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1.“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2.“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第2课时 比大小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1 情境导入
小猴子最喜欢吃水果了。看,他们买来了几种水果。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
你能数出小猴子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个数么?
02 探究新知
3只
3个
2个
4个
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我们先来分一分桃!
…
…
…
等 于
和
同样多
3只
3个
和
同样多
3
3
=
…
等号
读作:3等于3。
等 于
大 于
我们再来分一分香蕉吧!
…
…
比
剩余1只猴子
多
3
2
>
…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开口向左,
表示左边的数大。
小 于
最后,我们来分一分梨吧!
…
比
剩余1个梨
少
3
4
<
…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开口向右,
表示右边的数大。
…
…
看一看
比
多
3
2
>
…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比
多
3
4
<
…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记一记
知识巧记:
开口向左是大于,开口向右是小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
尖尖嘴巴朝小数。
“>”开口向左,
“<”开口向右。
“>”、“<”开口都对着大数。
写一写
等于
大于
小于
书写“=”时,要把两条线写得一样长。
03 学以致用
1.
(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2
2
2
3
5
4
=
>
<
2.
(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2题)
5
2
3
5
4
3
>
>
<
5
5
4
1
=
>
3.数一数,比一比。
(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3题)
2
1
2
5
2
1
>
2
5
<
和 同样多。
比 少。
比 多。
4
=
4
5
4
>
3
4
<
4.涂一涂,比一比。
(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6题)
有4个三角形涂色。
答案不唯一
04 课堂小结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或“=”表示。
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表示;
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表示。《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7页的内容及第18~19页“练习三”第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和“=”三种符号图片。
教学过程
【前言】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子最喜欢吃水果了。看,他们买来了几种水果。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
老师:大家都来看看,小猴子们都买了些什么水果?
【预设】香蕉、桃子和梨。
老师:你能数出小猴子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个数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课件教学点数水果的过程: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吃水果的故事情节,能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老师: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
老师:我们先来分一分桃!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
老师:我们再来分一分香蕉吧!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最后。我们来分一分梨吧!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 ,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
老师:刚刚我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4)辨析“>”、“<”:
课件出示前面猴子与香蕉、猴子与梨数量的比较结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全班探讨发现了什么规律!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开口向左是大于,开口向右是小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玩法。教师出示5和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3.写一写:
教师:现在我们对“>”“<”“=”这几个符号都比较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写这些数。
出示“>”“<”“=”三张符号卡片,逐一教学“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书写。
(课件同步演示,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符号的书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础应用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2题。后全班交流。
(2)以学生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页第3题,数一数,比一比.后全班交流。
2.内化提升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第6题,涂一涂,比一比。
四、全课总结
老师:经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和“=”了吗?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可能有的同学早就认识“>”“<”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