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新课导入
作为最容易辨认的恐龙之一,梁龙(图1.21是巨型恐龙的明星,它们体型巨大,最大的身长超过36米,脖子长度超过6米,尾巴长度更在10米以上。1.5亿年前,在北美洲大平原上,它们是最常见的巨型恐龙。然而,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通过化石骨架来认识它们。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呢?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生物死亡
并沉入浅水
遗体被沉积物迅速掩埋
生物遗体经过长
时间的石化作用
地质作用使化石暴露于地表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2.通过地层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遭到破坏,破坏的产物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地层层序律
地层未经变动时呈横向延伸,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
老
新
扭曲变形的岩层
2.通过地层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3.通过化石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
恐龙足迹
恐龙蛋
鬣狗粪便
记录地球演化历史的“图像”和“文字”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3.通过化石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3.通过化石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
生物层序律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高级
复杂
低级
简单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思考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上而下自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等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并进行系统性的编年绘制出了地质年代表。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显生宙
元古宙
冥古宙
太古宙
新生
代
古生
代
中生
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从“寒武纪爆发”
看显生宙的开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5万年前
晚期智人出现
6600万年前
恐龙灭绝
5.41亿年前
生命大爆发
46亿年前
地球诞生
“46亿年”
与“24小时”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4.地质年代表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前寒武纪
古
生
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生命进化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
有脊椎动物:鱼类
有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有脊椎动物:人类出现
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有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生命进化
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从低级到高级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植物发展历史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晚古生代晚期开始出现,中生代极度兴盛。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太古宙时期出现,能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制造氧气改造地球大气成分。
出现于泥盆纪,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开始出现。是植物中最高级的一种。
前寒武纪
古生代
海陆变迁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中生代
新生代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海陆变迁
水平方向上:联合古陆
聚合—解体—漂移
海陆变迁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垂直方向上:地壳隆起、下沉,海平面上升、下降
前寒武纪:原始大气层形成,大量铁、金、镍等矿产形成
古生代:
大气成分不断改变,后期为重要的成煤时期
中生代:
为重要的成煤时期
新生代:
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环境演变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活动: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将下列选项分别填入图1.31中的文字空白中,以完成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