,过滤
B.
固体(Al2O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
C.
气体(CO2):通过溶液洗气后干燥
D.
固体中混有少量:加热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12.
在KCl、MgSO4、MgCl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SO)为
A
0.15mol/L
B.
0.20mol/L
C.
0.25mol/L
D.
0.40mol/L
13.
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
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
14.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溶液至无沉淀时,再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一定有
B.
一定有
C.
一定有
D.
一定有
15.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16.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与铝粉反应放出H2的透明溶液:Cu2+、Al3+、Na+、SO
B.
含有大量I-的溶液:Br-、NO、Cl-、Fe3+、H+
C.
含有大量NH的溶液:Mg2+、Na+、SO、CO
D.
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Cu2+、NO、Fe3+、SO
17.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18.
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其中一种产生的现象与其余三种不同,这种物质是
A.

B.
稀H2SO4
C.
MgCl2溶液
D.
BaCl2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题,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55分)
19.
下列物质:①②溶液③④干冰⑤溶液⑥熔融⑦蔗糖⑧⑨氨水⑩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代号,以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则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_______。
(3)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醋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
20.
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H2SO4来配制、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______(填代号)。
(2)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_______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_______。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处。改用_______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_______。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
①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③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21.
I.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护色剂——亚硝酸钠(NaNO2)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以确保食用安全。已知:
(1)配平并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3)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4)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
维生素C是氧化剂
C.
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D.
亚硝酸钠被还原
II.已知: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5)已知:,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6)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和的混合液。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2.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I为: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常用方法实验操作是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____、____。
(2)从溴水中获得单质溴时,采用的方法是萃取、___、蒸馏。下列可选作萃取剂的是___。
A.酒精
B.苯
C.CCl4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等离子。为得到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请补全操作步骤:
a.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b向滤液中_______,过滤;
c.向滤液中_______,过滤;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e.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得到饱和NaCl溶液。
(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取5.5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CO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1位小数)。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1级强基班第二学期入学考试
化学科试题
答案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8题,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8小题,2.5分每题,共45分)
1.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
温室效应——CO2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C.
酸雨——SO2
D.
雾霾——CO
答案:D
2.
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冰水混合物、空气、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强电解质
⑤碘酒、蔗糖、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A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
将自来水倒入烧杯中,小心给烧杯加热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mL
将称好的氯化钾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溶液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

B.

C.

D.

答案:C
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gH2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
标况下,11.2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
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
1mol/L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
答案:C
5.
对溶液、浊液、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呈电中性
B.
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C.
都是混合物
D.
溶液、胶体均能透过半透膜,只有溶液能透过滤纸
答案:D
6.
溶液浓度是常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5.85gNaCl固体溶于1L水,所得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B.
配制溶液,需称量NaOH固体质量为3.84g
C.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9%
D.
溶液和溶液中浓度相同
答案:C
7.
标准状况下,现有?①4.48LCH4
②3.01×1023个HCl
③10.2gH2S
④0.2mol
C2H5OH??,则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④>②>③>①
C.
质量:②>③>④>①
D.
氢原子个数:④>③>①>②
答案:D
8.
现有以下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C.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答案:B
9.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
6Na2O2=
2Na2FeO4+
2Na2O
+
2Na2SO4+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O2只作氧化剂
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O2
是还原产物
D.
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
答案:B
10.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FeCl3):加入适量,过滤
B.
固体(Al2O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
C.
气体(CO2):通过溶液洗气后干燥
D.
固体中混有少量:加热
答案:B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答案:A
12.
在KCl、MgSO4、MgCl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SO)为
A
0.15mol/L
B.
0.20mol/L
C.
0.25mol/L
D.
0.40mol/L
答案:B
13.
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
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
答案:B
14.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溶液至无沉淀时,再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一定有
B.
一定有
C.
一定有
D.
一定有
答案:B
15.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答案:D
16.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与铝粉反应放出H2的透明溶液:Cu2+、Al3+、Na+、SO
B.
含有大量I-的溶液:Br-、NO、Cl-、Fe3+、H+
C.
含有大量NH的溶液:Mg2+、Na+、SO、CO
D.
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Cu2+、NO、Fe3+、SO
答案:A
17.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
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答案:B
18.
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其中一种产生的现象与其余三种不同,这种物质是
A.

B.
稀H2SO4
C.
MgCl2溶液
D.
BaCl2溶液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题,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55分)
19.
下列物质:①②溶液③④干冰⑤溶液⑥熔融⑦蔗糖⑧⑨氨水⑩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代号,以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则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_______。
(3)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醋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
答案:(1)
①.
③⑥⑩
②.
④⑦
③.
①⑧
④.
②⑤⑥⑧⑨
⑤.

(2)
(3)
①.
②.
20.
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H2SO4来配制、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______(填代号)。
(2)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_______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_______。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处。改用_______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_______。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
①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③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答案:(1)②⑦
(2)
①.
500
②.
引流
③.
烧杯,玻璃棒
④.
1-2cm
⑤.
胶头滴管
⑥.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3)①②③⑤⑥
21.
I.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护色剂——亚硝酸钠(NaNO2)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以确保食用安全。已知:
(1)配平并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3)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4)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
维生素C是氧化剂
C.
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D.
亚硝酸钠被还原
II.已知: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5)已知:,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6)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和的混合液。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1)
(2)NaNO2
(3)0.5
(4)CD
(5)
①.
出现白烟
②.
(6)3∶1
22.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I为: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常用方法实验操作是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____、____。
(2)从溴水中获得单质溴时,采用的方法是萃取、___、蒸馏。下列可选作萃取剂的是___。
A.酒精
B.苯
C.CCl4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等离子。为得到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请补全操作步骤:
a.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b向滤液中_______,过滤;
c.向滤液中_______,过滤;
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e.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得到饱和NaCl溶液。
(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取5.5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CO2,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答案:(1)
①.
蒸馏
②.
蒸馏烧瓶
③.
温度计
(2)
①.
分液
②.
BC
(3)
①.
加入过量溶液
②.
进入过量溶液
(4)
(5)96.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