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冰心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清光绪26年)10月5日,出生在福
建省福州市,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8年在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
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1919年, 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
署名婉莹。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
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春水》由新潮
社出版。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
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1986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此后几年,又数次向福建
家乡、安徽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
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精文书斋
作者简介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超人》等。
冰心(1900—1999)
问题再现
巉岩
羞怯
挟卷
怡悦
骄奢
云翳
chán
qiè
xié
yí
shē
yì
xiě
xiāo
yìnbì
xīn
shuò
mǎng
啼血
枭鸟
荫庇
芳馨
朔风
丛莽
本文都把生命比做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分几层)
读课文,思考:
文章结构
第一层:揭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写出了生命历
程的丰富多彩.
第三层: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揭示生命力量 的冲动与奋进。
第四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揭示生命的本质。
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规律。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开篇即生波澜,“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这就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提示话题,作好铺垫
“一江春水”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有时候
——愤激奔腾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快乐浪漫
有时候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心魂惊骇
有时候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清冷温暖
有时候
勇敢流走,享受一切
有时候
——愤激奔腾
——快乐浪漫
——清冷温暖
行程终结,消融归化
有时候
——心魂惊骇
有时候
有时候
生命的历程是丰富多彩的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这里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情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而是显示“一江春水”亦即人的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
“一棵小树”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
再往下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与前一层有所不同的是,从“破壳出来”,到“长到最茂盛的中年”,再到“他消融了,归化了”,这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但在情调、寓意上与上一层是一致的。请看: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破壳出来
——出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青春生长
——青年
茂盛中年
——中年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叶子绯红
——老年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消融归化
——死亡
生命历程
生命的历程是不断奋进的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破壳出来
——出生
青春生长
——青年
茂盛中年
——中年
叶子绯红
——老年
消融归化
——死亡
谈生命
水的特点:
水
复杂、曲折、多变。
流淌的过程
生命之河
树
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春秋四季
人生之树
树的特点:
象征意义
描写
特点
分别找出描写水和树时抓住了他们什么特点,说说他们的象征意义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
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
相伴相随。
谈生命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
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
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
相伴相随。
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生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
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最后一段的作用?
全文的感情基调?
起点明、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感性化描写之后,作了理性化的归纳总结
全文高亢、激昂、达观,这种基调在结尾部分更加显著。
*
谈生命
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
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这里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
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象征的手法,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我们来仿照这种方法,选取一个事物来比喻、象征生命。
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燃烧。
生命像蜡烛,都很短暂。
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
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生命如同父母的爱,应该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爱的真谛。
名人谈生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 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 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你遭受到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对这些,你是怎么认识的?
体 验 感 悟
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能在你的生命长河中勇敢地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滋润万物。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辉煌。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生命之树长青《谈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体会比喻、反复等修辞的妙用;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表达。
过程与方法:由“生命”的联想导入,运用朗读、精读,品味文中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而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感谢生命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味,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下“生命”二字)
师:上课开始,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带上老师黑板上写的“生命”两个字,梦游5秒钟,然后说说你梦游的经历,看到的景物或者画面。
生:……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也很有思想,从中老师也了解了同学们课前应该已经很认真地预习了我国文坛老祖母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自评一下你在预习中的朗读情况。(分三个等级: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朗读——说作者的话——领悟生命的特征
1、(过渡)有了课文朗读的铺垫,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对大家来讲肯定是小菜一碟,同学们说,在冰心的眼中,生命就像……
说作者的话: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2、师:,文章虽是“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同学们很快就理清了“文脉”,我们先来看把生命比作春水的内容,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字说明他们之间有相似点,拿起文章先听老师来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细细地寻找生命与春水之间的相似点。
生:……
(生命如一江春水般丰富多彩——提示:注意四个“有时候”;生命如一江春水般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倒它;生命如一江春水,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痛苦与快乐相生相成。)(教师板书)
水——流淌的过程——复杂、曲折、多变——生命之河奔流不息
3、生命的历程如“一江春水”丰富多彩,一路上有快乐,也有痛苦,作者又说,生命像一棵小树,小树的生命历程中也有快乐和痛苦吗?你能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说说吗?
生:……(更侧重于一棵小树经历的四季,如一棵小树蓬勃生长,从破壳出来——满树繁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朔风吹卷)
树——生长的过程——萌发滋长、繁荣凋零——人生之树生命不止
师:请4个朗读好的同学分别朗读春、夏、秋、冬四句话。
(过渡)师:生命本来很抽象,可是经过冰心这种方式一谈,就很形象很优美了。
本文的语言不仅优美而且富有哲理,平时我们在碰到一些形象而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积累。
三、精读—— 说“发现”的话——挖掘生命的本质
1、语言的积累,光记背可不行,得知道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那就是“品读”。品什么?可以品读课文中你认为用得非常好的字词(读雅词),也可以是你从中获得很大启发的句子(品美句),或者是你有疑惑的地方(说疑惑),说一说“发现”的话。
(比如 “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句中 “愤激”、“怒吼”等词语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一种气势,使得文章很生动,又揭示了生命奋勇向前的本质。)
2、下面我们进入小组合作的环节,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大家可以选一组雅词读一读,选一些美句品一品,选几个妙喻说一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品读的方法:形象感受法、换字比较法、省略比较法)
3、师:下面进入我们集体交流的环节。(学生展示活动成果,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教师指导朗读,点评学生的品味结果。) kxHSd!$P
4、重点品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的语句,大家一起来朗读,要读出感情来。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读起。 (生齐读)
师:这一段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正如作者说的“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师:从这些话中,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冰心老人对生命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生:……(平和的、坦然的、从容的……)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命呢?
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感谢生命……)
四、拓展生命内涵,表现个人感悟
1、任选一幅图画(蒲公英、蜗牛、千手观音、汶川大地震),为这幅画配上几句话,来诠释你对生命的那份感悟。
教师示范:图:沙漠(漫漫黄沙,遮住一切浮想联翩,在这种近于荒蛮的气氛里,我甘愿化作一粒沙。)
2、学生先动笔,后回答交流。
结束语:短短的40分钟很快到了,文章可以结束,生命的话题却永无止境。
五、继续“生命”的话题
1、背诵积累好词好句
2、走出文本,回归生活,你认为生命最重要的是什么?请结合你所知道的名人、名句或亲身经历,写一段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