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熟读得法
精思明志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
名言警句
名人读书
读书报
单元导读
单元学习主题
单元学习目标
回顾旧知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回顾旧知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温故知新
课外得方法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已得方法
方法一:参照注释
方法二:生活经验和常识
方法三:查字典查资料
方法四:询问老师或同学等
方法五:联系语境(连蒙带猜)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去理解句子意思。
读出节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hào
hào
敏而好学
好古
默而识之
是知也
我能读准
zhì
zhì
读出韵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
吾尝终日不食:
好古: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敏而好学:
敏以求之者也:
是知也:
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
喜好
吾尝终日不食:
曾经
好古:喜好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曾经
敏而好学:聪敏
敏以求之者也:勤勉
是知也:这是
熟读成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作业布置
提取关键字,概括六则论语
搜集《论语》中其他句子
背诵六则论语,试着去翻译六则论语
知识备查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
《论语》其书
下
节
课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