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3.4分与合课件+教案+反思(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3.4分与合课件+教案+反思(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1 15:55:0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2
0
2
1
第4课时 分与合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1 复习导入
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把李奶奶家的竹筐和向日葵带回来了。
你能数数它们各有几个么?
4个
2个
从左边往右边数,请你把第3个向日葵圈起来。
02 探究新知
把4个 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4
1
3
把4分成了1和3。
4
2
2
把4分成了2和2。
4
3
1
把4分成了3和1。
还有其他分法么?
4
1
3
4
2
2
4
3
1
把4个 放到两个筐里,有3种情况。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4的分成只有3组。
(2)第一个数越来越大,第二个数越来越小。
4
1
3
4
2
2
4
3
1
我们可以从把4分成1和几开始,按顺序记忆。
把5个 放在两个 里,有几种放法?
5
1
4
5
2
3
5
3
2
5
4
1
还有其他分法么?
5
2
3
5
1
4
5
4
1
5
3
2
共有4种分法。
03 学以致用
3
1
3
2
2
1
1.
(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4
4
3
3
2
2.
(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
2
1
1
1
1
3
1
2
2
1
3
3.摆一摆。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
4.涂一涂,填一填。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题)
5
1
4
2
3
3
2
4
1
5
5
5
4
1
3
4
2
2
4
3
1
04 课堂小结
5
2
3
5
1
4
5
4
1
5
3
2
共有3种分法。
共有4种分法。《分与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逐步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感受分与合的联系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感知新知。
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把李奶奶家的竹筐和向日葵带回来了。(课件出示教科书P21情境图。)
老师:同学们,你能数数图中竹筐和向日葵各有几个么?
【学情预设】学生数一数后回答:4个向日葵,2个竹筐。(课件同步展示)
老师:请同学们把从左边往右边数,第3个向日葵圈起来。(课件展示答案。)
老师:如果我们要把4个向日葵放进2个竹筐里,而且要保证每
个竹筐里都有向日葵,可以怎么分呢?有几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板书课题:分与合)
【设计意图】在数一数,圈一圈的活动中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探求新知
1.探究4的分与合
(1)动手操作,感受4的不同分法。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4个圆片代表4个向日葵。试着分一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看看把4个向日葵放进2个竹筐里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展示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的结果。
预设2:展示学生写一写的结果。
预设3:分的无序状态。
老师:请你观察这三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分的时候把4先分成1和3,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2和2这种分法,接着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3和1这种分法。
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按顺序分,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生一起说一说3种分法,课件配合演示。
巧妙引导,学习4的分解。
老师:你能根据第一幅图的意思,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老师:你能根据另外两幅图的意思,说说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自己试着像老师这样写一写。
【学情预设】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
老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的分成吧!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3)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组成4。
老师: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即1和3。(教老师在黑板上指着第一种4的分解方法)那么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就说1和3组成4。你能像老师这样,说出还有几和几组成4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教老师再组织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回答: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老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4的组成,好吗?
老师生一起说: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4)体会分与合的联系。
老师:刚刚我们尝试把4分成几和几,学习几和几可以组成4。学会了4的分与合。请你对着黑板上的每一道分解式,用分与合各说一句话。例如: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规范表达: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5)梳理不同方法,寻找联系和规律。
老师:观察4的分成与组成,说说你的发现。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讨论,教老师指导后汇报。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发现:有1和3,就有3和1,相当于交换了两部分的顺序,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老师小结:写数的分与合时,可以按顺序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探究4的分成与组成,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有序思考的思想。
三、自主探究5的分与合
课件出示教科书P22例题。
老师: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呢?你能将所有方法都写出来吗?
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摆5个圆片,探究5的分与合,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学情预设】经历了4的分与合的研究过程,学生有自主探究5的分与合的能力。通过操作和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能有序思考,得出:
可能也有学生得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对着分解式读一读。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3和2,3和2组成5;5可以分成4和1,4和1组成5。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顺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为以后有序思考其他数的分与合奠定基础。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教科书P21“做一做”第1题。
教师和一个小朋友示范游戏规则,一人报出总数,并摊开一只手,另一人说出另一只手里的小球个数。
小组游戏,教师巡视。
2.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第2题。
老师: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填一填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按顺序填涂的情况,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的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优化有序的思想方法。
3.对口令游戏。
游戏规则:比如确定数5,一人报出“我出2”,另一人回应“我出3”,一起报出“5可以分成2和3,2和3可以组成5”。
同桌之间合作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设计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了一定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思考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五、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分与合》教学反思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分解式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分解式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多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已经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上。
首先我仔细思考分发学具、用学具带来的问题,所以我事先调查学生的铅笔数。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我用的是铅笔,先让学生用一只手拿好4枝铅笔,随后提出要求,请分别用两只手来拿,让学生体会分的含义。巡视学生的拿法后根据我的教学顺序让学生说分法,并让学生用4可以分成几和几来说说自己的分法。
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先让学生用5只手指与同桌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全班交流5的分法。体会分法之间的联系,找到记忆的分法。
通过教学,知识虽小,但让学生体会分与合的联系对学生来说是不简单的,为了让学生更有积极性来学习,我用“我出几,你出几” ,“几和几合成4或5”来与学生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从教学常规的训练上,说实话,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得不错(也许我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孩子还小,一堂课40分钟能基本坐住已经很不容易了。从听课习惯上来讲,我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如认真倾听老师讲话,眼睛跟着老师转等等,当然这需要假以时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