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诊断 7.1 酸和碱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1-2022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真题诊断 7.1 酸和碱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1-2022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17:19:30

文档简介

真题诊断·
7.1
酸 和 碱
1.(2020·雅安中考)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C)
A.HCl  B.KNO3  C.Na2CO3  D.FeCl3
2.(2020·南充中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D.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3.(2020·扬州中考)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4.(2020·湘西州中考)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5.(2019·海南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B)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6.(2020·乐山中考)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D)
7.(2018·常州中考)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8.(2019·广州中考)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 。?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
NaCl+H2O+CO2↑ 。?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答:
9.(2020·德州中考)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BD (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
MgCl2+H2↑(或NaHCO3+HCl
NaCl+CO2↑+H2O) (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面,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
10.(2019·青岛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氧化钾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生成蓝色沉淀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钾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氢氧化钾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
氢氧化钾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实验反思与拓展】
①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借助于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简述他的实验方案: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先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再变为无色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 反应物消失 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1.(2020·岳阳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的通性,做了以下5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
【提出质疑】实验③没有明显现象,甲同学对该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a,滴加稀盐酸后测得溶液pH=b(忽略体积的变化)
a > b(填“>”“<”或“=”)?
发生了反应

向实验③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发生了反应
【评价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验证实验中方案二不可行,理由是 稀盐酸或氯化钠都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中有一组没有验证酸的通性,该组是 ④ (填序号)。请你补充一个演示实验(不改变反应物的类别)完整验证酸的通性,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12.(2019·荆门中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①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②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溶液变红色 
,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密封保存 。?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Ba(OH)2 (填“BaCl2”或“Ba(OH)2”)除去。?
13.(2020·郴州中考)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H2SO4溶液的pH < 7(填“>”“<”或“=”),请写出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方法 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H2SO4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③ (填写序号);?
①H2 ②CO2 ③NH3 ④HCl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H2SO4
Na2SO4+H2O+SO2↑ ;?
(4)向160
g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
 Na2SO4 (填写化学式),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 10% 。?
【挑战素养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1,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Ⅱ:打开K1,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Ⅲ: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溶液的pH > 7。(填“<”“>”或“=”)?
(2)实验Ⅰ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 无明显变化 ,根据实验Ⅰ和Ⅱ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2HCl
CaCl2+2H2O 。?
(4)实验Ⅲ,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 HCl 。?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含有稀盐酸(合理即可) 。
PAGE

-
1
-


8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