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2 18: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如何突出中心
导入
如何突出中心
可见,“意”,是生成于文章之前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我们作文,只有先将
“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曾说,他的写作过程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的。
古人说:“意犹帅也。”
阅读提示内容,思考:
1、什么叫中心?
中心是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
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
1)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
2)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下表中。
1、《猫》:
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内疚、痛苦之情。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动物笑谈》:
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狼》:
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赞扬了人的智慧和力量,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如何做到突出中心?
一、一条线索贯穿中心。
经典回顾
如郑振铎写的《猫》
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
第一只:活泼可爱,愉悦,难过
第二只:更有趣,更快乐,悲伤
第三只:厌恶、不喜欢,自责
二、详略得当围绕中心。
经典回顾
如郑振铎写的《猫》一文中:
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详写。
三、巧用方法技巧,深化中心
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反复扣题、细节描写等凸显中心
开门见山表明中心。
经典回顾
如《雨的四季》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不同的形态、“性格”。
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
经典回顾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突出人物勇敢机智。
卒章显志
抑扬对比凸显中心。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三个儿子去做贼

偷得仙桃献母亲。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可能是当天发生的事,还可能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
【提示】
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
例文赏析
餐桌前的谈话
“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召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①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爆鸡丁、西红柿鸡蛋……我却一点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奶奶看到了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养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我们小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②
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我一下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③爸爸也夹了大大的一筷子,一边往嘴里填一边说:“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
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抢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夹了一大口。
爷爷看着大家吃得起劲,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对我说:“通过这小小的野菜,就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我们小的时候,吃野菜是因为没有粮食可吃。后来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到你爸爸小时候,能吃饱了,就变着法吃些好的,隔三差五弄些鱼啊肉解解馋,把野菜给忘了。
看看现在,这一桌子的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了,又把野菜端出来,是因为野菜里没有化肥农药,更有营养,更加健康啊!你看,这才短短的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啊!”④
“哈哈!真有意思!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为了吃饱,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为了吃好,我现在是为了吃出健康!奶奶你不能整天逼着我吃大鱼大肉了,为了健康我提议,星期天全家一起去挖野菜,我们来一个‘野菜宴’好不好?”我高兴地说。⑤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饭也吃得更加起劲了!
总评:
小作者抓住了日常生活中一次最平常的“餐桌前的谈话”,通过野菜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来行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首先从妈妈做的一盘野菜谈起,让奶奶和爷爷追忆起过去吃野菜的苦日子,最后得出了一家三代人吃野菜的不同目的:“吃饱”“吃好”和“吃出健康”。展现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说明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中心十分鲜明突出,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总结:立意是作文的生命线
立意基本要求:积极健康、明确、集中。
王夫之曰:“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千古文章意为高,中心思想有多高多远,作文分就有多高多远!
亲爱的同学们,进入清永校园,你一定体会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别样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烈的秋季运动会、充满趣味的科技节活动、动感地带“数学+体育”特色活动、生物课上的叶画制作……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段对话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你结合自己升入初中以来的生活,以“别样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1.
列出作文提纲;
2.中心明确,然后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写作实践
?(1)审题:先审题目的限定性:别样(另外的;其他的;不同一般的);校园(非校外,地点受限制);初中生活(时间受限制)。
(2)提炼中心:哪些人事触动了你的内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3)组织选材:筛选素材,再组织材料。确定主次,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展开叙述,点明中心。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