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的第一课,学生经过初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已经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因此,规定这样的课堂教学起点是可能达到的: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初步扫除文字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本诗,力求尽量弄懂诗句的含义,将没有弄懂的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
课前印发关于乐府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阅读,初步了解汉乐府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为”“自”“名”“谢”“一何”等文言词语。
2.通过反复诵读弄清楚全诗是以什么为线索、用了什么手法塑造罗敷形象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本诗韵味。
2.弄清楚本诗在描写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侧面描写的好处。
2.怎样理解本诗的线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预习情况:
调查课前自读的情况,选三位同学朗读,每人朗读一段,教师矫正相关读音,指导朗读,强调节奏、强弱、韵律。
结合矫正的有关读音,重点考查学生对“积累”部分第二题的预习情况。
教师范读全诗,请学生在课文上做相应的标记,并筛选还不懂的诗句,准备课堂提问。
2.全体齐读全诗,教师巡视检查整体预习情况。
二、赏析课文
1.提问:哪位同学能概括这首诗的基本情节?
明确:古代一位叫罗敷的美女言辞拒绝了使君要霸占自己的无耻要求。
2.提问:使君为什么要霸占罗敷?
明确:一方面是有权有势者的无耻贪欲,一方面是罗敷无与伦比的美丽。
3.提问:罗敷到底有多美丽?对罗敷的美丽,使君之外的人们是怎样的态度?
明确:(学生齐读、教师范读第一段)“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古老的东方故事的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道出,此种形式常见于民间歌谣,本诗就是一首汉乐府(结合课前引发的资料扼要介绍汉乐府)。
罗敷长得有多美,开篇只用一个“好”字,好在何处还得从后文中细品。因“罗敷喜蚕桑”,经常“采桑城南隅”,这也是对罗敷勤劳品质的介绍,但不是这一段的重点。出门采桑的罗敷是流光溢彩的:“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是她采桑的工具,很是华贵;“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她的发式装扮,很是讲究;“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她的服饰,很是艳丽。此处的美人之美,就美在外在服饰。
罗敷的眉目唇齿到底有多美?诗中无一言及其容貌。“行者见罗敷”四句,是将看罗敷者尽情描写,侧面烘托出美人之容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处出现的观罗敷者,是“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其表现又各有不同,细节处更有值得探讨之处。行者“下担捋髭须”,借休息之名,陶然于罗敷的美丽;少年“脱帽著头”,借整理衣冠以求得罗敷的青睐;耕者与锄者就显得更为质朴简单,忘记了手边的活计,更有趣的是,“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之说,更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可以说这是对人性中“好色”部分的善意嘲讽,诙谐幽默。罗敷多美?任读者根据心中美人的标准去想象,去对号入座。
这么多“观者”面对罗敷的美丽,是欣赏、垂青、艳羡,甚至心猿意马,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没有越过底线。
板书:第一段,容貌美(侧面描写)
4.提问:使君是怎样对待罗敷的,罗敷是怎样回应使君的?
明确:(学生分角色朗读读、教师范读第二段)故事发展到这里,有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那就是使君出场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也看到了美丽的罗敷,也被她的美丽吸引。使君先派人打听是谁家的漂亮女子,在询问多大年纪;当得知这个没人正处芳龄之后,使君亲自出马了:“宁可共载不?”
前文的“观罗敷者”毕竟懂得“发乎情,止乎礼”,而使君则显得轻浮、浅薄甚至可恶,仪礼在他的眼中都被权势扭曲。于是垂涎美色的丑态就暴露无遗了。
对此,罗敷却是大大方方地走到使君面前,“罗敷前置辞”,没有花容失色,没有虚与委蛇,而是从容不迫、不愠不火地发表了一番言论:“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种回答可谓句句如挟风霜,如掷金石,抨击之烈,使人有痛快淋漓之感;斥责之厉,令人对罗敷起肃然敬仰之情。使君的“愚”与“丑”在这里将一个勇敢、坚贞、聪慧的罗敷衬托出来。
板书:第二段,智美与德美(对话描写)
5.提问:罗敷为什么盛夸夫婿,怎样夸赞的?
明确:(学生朗读读、教师范读第三段)第三段是承接“罗敷自有夫”而来,针对的是使君自以为是的权势。你不就是觉得自己权高位重吗?我丈夫各方面都比你强多了,你自惭形秽吧。
罗敷的夫婿地位显赫,这至少不亚于你使君;而且还是仪表堂堂、人才出众的谦谦君子,这些你使君可差远了。那派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其势头直压那个“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何用识夫婿”接下来的夸赞让你看到的人物同样装饰华贵却是雄姿英发。然后就是夫婿的仕途经历,可谓平步青云,更显其才华,都是你使君望尘莫及的。“为人洁白皙”四句,更显其夫婿的优雅风度,使君你不觉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这可是“”众口一词的评价,夫婿的优秀谁人能比?告诉你吧,只有此等谦谦君子才与窈窕淑女我罗敷相配!
这是用夫婿之德衬罗敷之德,羞臊那根本无德的使君!
