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12: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2分)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豆腐传统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点卤
B.磨豆浆
C.过滤豆渣
D.浸泡黄豆
3、用电设备起火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CCl4)的灭火器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气化并覆盖在火焰上。推测四氯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能燃烧
C.沸点高
D.密度比空气大
4、如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
B.试管炸裂
C.酒精溅出
D.读数不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不用保持干燥
D.取用10mL液体用到的仪器只有量筒
6、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致使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应该是(  )
A.找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
B.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拨打火警电话119
D.快速撤离实验室
7、下列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8、小刚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温度最高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
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9、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10、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大
C.人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1、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12、量取4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胶头滴管????④试管????⑤烧杯???⑥试管夹???⑦酒精灯
⑧蒸发皿????⑨石棉网????⑩铁架台(带铁圈)
A.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⑨⑩
C.①④⑥⑦
D.①③④⑥⑦
二、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13、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易燃烧;⑤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⑥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烁芯上汽化;⑦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用途有

1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A?
;C?
a?
;b?

(2)按要求填写相应仪器字母序号:
①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②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③用于盛装硫粉燃烧的仪器是?

④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3)以下有关胶头滴管使用的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b.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
c.使用完与滴瓶配套的滴管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入原滴瓶中
d.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的试剂
(4)实验室现有10mL、50mL、100mL的量筒,要量取50mL的蒸馏水,应选取?
mL的量筒。某学生从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线,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
(填“<”、“>”或“=”)40mL。
(5)装置J是实验室常见装置,检查J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6)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现象
;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现象
.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
.(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黄色火焰,这是由于

16、某同学为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操作如图A,用
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
(2)第二步操作如图B,比较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①
,振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得出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的②

(3)第三步操作如图C,比较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向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可以观察到燃着的小木条在人呼出气体中
,而在空气中燃烧情况不变,从而得出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
(4)第四步操如图D,比较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是

(5)仪器E的注意事项

17、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2)作出预测:

(3)实验及结论: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57s
48s
25s
结论
(4)问题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
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2分)
1~6
BADCBB
7~12
DBCD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13、答案:①②③;④;⑥;⑦;⑤。
14、答案:(1)坩埚钳;试管夹;;长颈漏斗;锥形瓶;
(2)①I;
②B;
③F;
④DH;
(3)c;
(4)50;<;
(5)在导管上连接一段橡皮管,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6)B。
15、答案为:(1)a;外焰;(2)烧杯壁上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3)C;(4)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16、答案为:
(1)排水;
(2)澄清石灰水;多;
(3)熄灭;
(4)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5)不能用于加热等。
17、答案为(2)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
(3)用外焰加热所用时间最短,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4)①不行。因为所取水的量不同,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相等,为了研究火焰的不同位置温度的情况,其他条件应都保持一致。
②有。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位碳化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