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35页内容及第36~37页“练习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见的面积单位?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
【学情预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
老师:你知道吗?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作单位,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亩这个单位已经不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了。
老师: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学情预设】平方千米
(二)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老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
课件展示九寨沟景区、西湖景区和三峡水电站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请学生齐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老师:这些景点面积的单位都是用的平方千米,那么这个单位是什么概念呢?与这些地方相比,我们学校的面积怎么样?
【学情预设】大很多。
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公顷是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了:
①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②1公顷=10000平方米。
③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那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新知探究
(一)认识1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例2情境图。
老师: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看,像这种要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要用到“平方千米”(km2)作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想一想,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就应该是1平方千米。
老师补充: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找学生说1平方千米有多大?
拓展:1千米也叫1公里,所以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
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探究:1千米=1000米,那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1平方千米的土地又是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小组尝试推导,全班交流想法。
【学情预设】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老师:现在我们重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这些面积单位。
【学情预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二)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老师:天安门广场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44万平方米=440000平方米
440000平方米=44公顷
44公顷<100公顷=1平方千米
所以通过换算,我们可以发现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还要大些!
做一做: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20=5(个),所以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6题。
5平方千米=( )公顷 12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指明学生作答,引导学生说出: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5题。
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
【学情预设】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一步感知不同单位面积的适用范围。同时也可检测学生对相关面积单位的表象的理解是否准确。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7题。
本题由“1平方米能站16人”推算1公顷、1平方千米能站多少人,由此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是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丰富对1公顷、1平方千米的认识。
【学情预设】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1公顷能站16×10000=160000(人);1平方千米=100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能站100×160000=16000000(人)。
4.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8题。
本题借助土地面积大小的排序,一方面可巩固数的大小比较知识,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省、自治区的土地面积,领略祖国山河的辽阔。
【学情预设】黑龙江<四川<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
4.布置课后作业——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98题。
调查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
课堂小结
① 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可以用“km2”表示。
②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01
情境导入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作单位,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亩这个单位已经不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了。
你知道吗?
02
新知探究
九寨沟景区面积62平方千米
三峡水电站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
西湖景区面积达49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我们知道公顷是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①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②1公顷=10000平方米。
③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那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用到“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有多大?
1千米
1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00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天安门广场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44万平方米=440000平方米
440000平方米=44公顷
44公顷<100公顷=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
5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做一做
公顷
平方千米
(教材第35页“做一做”)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20=5(个)
03
学以致用
1.
(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6题)
5平方千米=( )公顷
12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500
1200
12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
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2.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5题)
3.
(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7题)
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公顷=10000平方米
16×10000=160000(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160000=16000000(人)
4.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单位:平方千米)。
(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8题)
你能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名称吗?
黑龙江: 454800
内蒙古:1100000
青 海: 720000
四 川: 485000
西 藏:1210000
新 疆:1660000
454800<485000<720000<
1100000<1210000<1660000
即黑龙江<四川<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
调查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
(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9题)
课后作业
04
课堂小结
① 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可以用“km2”表示。
②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200个50平方米的教师面积大约是1公顷。
成长小档案
1平方千米真大呀!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大。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内容设计起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认识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并且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此复习题:口答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求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1米,为接下来的“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或“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新知的学习搭建了一个阶梯,使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和过渡。
2.过渡自然。
如:欣赏美丽的风景图,找找新的面积单位的环节。学生在看着优美的大自然,感受着九寨沟、杭州西湖的美丽,三峡水库的辽阔,体会着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发现新的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进而探究平方千米这个大的土地面积。知识虽新、虽陌生,可伴随者优美的音乐和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的感官享受中出现,一切却变得那么的自然与深刻。
3.感受“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设计,教学素材就在学生的身边,具有情感化和生活化。
“1平方千米”比较大、比较抽象,要感受它的实际大小并不容易。通过地图、卫星导航图去举例、分析校园附近的路段及大家熟悉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想像由这些路线所围起来的图形的面积。这里教学手段鲜活、具有科学性,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激发了他们探讨的兴趣。
教学中不管从时间的长短去感受面积的大小,还是闭上眼睛去想像,还是到最后的以大家熟悉的中山体育场为参照,想像它的4倍的大小,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深刻认识1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同时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且富有意义的课堂氛围。
4.利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去比较、感受一下世界国家领土排名前三位和领土最小的国家的面积大小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再现新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面,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需改进的地方:
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也没考虑到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比较大,要转换它们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导致在做单位的转换这一练习时用时较长,部分学生感到吃力。为此以后上此课时,复习中该增加:一个数扩大或缩小整十、整百、整千等等倍时,小数点该如何移动这类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