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运球与运球抓尾巴游戏》教学设计
水平二(四年级)
执教: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篮球运球的练习,80%以上的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2.
技能目标: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反应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经常进行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基本保障,也是篮球教学中要组成部分。篮球运球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客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篮球运球的集体性,使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篮球运球的趣味性,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心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近一步培养。
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我主要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自主练习、示范、互动、比赛、游戏等教法使枯燥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心空出,上下主动按压球
教学难点:身体协调,抬头观察
五、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教师带有启发性的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直观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场景,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采用运球抓比尾巴赛使学生在基本掌握运球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适当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符合篮球本身的特点。在比赛过程中既锻炼身体、掌握运球技能,同时检验学生与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使学生在技术、素质、心理上都得到提高
七、课教学设计(附录一教案)
1、创设情境,扮演角色。(身心导入阶段)
2、体验探索,掌握技能。(身心发展阶段)
3、游戏巩固,运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身心满足阶段)
4、交流分享,陶冶情操。(身心平缓阶段)
5、视频导入
6、提问题(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是哪项技术?)
7、运球动作的比较
8、纠错
9、发展身体素质(课课练)
八、结束部分
1、身心平缓阶段:交流分享,陶冶情操。
围成一圆圈,在舒缓的音乐中“享用美音乐”,放松身心、相互交流、相互分享,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和恢复。
2、总结交流。
九、课堂教学效果预计及课的特色
1、心理状况预测
: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0--130次/分左右。
任课教师:
班级
四(1)
班
人数:40人
课的内
容
篮球原地运球与运球抓尾巴游戏
重
点
掌心空出、上下按压球
难
点
身体协调配合以及抬头观察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篮球运球的练习,80%以上的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的动作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反应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及组织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8
分
钟
一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着装。
3.宣布本堂课的内容,并提出课堂要求,注意人身安全保护,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4.安排见习生。
二
准备活动
1.游戏,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篮球场。
规则:两路纵队跑出,听教师口令,正确的认识篮球场上的位置例如:3分线,中线、边线等。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要求:1.快、静、齐、精神饱满。
2.认真听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
组织:
♀♀♀♀♀♂♂♂♂♂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
2.学生练习。
要求:1.保持队形。
2.跑的时候得插队。
1
1
2’
3’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及组织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8
分
钟
2.原地篮球裁判操
◎
两次运球
◎
打手犯规
◎
走步为例
◎
推人犯规
◎
阻挡犯规
◎
比赛结束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教法:1.教师口令指挥
2.教师领做
3.学生模仿
要求:1.充分活动每一个关节
2.认真跟做
3.保持队伍安静
4
8
3’
基
本
部
分
27
分
钟
一、学习篮球原地运球技术
1.
原地运球的体会
二、动作要领
以右手运球为例:左手架与胸前,保护球,右手五指打开,掌心空出,利用大臂带小臂上下按压球,抬头观察。
口诀:大臂大小臂,五指手张开,上下按压球。
原地运球。
利用弹力带体会上下按压
利用红绿灯让学生主动抬头
两人面对面抢丝巾探索低运球
利用高人,矮人,超人游戏巩固原地运球
两人面对面运球抓尾巴游戏
组织:
♀
♀
♀
♀
♀
♀
♀
♀
♀
♀
♀
♀
♀
♀
Δ
♂
♂
♂
♂
♂
♂
♂
♂
♂
♂
♂
♂
♂
♂
教法:
1.教师做完整的示范。
2.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
3.学生跟做。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原地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
要求:
1.认真听老师讲授。
2.认真观摩教师的示范动
3.积极参与。
4.听从教师口令进行动作的学练。
20次
17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及组织
次数
时间
基
本
部
分
27
分
钟
三、课课练:
运球接力做一条最长的绳子
要求:1.从运球开始。
2.原地横叉
3.两名同学脚靠脚。
组织:
♀♀♀♀♀♂♂♂♂
◣
♀♀♀♀♀♂♂♂♂
◣
♂♂♂♂♀♀♀♀♀
◣
♂♂♂♂♀♀♀♀♀
◣
Δ
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展示。
要求:
1.认真听教师的动作要领。
2.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1
10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及组织
次数
时间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一、放松活动
利用音乐里面的哆、瑞、咪、发
、嗦、
啦、
唏进行身体及心理放松。
二、集合整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三、宣布下课
四、师生再见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教法: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要求:
1.认真模仿教师动作,协调规范。
2.队伍中保持安静。
4
8
1
3
2
场地器材
田径场、口哨、标志物8个、篮球40个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5%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课
后
小
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篮球原地运球,学会了如何发力,及保持身体平稳,锻炼了学生的团结精神。
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学、练、赛。
不足:场地设计不够好,不容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