板书:第三段,德美(夸张、白描)
师生一起背诵全诗。
小结:罗敷的美丽是统帅全诗的线索,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美丽的前提下的。当然,美丽是可爱的,聪慧、坚贞、勤劳、勇敢让她更可爱,又因为更可爱而愈发美丽。罗敷在与使君斗智斗勇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贵灵魂让她的美丽升华到“完美”的境界,使她能与岁月同行,在爱美之人的心间行走了千年,且历久弥香。
可以抵挡岁月风霜的洗礼的美丽,是深厚悠长的内在美。
三、作业:
1.把《陌上桑》改写为600字以内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主线,适当虚构,突出人物的性格。
2.用诗歌的形式翻译《陌上桑》,要讲究押韵,注重翻译出原诗的神韵。
以上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完成,并选择恰当时间在班级宣读自己的作品。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完全的) 貌美(侧面描写)
第二段:(以貌美为前提的)智美、德美(对话描写)
第三段:(以貌美为前提的)德美(夸张、白描)(共22张PPT)
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指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类诗歌为乐府 。
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解题
ls
注音
隅( ) 襦( ) 绮( )
髻( ) 姝( ) 鬑( )
倭堕( ) 捋髭( )
踟蹰( ) 骊驹( )
字词检测
yú
rú
qǐ
jì
shū
lián
wō duò
lǚ zī
chí chú
lí jū
3
4
5
青: 不:
殊: 何用:
一何: 宁可:
襦: 绮:
姝: 陌:
著: 踟蹰:
字词检测
二 词语
黑色。
通否,能否、是否。
出色,与众不同。
即用何,凭什么(标记)。
怎么这样。
愿意。
短袄。
有花纹的丝织品。
美丽的女子。
田间的路。
着,戴。
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3
4
5
三 古今差异
坐:古,
今,
谢:古,
今,
字词检测
因为,由于。
乘、搭。例,坐车。
请问。
表示感谢。
3
4
5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鞘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诗歌的第一部分:
描写罗敷的惊人美貌。
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诗歌的第二部分:写“使君”仗着权势强要罗敷与他
一起坐车回去,遭到罗敷的断然拒绝。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诗歌的第三部分:描写罗敷向“使君”盛夸自己的
夫婿,说他官居要职,才貌出众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夸赞其环境、器物和服饰?
夸赞环境、器物和服饰的目的在于烘托罗敷之美。
问题
为何要极力写众人被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写众人的表情是用侧面描写衬托罗敷之美
问题
本诗的夸张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使人觉得夸张得真实可信。试举例说明。
如: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乃至“来归相怨怒”,其动作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而且夸张得合情合理 ,真实可信。
问题
罗敷是怎样对待使君的?
她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
罗敷的对话有理有节,含蓄而有针对性,先是用“使君一何愚”严词拒绝,正面斥责,接着从当时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展开说理:“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两句不但揭露了使君的可耻行为,也表明了罗敷的坚贞不阿,不屈服于使君的权势。进而盛夸丈夫,压到使君,对使君的侮辱性要求给予无情的嘲讽。“东方千余骑”,“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这些夸张描写,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罗敷的丈夫声势显赫、威风凛凛,和使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罗敷的丈夫从15岁到40岁之间,官运亨通,飞黄腾达,正是有为之年。“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这些描述,形象地表明了她的丈夫是仪表堂堂,英俊不凡,甚至同僚属下也都夸她的丈夫举止大方,才貌出众。
这些夸张描写对刻画罗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罗敷这一段盛夸丈夫的描述,不仅含蓄地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劳动妇女聪明、机智、勇敢的性格和坚贞不阿的品质,而且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鄙和可耻,给了封建官吏以无情的鞭挞。
关于烘云托月法写人的的解说
烘云托月又叫绿叶扶花。“绿叶点缀花更艳,淡月掩映月愈明。”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 俗语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着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文学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也还要有景物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烘托或衬托的表现手法。文学史上一切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意通过对环境气氛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和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是有帮助的。
赏析
罗敷:
美丽非凡
机智善变
不慕权贵
使君:
荒淫无耻
巧取豪夺
自取其辱
关于烘云托月法写人的的范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用“六宫粉黛”、“三千佳丽”作陪衬,烘托出杨玉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美。 有两个成语——“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都是形容女子的美丽无比的。那女子是如何的美丽,没有明说,只是说她的美使得那水里的鱼儿看见了,也惭愧得沉入水底;那高飞的大雁看呆了,以致忘形,而从天上摔下来;那明月儿看见了,也不好意思得躲到了云层后面;那美丽的花儿看见了,也不禁为自己的不如而感到羞惭。
陌 上 桑
汉乐府
器物、服饰
外表与内心兼美
罗敷
太守
依仗权势
严拒太守
旁人怨怒
勇敢与智慧并具
正面描写
荒淫无耻
对比
借虚写实
侧面烘托
3
4
5
本篇是汉乐府民歌中著名的叙事诗,
采用喜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同时塑造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这首诗充分调动了民歌中常用的铺叙
手法,写得文辞飞动,酣畅淋漓。诗歌语
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含蕴着一种幽默俏
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品 评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